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文考试篇目练习 第二册古文(《赵普》、《黔之驴》).doc
4页第二册古文《赵普》 姓名 【原文】熟读课文,解释下文加点字词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 《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 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 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 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译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他多读书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读上一整天到了第二天,处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等到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论语》20篇 赵普性情沉着、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很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章举荐这人,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个人太祖十分生气,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着捡起撕碎的奏章回家了,过了些日子,(赵普)粘补连结好原来的奏章,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太祖这才醒悟过来,终于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知识梳理】1.赵普:北宋宰相,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半部《论语》治天下”。
2.正音:薨hōng、箧qi、牍d、缀zhu、卒z、吏l3.实词、虚词:见点字解释4.时间词语:竟日(整天)、次日(第二天)、明日(第二天)、他日(过了些日子) 5.古今异义:龌龊(拘于小节,不多言语)、颜色(脸色)、处决(处理决断)6.词类活用:碎裂(使动,把……撕碎)7.句子翻译:(1)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2)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8.主要内容:文中主要写了两件事:刻苦读书和推荐人才9.中心:赵普读书刻苦、学以致用,能以天下事为已任,为国荐贤,不惧权威,坚持不懈练习】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解释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①竟日: ②次日: ③明日: ④他日: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寡学术: 手不释卷: 龌龊循默: 卒用其人: 3.简要说说文章写了赵普哪两件事① ② 4.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②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黔之驴》 (柳宗元) 姓名 【原文】熟读课文,解释下文加点字词。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 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hǎn,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领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认为驴子将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惧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撞、倚靠、冲击、冒犯它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知识梳理】1.柳宗元:唐代,与韩愈并称“韩柳”,“ 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 2.体裁:寓言,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 3.主题: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4.正音:慭慭然(yn)、虎大骇(hi)、 噬(sh)、、跳踉(ling)大 (hǎn) 5.古今义:(1)稍出近之:渐渐 (2)乃去: 离开6.词类活用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名词作状语,用船 (2)驴不胜怒,蹄之 蹄:名词用作动词,用脚踢 (3)稍近益狎 近:靠近,接近,形容词作动词 (4)尽其肉 尽:吃尽,吃完,副词作动词 7.一词多义 (1)以为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把……当作) B.以为且噬己也 (认为) (2)然: A.慭慭然 ,莫相知。
(.……的样子) 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而,但) (3)之: A.黔之驴 (的,结构助词) B. 虎见之 (它,代词,代驴) 8.句子翻译: (1)蔽林间窥之:隐蔽在树林里偷偷地看着驴 (2)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老虎)于是跳起来,大声怒吼着,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完驴的肉,才离开9.成语: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练习】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大物( ) 憖憖然( ) 虎大骇( ) 益习其声( ) 驴不胜怒( ) 计之曰( ) 技止此耳( )蹄之( ) 2.翻译下列句子 ⑴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⑷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3.作者希望通过这篇寓言说明一个怎样的道理? 用心 爱心 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