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pdf

13页
  • 卖家[上传人]:文***
  • 文档编号:595083312
  • 上传时间:2024-10-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74M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4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授 课 年 级:六年级科 目:科学教 师:张顺贵学 校:W蛾小学教 学 进 度 表周次计 划 进 度实际进度完成情况检阅1一、微 小 世 界 1、2 课2一、微 小 世 界 3、4 课3一、微 小 世 界 5、6 课4一、微 小 世 界7、8 课5二、物 质 的 变 化 1、2 课6二、物 质 的 变 化 3、4 课7二、物 质 的 变 化 5、6 课8二、物 质 的 变 化 7、8 课9三、宇宙 1、2、3 课1 0三、宇宙 4、5、6 课1 1三、宇 宙 7、8 课1 2四、环 境 和 我 们 1、2 课1 3四、环 境 和 我 们3、4 课1 4四、环 境 和 我 们 5、6 课1 5四、环 境 和 我 们 7、8 课1 6毕业考试1 71 81 92 0总的教育教学目标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本册的重点是: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 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o课 题1、放大镜【教学目标】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过程复备修改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一 一 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一一镜架、镜 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放大镜的作用一一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放大镜的用途一一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 页的网状图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三、放大镜的特点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 片 具 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彳乍)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板书设计放大镜构造:镜架、镜 片(凸 透一 一“凸透”镜)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用途:课后记课题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2、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教学重点】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教学难点】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教学过程复备修改一、奇特的身体构造1、科学家故事或多媒体课件导入:师:在地球上有一个庞大的昆虫家族,它们种类数量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特殊的身体构造与特有的生活习性,由于它们个头太小,常常被我们忽略但有一些执着的研究者,他们常与这些小家伙为伍并以观察它们的生活为乐比如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用整整一生的时间在田野里对昆虫进行观察,发现了许多昆虫的趣事,写出了著名的 昆虫记现代的研究者运用更为先进的摄影设备对昆虫世界进行拍摄,让我们来看看摄像机镜头下的奇妙的昆虫世界吧!(师播放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

      2、用肉眼观察昆虫肢体1)师:昆虫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把你们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2)分组观察: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嶂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发现: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有的昆虫翅膀是透明的,昆虫足上有勾)3、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1)师:(待学生观察得差不多不再有兴致时,发给每组至少两个放大镜如果每个学生自备的,可事先让材料员收起来,等观察时再发给大家)这些家伙比较小,让我们用上放大镜,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同样把你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2)交流观察发现: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组的观察发现通过观察发现,辅之以学生的相关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激发学生研究昆虫世界的兴趣教师事先也可以准备一些关于昆虫资料,在学生交流时用以补充二、昆虫的生活习性1、阅读第6 页观察实例:蛆虫和它的天敌一一草蛉2、课外观察实践:选择一种昆虫作为你们的观察对象,看看它们是如何吃食、活动、筑巢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可供观察的昆虫(供参考):苍蝇、蚊子、蝴蝶、蚂蚁、嶂螂、蚱蠕、蛆虫、瓢虫、蜜蜂板书设计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一一由小眼组成触角一一形状结构各异足密布细毛,有钩爪课后记课 题 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目标】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教学重点】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难点】制作晶体教学过程复备修改一、观察美丽的晶体1、画一画我们记忆中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2、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3、关于晶体交流借助放大镜观察到的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形状食盐和白糖都是立方体状的颗粒,味精是柱状的颗粒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阅读第8页关于晶体的内容,欣 赏 第8页各种晶体的图片老师也可搜索一些漂亮的晶体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二、制作晶体1、晶体的形成师:同学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晶体是怎么形成的?像糖、盐、味精这些日常用品,是不是工厂用机器将它们切碎成了这样的形状?我们可以尝试着用蒸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盐的晶体2、制作我们的晶体师:(出示其他班级已经制作的晶体)瞧,这便是用蒸发的方法得到的盐的晶体,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师提供一些浓食盐溶液,让学生用滴管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酒精灯慢慢烘干。

      待水分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注意,玻璃片需远离火焰用火焰上方的热量烘,老师自己要先试验一下,用这样的方法能否得到理想的晶体板书设计放大镜下的晶体晶体: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那样规则几何外形固体课后记课 题4、怎样放得更大【教学目标】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3、阅读课文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4、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显微镜教学过程复备修改一、显微镜的发展1、如何放得更大?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2、介绍各种显微镜1)最早的光学显微镜: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后来光学显微镜经不断改进,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 5 0 0倍左右2)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

      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一万倍2 0世 纪9 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 0 0万倍3)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3亿倍二、做个简易显微镜1、怎样放得更大?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让学生尝试回答)2、我们自制显微镜1)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5倍左右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办?2)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 考 第10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事先让学生自备与放大镜外径一样大的纸筒每组1 2 个,否则课堂上的时间会不够)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三、小结1 7 世纪时,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我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

      板书设计4、怎样放得更大肉眼看 希望放大镜 看(两个凸透镜组合)到 光学显微镜 更 电子显微镜 多 扫描隧道显微镜 课后记课 题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目标】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3、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