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企业文明概念.pdf
28页公司企业文化概念狭义定义定义1: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定义2:一个公司的文化,主要由其传统和风气构成,还应包括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定义3:企业文化是摄取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当代先进的管理策略,为企业职工构建的一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环境氛围定义4:企业文化是创造和接纳了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眼光、新的精神的一种文化定义5:群体在解决其外在适应性与内部整合的问题时,学得的一组基本假定,因为它们运作的很好,而被视为有效,因此传授给新成员,作为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如何去知觉、思考及感觉的正确方法定 义 6:企业文化是以尊重人的人格和价值、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摄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创造和接纳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眼光、新的精神,结合当代先进的管理策略,为职工构建的一套价值观念和环境氛围定义7: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一句话概括,企业文化建设就是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规范、统一标识。
但是要真正的做好四统一,需要企业的领导人和员工配合,需要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内全体成员的意志、特性、习惯和科学文化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初始研究8 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教授泰伦斯 迪尔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艾伦 肯尼迪在长期的企业管理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他 们 在6个月的时间里,集中对8 0家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写 成 了 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该书 在1981年7月出版后,就成为最畅销的管理学著作后又被评为本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的10本管理学专著之一,成为论述企业文化的经典之作它用丰富的例证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即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但往往是自然约定俗成的而非书面的行为规范;并有各种各样用来宣传、强化这些价值观念的仪式和习俗正是企业文化这一非技术、非经济的因素,导致了这些决策的产生、企业中的人事任免,小至员工们的行为举止、衣着爱好、生活习惯在两个其他条件都相差无儿的企业中,由于其文化的强弱,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后果就完全不同。
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企业环境是指企业的性质、企业的经营方向、外部环境、企业的社会形象、与外界的联系等方面它往往决定企业的行为价值观是指企业内成员对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好与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认识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内成员在判断自己行为时具有统一的标准,并以此来选择自己的行为英雄人物是指企业文化的核心人物或企业文化的人格化,其作用在于作为一种活的样板,给企业中其他员工提供可供仿效的榜样,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化仪式是指企业内的各种表彰、奖励活动、聚会以及文娱活动等,它可以把企业中发生的某些事情戏剧化和形象化,来生动的宣传和体现该企业的价值观,使人们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来领会企业文化的内涵,使企业文化“寓教于乐”之中文化网络是指非正式的信息传递渠道,主要是传播文化信息它是由某种非正式的组织和人群,以及某一特定场合所组成,它所传递出的信息往往能反映出职工的愿望和心态根据企业文化的定义,其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应包括如下几点:经营哲学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
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多种选择,要求企业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有一套逻辑思维的程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经营哲学例如,日本松下公司“讲求经济效益,重视生存的意志,事事谋求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它的战略决策哲学北京蓝岛商业大厦创办于1994年,它以“诚信为本,情义至上”的经营哲学为指导,“以情显义,以义取利,义利结合”,使之在创办三年的时间内营业额就翻了一番,跃居首都商界第4 位价值观念所谓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可以说,人生就是为了价值的追求,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生追求行为价值观不是人们在一时一事上的体现,而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观念体系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产生企业正确的价值目标有了正确的价值目标才会有奋力追求价值目标的行为,企业才有希望因此,企业价值观决定着职工行为的取向,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只顾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不仅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会影响企业形象;只顾眼前利益的价值观,就会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使企业失去后劲,导致灭亡。
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企业精神要通过企业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它又是企业职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外化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于哲理,又简洁明快的语言予以表达,便于职工铭记在心,时刻用于激励自己;也便于对外宣传,容易在人们脑海里形成印象,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如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一团火”精神,就是用大楼人的光和热去照亮、温暖每一颗心,其实质就是奉献服务;西单商场的“求实、奋进”精神,体现了以求实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真诚守信、开拓奋进的经营作风企业道德企业道德是指调整该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企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当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后具有自我约束的力量。
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重要手段中国老字号同仁堂药店之所以三百多年长盛不衰,在于它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融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即“济世养身、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团体意识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因此,他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表层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没有深层形象这个基础,表层形象就是虚假的,也不能长久地保持。
流通企业由于主要是经营商品和提供服务,与顾客接触较多,所以表层形象显得格外重要,但这决不是说深层形象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北京西单商场以“诚实待人、诚心感人、诚信送人、诚恳让人”来树立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企业形象,而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优美的购物环境、可靠的商品质量、实实在在的价格基础上的,即以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营实力作为优质服务的保证,达到表层形象和深层形象的结合,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任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文化结构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它表明各个要素如何链接,形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模式即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形态企业使命所谓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
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使命要说明企业在全社会经济领域中所经营的活动范围和层次,具体的表述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身份或角色它包括的内容为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形象企业文化现状分析:第一文化绝对不是个好东西,当文化繁荣的时候,意味着企业的发展要出问题,因为太多的人被不同的文化思想所分割,这些思想改变了人们的做事情的思维习惯,文化反而变成了企业发展中的一种严重的障碍、一种累赘、一种使企业前进失去平衡的破坏力第二在过去认为,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现在看来,企业文化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垃圾堆有众多的企业,在设计企业文化宣言的时候,什么企业精神、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等等开列了几十条的口号宣言,这些内容只能变成文字垃圾,不要说企业的员工们记往两三条就不错了,恐怕主管企业文化工作的领导者本人,背也背不下来,根本想不起自己曾经写过些什么,当企业文化演变成一种口号的时候,它已经失去其本身的意义了如果没有清晰的部署,企业文化建设最好不要搞,否则只是白白浪费精力,因为你根本没有搞清楚如何从企业上下提炼出真正的企业文化。
第三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原本就是一种对抗,由于今时今日,整个社会文化的走向并不乐观,人们的意识被金钱观、权势观等不良社会文化倾向所改变,人们已经被金钱吹昏了头脑,盲目地把争权夺利做为自己的价值观,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就变成异常困难,必须用先进的思想来制衡落后的思想,必须用先进的文化来钳制落后的文化,必须用先进的管理来消灭落后的管理,必须用先进的观念来击垮落后的观念因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真实把握的基础上,清楚中国社会文化的问题发生在哪里,员工的思想问题点都发生在哪里,企业进入市场的落脚点应该布局在哪里,据此才能够设计企业文化第四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落后的产物最早的企业文化理论,来自于日本,但当时的日本 在1950年 至1980年之间,经历了两度的经济大萧条,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一场管理思想的大改革,因此日本全国以及日本人的群体性意识非常浓厚,人们的敬业意识非常清晰,这是企业文化诞生的源头,更确切地说这就是企业文化所赖以依存的基础然而中国的情况根本不是这样,人与人之间不合群,企业内部人心不齐、上下不同心,同业之间不是在互相合作而是相互拆台,敬业精神已经彻底溃败,在这种情况下所进行的企业文化,是异常混乱的,原本人们的思想意识就已经非常混乱,而强调企业文化的企业,无非是往人们思想的垃圾堆里加点佐料而已,乱上添乱,更不要谈及什么建设企业文化就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了。
总结没有对企业文化进行过深入研究,没有发言权今天的企业文化问题,已经演变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非常麻烦的、非常复杂的、非常障碍性的问题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