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XX年XX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pm****9
  • 文档编号:209559055
  • 上传时间:2021-11-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02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XX年XX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回顾2017年及过去五年工作 全市人民砥砺奋进芜湖发展浓墨重彩 回顾过去五年 报告摘登本届政府工作的这五年,是全市人民砥砺奋进的五年,是芜湖发展浓墨重彩的五年芜湖在全省经济总量第二的地位全面巩固,在长三角城市群、中部省份副中心城市和沿江城市中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 过去五年取得六个方面主要成绩: (一)始终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由1874亿元增加到3100亿元,年均增长10.3%,增速居全省前列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6000亿元,利润总额超30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万亿元,年均增长14.4%财政收入由337亿元增加到558亿元,年均增长10.6%中国驰名商标由14件增加到37件 (二)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比重由6.3∶65.9∶27.8调整为4.2∶56.4∶39.4支柱产业对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保持在6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由17%提升到25.5%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在全省领先网上零售额跃居全省首位,快递业务量稳居中部非省会城市第一。

      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239个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稳居全省第一 (三)始终以改革开放为路径,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综合监管分类执法、棚改货币化安置、住房金融服务、信用体系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农村公共建设管理体制等改革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取得积极成效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乡三级政府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体系,率先公布涉企收费清单、企业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国务院通报表扬的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9项工作中,芜湖有4项跻身其中上市公司由11家增加到17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11.7亿美元、对外投资17.2亿美元 (四)始终以功能品质为核心,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 我市被列入国家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大城市市区面积由1065平方公里扩大到149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17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58%上升到64%新建扩建7座公园,新增绿地1958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7.9%上升到23.2% (五)始终以惠民利民为宗旨,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累计脱贫11.5万人,7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滚动实施55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461亿元完成453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84%提高到9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89%提高到98%累计新增就业43.3万人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在全省率先实施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在全国率先实施市县两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加成销售改革 (六)始终以形象品牌为支撑,城市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市博物馆、规划馆、滨江文化艺术中心建成,93个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全市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23.4%中国动漫会、中国(芜湖)科博会、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等会展反响热烈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文化消费试点城市 回顾2017 过去一年五个方面主要工作 1、抓产业、扶实体,稳住经济增长 1、强服务促发展 突出抓好企业降本减负,兑付支持企业发展奖补资金36亿元,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超百亿元 突出抓好融资服务,全市直接融资380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300亿元、3200亿元 突出抓好创新资源集聚,新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45个。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4.6件,保持全省第一 2、强产业促升级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个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8.5% 聚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2% 服务业发展提速,重点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2%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3.5% 3、强投资增后劲 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74个实际利用外资26.9亿美元民间投资增长5%42家企业入选XX省百强民营企业,居全省第一 2、抓统筹、强功能,推进城乡建设 1、高起点加强城市规划 修编了《XX市城市总体规划》、《江北产业集中区总体规划》无为撤县设市方案已报国务院全市结束乡行政体制 2、高标准优化城市交通 长江公路二桥、北沿江高速巢无段、庐铜铁路、通江大道一级公路改建、芜合高速二坝互通、沿江高速峨山路互通、弋江路快速化改造米市口立交和马塘立交、芜申运河张镇码头等工程基本建成火车站西站房、商合杭铁路长江公铁大桥、机场、轨道交通等加快建设芜黄高速、宁芜高速芜湖东互通改建、皖江第一隧——城南过江隧道、全国首个大盾构基地配套码头等项目开工。

      我市入选公交都市创建城市 3、高水平建设美丽家园 完成棚改2.3万套在全省率先开展住房租赁试点,超额完成政府投资公租房分配任务,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完成29条明渠清淤清障,31条黑臭水体、18个排涝隐患点、21个老旧小区、14个农贸市场整治启动4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孙村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 3、抓改革、促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1、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组建市投资促进局建成市县两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建成全国领先的政府大数据库易政网投入试运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发出全省首张“多证合一”营业执照各类市场主体达25.2万户,增长17.5% 2、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完成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新增政府债券20亿元,发行置换债券129亿元,年节约资金成本6亿元创新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贷试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扎实推进实施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改革 3、加快推进开放平台建设 4、抓生态、优环境,推进绿色发展 在节能减排上下功夫落实能耗和总量“双控”目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1%加强再生能源利用,牛埠50兆瓦光伏电站、石涧50兆瓦风电场等建成投产。

      实施重点减排项目16个完成大气污染整治项目117个,淘汰、改造燃煤小锅炉12台 在增绿增效上下功夫完成造林15万亩、森林长廊166公里,新增绿地350万平方米、绿道60公里开展9家矿山治理划定全域永久基本农田332万亩,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3万亩盘活工业用地4800亩,收回闲置低效土地2600亩全面推行河长制,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通过评估 在中央、省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上下功夫坚持为国护江、为民治江、为城建江,解决了二水厂水源地中石化码头搬迁、箱子拐长江岸线整治等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环境难题完成长江干流岸线整治项目191个,释放长江干流岸线27公里、滩涂陆域面积244万平方米 5、抓民生、兜底线,共享发展成果 1、脱贫攻坚扎实推进 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安排专项扶贫资金3亿元,实现贫困村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全覆盖,年度减贫任务顺利完成 2、文明创建不断深入 开展“贴近群众六走进”行动,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启动“清洁城乡、美化家园”环境整治和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 3、民生保障体系日益健全。

      33项民生工程完成投入108.5亿元城镇职工五项保险参保280万人次,企业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资125元完善职工医保住院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完成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15家医疗机构纳入全国结算系统完成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8万人出台支持技工强市建设政策发放低保金、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金5.9亿元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发放人才购房安家补助1.7亿元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5.3万,发放贷款26.7亿元加强了电梯安全监管 4、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新成立2个教育集团,14个名校长工作室,优质学校办分校(分园)3个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开工152个,第二十七中学东方龙城校区、第二十八中学建成开学新设立芜湖京师职业学校,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开工成立17个医联体、8个县域医共体,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谋划未来五年工作 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打造现代化创新之城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完成“十三五”规划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争取“十四五”时期良好开局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55%。

      创新动能进一步增强,打造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实现上述目标,要着重把握好六个方面: 1、更加注重政治方向,彰显文明行政的正气 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执政为民,坚守人民立场、人民中心、人民情怀,把人民满意作为政府工作标准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彰显拥江发展的雄气 坚定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完善扶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培育高价值专利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重一创”工程,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支持奇瑞、海螺进军世界500强建设全国重要的制造强市、质量强市,区域金融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信息消费服务中心,打造“欢乐芜湖”通过“区、港、园、桥、隧”联动,形成一条大江育两岸、产城对拥望比邻的新格局。

      3、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彰显精致繁华的秀气 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坚持走内涵式、集约化城市发展之路,努力在功能品质上与一二线城市等高对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建成民用机场、商合杭高铁、皖赣铁路新建双线、芜合高速扩建、芜黄高速、沪汉高速无为段、芜申运河、芜湖闸、城南过江隧道、城市轨道交通、XX县区快速路网体系等工程,加快芜宣高速、马芜高速等改造建设,提高国省干道等级建设智慧城市、公交都市推进县城建设和美丽乡村环境整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设农业绿色精品强市 4、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彰显半城山水的灵气 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保护城市肌理,整改突出环境问题实施植树造林、园林绿化工程加强岸线资源监管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节能降碳,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坚决查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打造生态文明建设芜湖样板。

      5、更加注重秉持开放,彰显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