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典型例题解析(声学、光学).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56673715
  • 上传时间:2023-1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3.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典型例题解析(声学、光学)  例1 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是30°,若使太阳光能沿水平方向反射出去,应把平面镜放置在与水平方向成多大角度的位置上?  精析 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并且对不同的出射情况应进行全面分析.  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而反射光线水平,已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方向,又知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可以画出法线,而平面镜与法线垂直,就可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第一种情况:如图3—8(a)∠AOB=180°-30°=150°,作∠AOB的平分线,即作法线ON,反射角∠BON=75°,画出平面镜位置ME,∠EON=90°,则平面镜与水平面夹角:∠EOB=90°-75°=15°.  答案 平面镜与水平面夹角∠BOE=15°.  第二种情况:如图3—8(b),∠AOB=30°作平分线ON(法线)反射角∠BON=15°,画出平面镜位置ME.    (a) (b) 图3—8  ∵ ∠MON=90°  ∴ ∠MOB=90°-15°=75°  答案 平面镜与水平面夹角为75°.  答案 应把平面镜放在与水平成15°或75°角的位置上.  例2 如图3—9(a),MN为平面镜,A、B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用作图法确定像S′及点光源S的位置.    (a) (b)图3—9  精析 根据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将A和B反向延长线交于S′,如图3—9(b),S′就是S的像,再根据对称性,求得发光点S的位置.   答案 见图3—10(b)   例3 如图3—10所示的“T”形a′、b′、c′是abc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 D图3—10  精析 考查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能否根据像与物逐点对称的方法,找出物所成的像.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abc的像a′,b′,c′应逐点与a、b、c对称, 且a′a的连线应与镜面垂直,a′到平面镜的距离应等于a到平面镜的距离.  根据以上特点,符合要求的是选项C.  例4 请指出以下三句话中的不当之处:  (1)虚像不能呈现在屏上,因此照相机无法拍摄虚像.  (2)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所成的像都是正立的.  (3)某人站在岸边,用渔叉对准水中的鱼叉去,一定能百发百中.   答案 (1)虚像可以用照相机拍摄.被平面镜反射的发散光,或被凸透镜折射后的发散光,跟从“虚像处射来”的光是一样的,因而可以拍照,但拍摄时的物距,是照相机镜头到虚像的距离.  (2)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物体通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我们知道,通常眼睛看到水中的鱼,实际是鱼的虚像.人对着鱼的虚像叉去,则叉不到鱼.   例5 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物体清晰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5 cm   B.10 cm   C.15 cm   D.20 cm  精析 已知物距和成像的情况,再求出焦距.   在光屏上呈放大的像,一定是实像,因为应满足2f>u>f的条件,所以2f>15cm>f.  解不等式:2f>15cm>7.5 cm    又∵ f<15 cm   ∴ 焦距应小于15cm,但大于7.5cm.  答案 B   例6 图3—11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可以判定________是界面,________是入射光线,角________是反射角,角________是折射角,界面的________侧是空气.图3—11  精析 这道题综合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知识.解决问题: (1)先找出两个相等的角(如图∠2和∠3),则角的平分线一定是法线(PQ).另一和它垂直的线就是界面(MN).  (2)依据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那么单独在法线一侧的一定是入射光线(AO),则OB,是反射光线.  (3)比较折射角和入射角大小,角小的一侧对应是介质,另一侧是空气.  答案 MN是界面,AO是入射光线,∠3是反射角,∠6是折射角,右侧是空气.  例7 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为什么觉得向上弯折?  解答 如图3—12所示,可将筷子AB插入水中的B端看成一个发光点,设从B点发出两条光线BC和BC′,到达水面后,光线发生了折射,沿CD和C′D′,方向射出,这网条光线反向延长,会聚于B′点,B′点是B的像,离水面近了,连接OB′,人看到的筷子是AOB′,觉得向上弯折了.这时你若将手伸到水中,去抓B′,则什么都抓不住,因为这只是B点的虚像.夏天游泳时,看到清澈的池水,好像不太深,变浅了,也是上面这个道理.一旦踩到水中去,可能会比你想像的深得多.  而在水里游泳时,观察地面上的路灯,则可以仿照上面的分析方法,作出路灯上发出的两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反向延长线,得到路灯的虚像,比灯的实际位置高了,你可以做做看.图3—12  例8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试题)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  精析 在理解物距与焦距关系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到答案.   解 u=15cm时,是缩小实像    ∴ u>2f 15 cm>2f f<7.5 cm    又知u=9cm时,是放大实像   ∴ f<9 cm<2f f>>4.5 cm  综合两个不等式得:4.5cm<f<7.5 cm   答案 C  例9 (天津市中考试题)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精析 做这一类题,要熟悉凸透镜成像规律.关于成像大小,也可以借助作图法来得到结论.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很快排除A、B选项.  C选项可根据实验结论判断,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C选项正确.   D选项可用作图法来判断.如图3—13.  从图3—13看出,物体距凸透镜越近,像越小,像距越小.图3—13  答案 C  例10 如图3—14中各“方框”中都有一个光学器件,这个光学器件使射入“方框”的光线方向在射出时发生了改变,请根据两条不同的光线射入和射出“方框”时的方向,把适当的光学器件放入框中,并完成光路.(填1个元件)    (a) (b)     (c) (d)图3—14  精析 这一类问题:(1)首先根据入射和出射光线判断里面是透镜还是面镜。

      在上面图中,显然只有第(d)图是填平面镜.  (2)对于透镜来说,将出射光与原来比较,如果是会聚的,则填入凸透镜,如果是发散的,填入凹透镜.  (3)完成光路,可先将对应的光线相连,如单箭头与单箭头光线正向或反向延长,找到镜子所在的位置.  答案 如图3—15    (a) (b)    (c)  (d)图3—1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