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安徽省高考化学预测卷(一)(附答案详解).docx
19页2021年安徽省高考化学预测卷(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1. 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gI可用于人工降雨,在大气中易形成结晶核B. 去皮苹果在空气中久置变黄与纸张久置变黄原理相似C. 用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的强氧化性进行杀菌消毒D.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属于物理变化2. 如图所示,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是( )①H2、O2②Cl2、SO2③NO2、O2④N2、H2A. ①②③B. ②④C. ③④D. ②③3.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乙酸乙酯与稀硫酸共热、搅拌液体不再分层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完全水解成可溶性物质B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蛋白质发生了变性C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后,加入新制Cu(OH)2后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淀粉已经完全水解D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氧化性:Cl2>I2A. A B. B C. C D. D4.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叙述正确的是( )A.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B.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D.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5.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①常温下不能进行B. 反应②不发生,但是仍有分层现象,紫色层在上层C. 反应③为取代反应,加热方式为酒精灯直接加热D. 反应④能发生,生成的产物其二氯代物有4种6. 有关锌一稀硫酸一铜构成的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正极有O2逸出B. 电子从锌经导线流向铜C. 阳离子移向锌极,阴离子移向铜极D. 导线中转移0.01mol电子时,负极消耗0.65g锌7. 25℃时,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的是( )A. 0.1mol/L的盐酸和0.2mol/L的醋酸钠溶液B. pH=3的HCl和pH=11的氨水C.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氨水D.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和NaOH溶液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8.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净水剂,同时也是高能电池正极的优良材料。
已知:K2FeO4易溶于水,其溶液呈紫色、微溶于浓KOH溶液,在0℃~5℃的强碱性溶液中较稳定某小组同学拟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探究高铁酸钾的性质Ⅰ、K2FeO4的制备,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1)盛放二氧化锰的仪器名称是______2)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3)实验时采用冰水浴的原因是______,有人提示,将上图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改为如右图所示的恒压分液漏斗,其目的是______4)K2FeO4粗产品含有Fe(OH)3、KCl等杂质,一般用75%乙醇进行洗涤,其目的是______Ⅱ、K2FeO4性质的探究查阅资料知,K2FeO4能将Mn2+氧化成 MnO4−,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关闭K,发现左烧杯溶液变黄色,右烧杯溶液变紫色检验左侧烧杯溶液呈黄色的原因,需要的试剂是______写出石墨(2)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3.0分)9. 某工厂对制革工业污泥中Cr元素的回收与再利用工艺如下(硫酸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2+、Fe3+、Al3+、Cu2+、Mg2+): 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沉淀形式存在时溶液的pH见表: 阳离子Fe3+Fe2+Mg2+Al3+Cu2+Cr3+开始沉淀时的pH1.97.09.33.74.7---沉淀完全时的pH3.29.011.18.06.79(>9溶解)(1)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至少写一条).(2)加入H2O2目的是氧化 ______ 离子,其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写一种).针铁矿(Coethite)是以德国诗人歌德(Coethe)名字命名的,组成元素是Fe、H、O,化学式量为89,其化学式是 ______ . (3)调pH=8是为了将 ______ 离子(从Fe3+、Al3+、Cu2+、Mg2+中选择)以氢氧化物沉淀的形式除去.滤出的沉淀中部分沉淀将溶解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其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取少量上层澄清溶液,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O2,又能重新得到相应的沉淀,其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4)试配平最后一步相关的氧化还原方程式: ______ Na2Cr2O7+ ______ SO2+ ______ H2O= ______ Cr(OH)(H2O)5SO4+ ______ Na2SO4,每生成1molCr(OH)(H2O)5SO4时,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______ .10. 合成氨工业涉及固体燃料的气化,需要研究CO2与CO之间的转化。
为了弄清其规律,让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碳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H,测得压强、温度对CO、CO2的平衡组成的影响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2)p1、p2、p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图中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______3)催化还原CO2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Cu/ZnO催化剂存在下,CO2和H2可发生两个平衡反应,分别生成CH3OH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O2(g)+3H2(g)⇋CH3OH(g)+H2O(g)△H1=−53.7kJ⋅mol−1ICO2(g)+H2(g)⇋CO(g)+H2O(g)△H2II已知:a.CO和H2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1和−285.8kJ⋅mol−1b.H2O(l)=H2O(g)△H3=44.0kJ⋅mol−1请回答(不考虑温度对△H的影响):①反应II的△H2=______kJ⋅mol−1②有利于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A.使用催化剂Cat.1B.使用催化剂Cat.2C.降低反应温度D.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E.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③在如图2中分别画出反应 I在无催化剂、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
11.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 ______ 形象化描述;在基态 14C原子中,核外存在 ______ 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2)在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也为六元环,每个C原子连接 ______ 个六元环,六元环中最多有 ______ 个C原子在同一平面,一个金刚石晶胞平均占有碳原子个数为 ______ . (3)与N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 ______ ,该分子的电子式为 ______ . (4)己知C60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 该笼状分子是由多个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组成的,面体的顶点数V、面数F及棱数E间关系为:V+F−E=2,则此分子中共有 ______ 个正五边形. (5)硅烷(SinH2n+2)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呈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 . (6)NiO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类似,其晶胞的棱长为acm,则该晶体中距离最近的两个阳离子核间的距离为 ______ cm(用含有a的代数式表示),在一定温度下NiO晶体可以自发地分散并形成“单分子层”(如图3),可以认为氧离子作密致单层排列,镍离子填充其中,列式并计算每平方米面积上分散的该晶体的质量为 ______ g(氧离子的半径为1.4010−10m).12. 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M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略去试剂和条件):已知:→(CH3CO)2O(1)烃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G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
2)反应①的反应条件是______,反应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3)下列对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M可能具有的性质推测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B.能发生消去反应C.能发生加聚反应 D.1mol M与足量溴水充分反应,最多消耗1molBr2(4)E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______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②能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③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6)M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含肽键的高分子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7)已知①易被氧化,②苯环上连有烷基时再引入一个取代基,常取代在烷基的邻对位③苯环上连有羧基时再引入一个取代基,常取代在羧基的间位参照以上的合成路线,设计一条以A为原料合成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AgI可用于人工降雨,在大气中易形成结晶核,使暖湿气体气流的温度降低,从而形成降雨所以飞机播撒AgI是实现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故A正确; B.去皮苹果在空气中久置变黄是发生氧化反应,纸张久置变黄是不稳定的物质分解,所以二者原理不同,故B错误; C.酒精与钠反应生成氢气和乙醇钠,体现乙醇的氧化性,故C错误; D.煤的干馏过程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A.AgI在大气中易形成结晶核; B.去皮苹果在空气中久置变黄是发生氧化反应,纸张久置变黄是不稳定的物质分解; C.酒精与钠反应生成氢气和乙醇钠; D.有新物质生成的过程为化学变化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2.【答案】D【解析】解:①H2、O2均不溶于水,不符合,故不选; ②Cl2、SO2均溶于水,故选; ③NO2、O2与水反应,故选; ④N2、H2均不溶于水,不符合,故不选; 故选:D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可知气体极易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物质的性质、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3.【答案】D【解析】解:A.酯的水解生成乙醇、乙酸,且酸性条件下水解为可逆反应,现象与结论不合理,故A错误; B.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盐析,为可逆过程,故B错误; C.水解后检验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没有加碱至碱性不能检验,故C错误; D.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可知氯气氧化碘离子,则氧化性:Cl2>I2,故D正确; 故选:D。
A.酯的水解生成乙醇、乙酸,且酸性条件下水解为可逆反应; B.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盐析; C.水解后检验葡萄糖,在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