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四年级上册6 蝙蝠和雷达练习卷.docx
14页绝密•启用前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练习卷题号—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1. 根据拼音写词语sheng zi cang ying yan jiu jia shl zhdng ml ng h6ng qi shu ba2. 辨字组词偏—蝠—揭—捕—蝙 幅 蝎 哺3. 辨字组词避—饿—绳—锐—僻—蛾—蝇—脱—4. 写出与画线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1)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⑵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灵巧地避开3)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4)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敬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5. 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1、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2、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3、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解析】1. 这道题考查学生“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如下:首先,找出“事 物1”、“事物2”与“怎么样”;其次,把、被两字互换;再次,“事物1”和“事物2”交换位置; 最后,“怎么样”不变,照搬下来。
事物1:他们,事物2:蝙蝠的眼睛,怎么样:蒙上2. 本题考查改写句子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 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 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题干要求改写为比喻句本句主语是蝙蝠,可对其进行改写3. 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反问句变陈述句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 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4. 木题考查反问句改为设问句设问句是一个语法名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 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要理解句意,再将其改写句中的答案是蜻蜓由此可以改写为:你知道科学家是从什么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直升飞机吗?是蜻蜓15. 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很不容易,过程非常艰难曲折16. 仿照 清晰 揭露 阻碍17.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 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 飞行的方向18. 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
19. 青蛙一一电子蛙眼、蜻蜓一一直升飞机、鲸一一改良轮船行驶速度20. 我从“终于”、“反复"体会到,科学家对科学的态度认真、刻苦钻研的精神,研究成果来之不易解析】本题考查了词语意思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可知,“终于”说明了科学家的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经历了漫K的时间,研究成果来之不易⑵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模伤:仿照别人的动作,近义词为“模仿”;清楚: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近义词为“清晰”;揭开:使暴露出来近义词为“揭露”;障碍:挡住道路,使不能顺利通过;阻碍近义词为“阻碍”⑶本题考查对重点词的理解秘密”指加以隐蔽,不让知道与“公开”相对在文中的意思是指: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 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 行的方向4)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 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主要讲述了科学家们经过了三次不同的实验,知道了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得到了启示,发 明了雷达的一件事。
⑸本题考查对知识的拓展通过学习木篇短文,人们在动物身上获得很多启示,发明了很多东西,如:人们根据鱼在水中下沉或上浮的原理,发明了潜水艇6)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这句话主要写了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这个秘密在句中作者用了 “反复” 和“终于”这两个词,“反复”的意思是一次乂一次地,这说明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做 了一次又一次地的实验;“终于”是到底,最终的意思,表示所意料的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通 过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科学家研究蝙蝠飞行的秘密的不容易21, 空旷的原野文中指蝙蝠在空旷的原野上空飞翔 冰凉的空气直袭全身,有种突然寒冷的意思文中指冬天寒风刺骨,扑面而来•: O 密 O 1" O 拶 O 长 O •:※※※※建※※&※※悉※※归※※烈※※阳※※剧※※K-※※理浓※•: O O I! O 垛 O 氏 O •:22. 蝙蝠 海参 蜗牛23. 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事蜗牛这动物更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24. 蝙蝠用“睡眠”的方式来对付绝粮;只会再海底蠕动的海参无法浮上海去追逐虫子,唯一的办法就 是睡大觉;蜗牛真称得上是“瞌睡大王了”。
25. 三个方面:冬眠、夏眠、干旱时睡眠等三个方面26. “夏眠”加引号是为了突出强调海参夏眠的特点,是特定称谓房子”加引号是指蜗牛的壳,并 不是真正的房子解析】(1)本题考查了词语的理解,先理解词语的原意,再结合课文句子分析旷野:空旷辽阔的原野结合“夏天的傍晚,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地6 翔”可知文中指蝙蝠在空旷的原野上空飞翔;寒气袭人:冰凉的空气直袭全身,有种突然寒冷的意思结合“夏天过去了,冬天来临了,原来热烘 烘的海面变得寒气袭人,虫了们受不了,又回到海底过冬了"可知文中指冬天寒风刺骨,扑面而来⑵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 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根据第4段、第8段、第9段可知文章列举了蝙蝠、海参、蜗牛不同的睡眠方式,说明了动物睡眠不全 是为/休息3)本题考查对过渡句和概括句的认识过渡句就是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 的句子文章中的过渡句如: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事起概括作用的句子就是对文章起总结概括作用的句子,一般在文章开头或结尾处,本文开头的句子“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不全是为了休息”就是文中 起概括作用的句子。
4)本题考查读文获取信息的能力如文中例了 “可是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第12页,总13页躲,蝙蝠就用睡眠的办法来对付绝粮”即是说明了动物睡眠是为r休息,但不全是为r休息5)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短文第九自然段可知,这段从蜗牛要冬眠,要夏眠,碰上了干旱的年头蜗牛也要睡觉,从这三个方面说明蜗牛可以称得上是瞌睡大王6)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引号的作用:1、表示直接引用2、表示特定称谓3、表示特殊含义4、 表示着重强调5、表示否定和讽刺引号分为单引号和双引号两大类,而单引号和双引号由前引号和 后引号组成结合文章5—8段可知,“夏眠”加引号是为了突出强调海参夏眠的特点,是特定称谓结合第九段“等到天气暖了又下着雨,蜗牛才推开大门,缓慢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一顿”可知“房子”加引号是指蜗牛的壳,并不是真正的房子•: O 堞 O •:宓耕•: •: ••: O 蝶….•: O 右….•: •:评卷人 得分二、信息匹配6.将下面这段话中的错别字用横线画出来并改正科学家摸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机壮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爱物就反谢同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萤光屏上, 飞行就更安全了。
)——() ()——() ()——(()——()()——()()——(7.选择关联词语填空即使……也 一边……一边架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爱物,所以飞机))……所以…… ……无论……1.夜里,蝙蝠 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掩2.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能灵巧地避开3. 他—飞, 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4.驾驶员从雷达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评卷人得分8.词语搭配连线三、连线题敏锐的 避开灵巧地 研究反岌地 方向改变启示捕捉眼睛得到 猎物9.根据课文内容连线装雷达的夜航飞机蝙蝠的嘴雷达的天线 蝙蝠发出的超声波无线电波 夜间飞行的蝙蝠蝙蝠的耳朵评卷人得分荧光屏四、判断题•: O 密 O 1" O 拶 O 长 O※※※※建※※&※※悉※※归※※烈※※阳※※剧※※K-※※理浓※•: O O I! O 垛 O 氏 O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打“ J”,错的打“X”10.“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这是一个反问句11.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这是一个疑问句。
12. “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这是一个疑问句评卷人得分五、排序题13.按课文内容排列句子研究蝙蝠,发现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安装雷达发现蝙蝠夜间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提出问题:飞机怎样才能在夜间安全飞行呢?评卷人得分六、语言表达14.按要求写句子1.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改为“被”字句)2.蝙蝠到处乱撞改为比喻句)3.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改为陈述句)4.你知道科学家是从什么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直升飞机吗?(改为设问句)评卷人得分七、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O 密 O 1" O 拶 O 长 O※※※※建※※&※※悉※※归※※烈※※阳※※剧※※K-※※理浓※•: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