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doc
5页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范家屯三中 葛晶教材分析:本节课从学生常见的或亲身体验过的生活现象入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既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目标: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4.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5.提出有关反应速度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教学重点: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难点:1. 描述反射弧的结构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教学方法: 实验法、阅读法、讨论法、比较法、谈话法、直观教具演示法教具:PPT课件、本节课设计特点:1.课堂气氛要活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本课堂,体现自我,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2.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强直观性,提高学习效果图片应具有现实意义,给学生直接强烈的感觉3.探究实验要充分发动学生去设计,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思维方法提出假设→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结论4.容量大,要求学生有深刻体会,并能体现在行动上。
教学过程:引言:提问:1、你会骑自行车吗?你是怎样由不会到会的?2、手偶然碰到火或者非常烫手的锅,你有什么反应?3、思考:先缩手还是先感到疼痛?这有什么意义?讲述:人的每一个活动,不论是简单的活动还是复杂的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协调完成的新课教学:提问: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呢?(出示课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讲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提问:什么是反射呢?(学生思考)讲述:我们做一个膝跳反射的实验,膝跳反射是正常人都具有的简单的反射活动,医生常用这个实验来了解人体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状况演示ppT课件:膝跳反射实验的方法,讲解注意事项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完成实验)(3分钟后)提问:刚才,我们做了膝跳反射实验,请同学们讨论一道题: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想一想,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获得的?(PPT出示:讨论)(学生讨论)(答:小腿会突然跳起来,这种反应是生来就具有的讲述:回答得很好,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PPT:膝跳反射的录像)提问:在刚才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有的同学没有出现应该看到的实验现象呢?(答:膝跳反射是简单的反射,本来是不受到大脑控制的,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过于紧张,肌肉受到大脑的控制,所以没有出现小腿会突然跳起来的实验现象。
讲述:同学们分析得十分正确,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物体在眼球前突然出现时会眨眼,婴儿膀胱里的尿液多了,就会立即排尿等等讲述:像这样,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做反射PPT:反射的概念)(教师讲解反射概念中要注意的几个地方)讲述:简单的反射受脊髓控制,复杂的反射是受大脑控制的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探究活动:测定人的反应速度讲述:上节课我们提出了探究问题,相信大家一定在课余时间已经制定了计划提问:那么,我们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学生讨论、思考)讲述:下面各小组同学根据制定的计划进一步完善后实施,要注意同学间的密切配合,认真记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施计划)(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完成探究活动)(5分钟后)讲述:请同学们交流一下通过探究你所得出的结论各小组交流汇报)提问:在刚才的探究活动中,你们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是不是属于反射呢?(答:是)提问:为什么?(答:因为抓住尺子这个活动是通过人的大脑控制的,是对外界的“对方手松开”的刺激做出的“抓住尺子”这样一个有规律的活动,所以是反射讲述: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一个反射活动要进行,它的反射弧的结构必须完整。
提问:反射弧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呢?(学生思考)讲述:我们来分析“手拿烫馒头后迅速松开”这一反射活动PPT:分析反射弧的组成)讲述:请同学们讨论:反射弧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答: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讲述:人拿烫馒头烫手,来不及思考就扔掉这个反射活动,实际上和针刺手,把手缩回来这个反射活动是相类似的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针刺手,把手缩回来这个反射活动的过程PPT:针刺手,手缩回来的反射弧模式图)(学生思考)(答:手指皮肤中感受器感受到疼的刺激,产生了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里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接受了这个信号后,立即产生冲动,并将冲动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迅速将来自神经中枢的冲动传到手指肌肉中的神经末梢,神经末梢支配肌肉收缩,产生手收缩回来的动作讲述:刚才,我们所讲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缩手反射等都是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对于这一类反射,只要出现刺激,正常的人体都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而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还能形成复杂的反射比如: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时,就会迅速走进教室;行人听到身后汽车喇叭声时,就会迅速躲避等等。
讲述:对于某些语言刺激,也能形成复杂的反射我们来看一个发生在三国时期的小故事播放视频《望梅止渴》)提问:你知道这个故事说的是哪一个成语吗?讲述:杨梅是酸的,吃了以后能够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这是一种反射凡是吃过杨梅的人,在见到杨梅时,就能出现这种反射 — 分泌唾液;谈论杨梅时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一种复杂的反射过程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提问:除了“望梅止渴”,你还能举出相类似的实例吗?(答:画饼充饥)讲述:回答得很好总结:人体通过各种简单的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使人体趋向于有利的刺激,避开有害的刺激,更能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练习:1、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2、下列关于感受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感觉神经末梢就是感受器B感受器是接受刺激的结构C感受器是转换能量形式的结构 D感受器是产生感觉的结构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 B传导兴奋 C思维 D产生兴奋 4、下列生理活动属于反射的是( ) A被蚊子叮咬后,出现红肿 B吃下含有毒素的食物后呕吐 C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身体长得高大 D食物在胃内被初步消化5、膝跳反射中枢位于( )A脑内 B脊髓内 C周围神经系统 D神经节6、(图片)小孩避雨的活动,是不是反射?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 应的途径是怎样的? 7、新生儿的嘴唇第一次接触奶头,就会有吮吸动作。
这是简单的反射, 还是复杂的反射?这有什么意义?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源于生活,事例简单、充满生趣,在实验和探究活动中,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科学的基本概念课堂中有很多欢笑和快乐,使学生寓学习于娱乐中,效果良好此教学方法也是教改中的一大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