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道德与法治课教案.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47742603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1.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道德与法治课教案一、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讲述的是《社会道德与法治课教案学生道德与法治课教案──如交通标志、足球比赛规则、法律制裁等;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规则;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认识生活离不开规则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能够根据生活体验;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或制度;体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各项规则;理解越是文明的社会;规则和制度就越多;这些规则和制度是文明生活的保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或制度;师生共同探讨它们各自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亲身感受我们身边的生活有各种各样的规章、守则、公约体验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治理;感受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认识生活离不开规则;初步形成自觉遵守各项规则制度的意识;做守法的好公民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规则或制度的作用  难点: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  问题情境法、感受信息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罗大佑的《游戏规则》。

      让学生感受规则  师: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一起把拍子打起来!  (学生跟着一起唱)  〖歌曲完毕〗  师:你对我笑一笑我跟你握握手每个人都有一套游戏规则  脸上你看不到手中你抓不紧心里头心照不宣游戏规则  好象是为大家好象是为自己目的可能都一样游戏规则  有时候你会输有时我不会赢输赢是一半一半游戏规则  歌德说: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那么对于规则;如果我们也游戏规则;会怎样呢?  出示图片;图片中显示在交通非常拥挤的马路上;有一个人快速横冲马路的情景;我并用声音和圆圈的标志指出这个人的做法提出问题:这个的做法会导致什么后果?为什么?  (二)生生互动;探讨课题  根据教材内容;分三步走:生活中的行、体育运动、法律都离不开规则对于生活中的行;让学生猜一猜各种交通标志的意义?并且让学生以讲解员的身份来猜并结合农村实际;让学生“想一想”?对于生活中的体育运动;通过学生认真观看FLASH动画;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课堂抢答:同学们看到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需要规则吗?引出足球需要规则吗?有哪些规则?制定这些规则的目的是什么?假如没有裁判执法;赛场上会出现什么场面等问题?对于生活中国家制定的规则----法律;采用FLASH动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法律的尊严与公正。

      并举出成克杰的犯罪依据与事实引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信息交流;互评互判  前后左右的同学为一组;互相讨论商议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够根据生活体验;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或制度;体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吗?  通过学生的畅所欲言;使学生明确论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此突破重点和难点;深化主题  提示:可以从正面找一些“党和国家下决心依法治国、惩治腐败、维护法律尊严”的事例;说明“国家法律在制裁违法犯罪中的作用”──只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秩序、安全、公正和效率;得出在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中;离不开规则的结论;也可以从反面列举不遵守规则带来的危害──说明只有人人都遵守规则或制度;才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秩序、安全、公正和效率;得出在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中;同样离不开规则的结论  (四)整合知识;延伸拓展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再度重温生活离不开规则在课外探究方面;引用视频: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警察与小偷》中的片断来让学生找一找“规则”(包括交通、法律等);培养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给学生以思考  七、课后反思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一.引入;通过漫画引入尊重;诚信等话题二.知识点(一)尊重他人1.尊重是交往的起点(1)尊重他人是内在修养的表现;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尊重。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2.尊重从我做起(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2)平等对待他人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庭、身体、智能、性别等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4)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人;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二)以礼待人1.待人礼为先(1)礼主要体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2)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3)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4)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2.做文明有礼的人(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举止端庄、文明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三)诚实守信1.诚信无价(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3)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本和标识4)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2.践行诚信(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三.练习• 1.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下面关于尊重说法错误的是()• A.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B.尊重是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C.尊重能够减少摩擦;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和谐关系• D.尊重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表现在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炎炎夏日;小辉光着膀子走进图书馆;大家纷纷躲避这说明()• A.大家不尊重小辉• B.人们太没礼貌• C.小辉不懂得尊重他人• D.小辉是个自信的人• 3.尊重从我做起;尊重他人要做到()• a.积极关注;重视他人b.平等对待他人• c.学会换位思考 d.学会欣赏他人• A.abc B. Abd C. bcd D.abcd四.课后反思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一)法不可违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 法不可违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能力目标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滥用职权罪三罪并罚;对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宣判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思考:令计划受到法律的惩罚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引出课题《法不可违》二、新课讲授(一)法律的规范作用活动一:行为的底线(学生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1.思考: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教师讲述:小勤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实施了违法行为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了解法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教师总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二)违法行为的含义活动二:认识违法行为(学生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1.思考: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落得什么结果?2.什么是违法行为?3.根据这三个案例和教材知识;回答违法行为有哪些教师讲述: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赵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教师总结:含义: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行为三)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活动三:认识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展示表格和学生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情景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别一较轻物权法(民法)民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二较轻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法规)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行政违法行为三严重刑法刑事责任刑事违法行为1.观察与思考: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又可以分为哪几种?2.从“承担的法律责任”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总结: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通常称为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四)警惕和远离违法行为活动四:警惕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学生了解教材P49“探究与分享”)思考: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教师总结:谎报险情制造混乱行为;是指行为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需要;明知没有发生险情;而故意编造实际不存在的危险情况;向有关部门报告;以此引起社会混乱、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的行为。

      这里所说的险情是指水灾、火灾、车祸、地震、塌方、匪警、疫情等危急情形比如为了寻开心;无事拨打匪警、火警;造成消防车、警车徒劳奔忙;干扰这些部门正常工作秩序;甚至影响正常出警和抢险这种行为无论是否达到目的;均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要受到治安处罚材料链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盗窃、损毁或者擅自移动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辆配件或者安全标志的二)在铁路线路上放置障碍物;或者故意向列车投掷物品的三)在铁路线路、桥梁、涵洞处挖掘坑穴、采石取沙的四)在铁路线路上私设道口或者平交过道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中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但是如果把对方打成轻伤;就会受到刑事处罚教师讲述:我们可能想不到;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