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有效性.doc
7页试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09/04/13 点击数:7483 试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有效性 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分校 张丽璇 【内容摘要】 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三维发展观,教学时应重视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有效性在作业设计中,强调以多样性调动学习热情、以人文性渗透情感教育、以实践性促进积累、以合作性加强学习、以层次性因材施教、以主动性完善发展在作业评价时,开放评价方式,优化评价语言,多方参与评价通过精心设计作业,科学指导评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业设计与评价 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按现代教学论观点,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包括“设计—教学—评价”三个阶段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注重单元测验、考试等形成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轻视甚至忽视了对学生过程性评价中“作业”功能的设计与评价长期以来,中学语文作业大多处于无序状态,局限于抄写词语、阅读练习、周记等形式,相对于某些科目而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数量不多,质量也不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作为教学重要一环的作业,既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理应受到重视。
设计和评价既要符合教学的原则,又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愿意做也喜欢做,且对语文学习有所促进 二、理论依据 1.《课程标准》理念: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习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语文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初中阶段是从童年期转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转变期,其主要特点是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矛盾互相交错针对初中生的特点,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 三、实践过程与结果 设计篇 为学生发展设计作业 在作业设计中,强调以多样性调动学习热情、以人文性渗透情感教育、以系统性提高能力、以实践性促进积累、以合作性加强学习、以层次性因材施教、以主动性完善发展。
也就是说,作业设计重在结合学生实际,量衣裁体 (一)以多样性调动学习热情 语文的学习无时不在,学校、家庭、社会处处皆有,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网络资讯、标牌广告,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无不是语文的课程资源于是,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硬笔字帖随他临;想锻炼学生的听力,电(视)台新闻让他记;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自己录音随他听;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时文美谈、经典名篇任他选;想走进社会,街头错别字随他挑;想全面发展,手抄报随他编此外,还有观察、联想、摘抄、写作、调查报告、课本剧等任君选择,可以说,语文世界——多姿多彩,语文作业——形式灵活 预习作业无论是传统的“预习——上课——复习”,还是新兴的“先学后教”,课前的预习作业是少不了的在过去,预习一般是掌握词语音义、了解课文大意等,使学生在课前对将学课文有粗略的了解,便于课堂教学的展开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为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预习还可以增加另一些内容,如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信息的作业在学习《故乡》一文前,可让学生上网搜索鲁迅先生的生平及代表作、浙江社戏的文化习俗等,让学生带着兴趣上课,印象更深;在学习《黄河颂》前,让学生查阅黄河的资料及图片,让学生对黄河有一感性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前,可让学生听一听《命运交响曲》,走进贝多芬的心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学生喜学乐做的作业,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利的保证。
复习作业按照心理学规律,及时复习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为民俗文化单元,笔者给学生设计的课后作业为:一是横向比较,即比较《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等四篇课文,在整理课堂笔记后用表格的形式归纳出课文写什么(内容)、怎么写(写法)和为什么写(主题);二是纵向比较,即在反映民俗文化的课文里,像表现古代艺人高超技艺的《口技》,抒写黄土高原强壮生命力的《安塞腰鼓》,流露江南水乡文化气息的《社戏》等,你能找出其共通点吗?通过作业设计对初中阶段所学课文的比较,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对比分析能力 (二)以人文性渗透情感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于“人文”一词,《辞海》的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核心是“人”,以人为本,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其根本目标是对学生施行全人格的教育因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着重培养学生作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即怎样做人 作业设计应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初中阶段处于“心理性断乳期”,学生反叛心理强,与父母的交往中容易出现代沟,产生冲突。
针对这一心理特征,可设计相关的作业,为学生与家长搭建沟通的桥梁,引导孩子尊重父母,也使父母了解孩子例如,八年级(下)的第一单元阅读中选入了大学者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在课堂教学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1)课外阅读同题材作品,如老舍和朱德的《我的母亲》,了解作为文人的老舍先生和作为将军的朱德元帅对母亲的爱有何不同,加深学生对母亲的感情2)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述说对妈妈的感谢之情,或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请教妈妈,当然也可以和妈妈说一些平日不敢说的话3)在母亲节时把写给妈妈的信交给妈妈,观察妈妈的变化,写成一篇文章这次作业的设计,有阅读和作文教学方面的考虑,但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让学生重视沟通交流,让学生学会感恩 在后两项作业中,我们看到了为人子女对妈妈由衷的谢意,罗园同学的《妈妈,谢谢您的包容》让人欣慰;我们看到了女儿对妈妈的不解,徐嘉瑶同学《妈妈,您为什么不关心我的成绩》让人疑惑;我们还看到了儿子对妈妈的体谅,周佳伟同学《妈妈您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让人动容……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妈妈们的反应:“妈妈什么也不说,淡淡一笑”,“信又放回我的书桌上,妈妈眼圈有点红了”;“看着看着,她的眼里充满了泪水,似乎一眨眼就会落下泪”;“妈妈的嘴角向上扬了一下,接着露出更开心的笑容。
有的妈妈还特地回信,述说心声这种作业,重视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情感和态度,让作业影响学生成长甚至他们的家庭生活在后来省“让父母感动的一封信”征文活动和市母亲节征文比赛中,有两篇文章因在书信中流露了真情而获奖 (三)以实践性促进积累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中,把实践活动作为语文作业设计并加以实施,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积累知识,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课内实践 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积累,笔者多年来一直坚持课前五分钟实践活动(表1)为了在实践活动中赢得别人的赞许,学生们课外认真准备,常常不只是学习了一个故事、一首诗词、一篇文章、一篇小说、一则报道和一条趣闻,通过有针对性的选择完成语文知识的积累事实证明,课前的实践活动有利于语文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在周记中提到:“课前十分钟活动堪称经典,在这个活动中,同学们不仅收获了笑声,还有课外知识,大家也有机会站到台上,这是个不错的展示平台我班学生先后在市“知荣辱献五心”少儿演讲比赛、市首届“民族之魂”古诗文朗诵大赛和区中学生“弘扬抗非典精神”朗诵比赛等比赛中获奖,也得益于这种实践。
年级 主题 教学目标 七年级 成语故事大家讲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古代诗词大家赏 感知古代诗词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八年级 美文佳作大家荐 增加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接力小说大家写 丰富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九年级 新闻消息大家报 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习惯,提高对社会的认识 语文趣闻大家谈 增加对语文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2.课外实践 我校学生曾经在法院支持下走进法庭,观摩审判回校后,笔者布置学生就学生因插队而打架致伤案件进行模拟审判,分别为庭长、法官、公诉人、书记员、被告等角色写发言稿因为亲临现场,深有体验,学生对此作业饶有兴趣,发言稿真实可感2007年区“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的征文比赛中,学生用该文体写出的文章荣获二等奖 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是学习的有心人,时刻都可以学习语文,这正是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语文能力正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四)以合作性加强学习 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和发展是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语文学习需要合作,这里的“合作”既有教师之间的合作,也有学科之间的整合,更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班级与班级的合作,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1.跨学科合作 新课标指出:“应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这就需要学生在语文学习时,多与各学科老师合作,在合作中将语文作业做好探索《科学世界》,可邀请地理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月相的方法,让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走进《马的世界》,可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欣赏徐悲鸿的作品,观看《动物世界》中有关马的介绍,再完成《与马共舞》的写作;讨论《世界铸剑为犁》,可邀请政治老师畅谈当前世界政治形势,了解两伊战争、阿富汗塔利班组织,明确政治立场,再围绕和平的主题写作……为把课件制作得更加精美,还可以请教计算机老师 2.班级合作 在单元教学中,可于传统中创新,由学生自主完成整体预习,从字词、作者简介、课文大意、写作特色和疑难求解等方面作出思考,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合作完成预习小册子,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综合性学习《世界铸剑为犁》中,笔者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活动的第一阶段,要求学生根据兴趣,按政治组、军事组、历史组、现实组等自由组合,选出组长,写出计划书,第二阶段则查找资料,制成课件,在堂上分享研究成果,第三阶段再上交活动小结,反思本次活动各人的表现,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团结合作。
语文综合性学习集中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切实提高了多种能力,如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对学生的影响极其深远 (五)以层次性因材施教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层次高低不同,刚性的作业要求不适合新课程标准因此,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行弹性作业、分层完成 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把作业分为基础A、阅读B、写作C三种类型A类作业主要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抄抄词、练练字,这类学生学习不够自觉,强制他们把作业做在本子上交老师批阅,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B类作业以读促写,主要完成课外阅读及摘抄任务,一周须阅读并摘抄3次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