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致密油[共13页].ppt

13页
  • 卖家[上传人]:哈****
  • 文档编号:275589312
  • 上传时间:2022-04-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37M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致密油勘探研究现状成藏模式成藏条件成藏特征油藏分布致密油是致密储层油的简称,是指覆压基质渗透率小于或等于0.1的砂岩、灰岩等储集油层石油经过短距离运移,油质较轻,单井一般无自然产能或自然产能低于工业产能下限,需要压裂才能产生工业油流致密油已成为全球非常规石油勘探新亮点,北美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我国近年在致密砂岩油有重大发现,在松辽、鄂尔多斯、四川盆地等地广泛分布,显示了巨大的开采潜力,但总体勘探开发和相关研究仍处于准备阶段由于致密油气资源潜力较大、在非常规油气各矿种中相对最易于开采,因而是世界非常规油气资源中最现实的勘探开发对象勘探研究现状致密油气是地质特征最接近常规油气的一种非常规油气,也是非常规油气中成藏机理最复杂的一类油气因此,有关致密油气的成藏模式一直存有争议赵靖舟等根据对国内外致密油气聚集成藏特征的分析,提出致密大油气田存在3 种成藏模式,即连续型( 深盆气型) 、准连续型和不连续型( 常规圈闭型) 成藏模式油气大面积连续分布; 油气水倒置, 油气藏形成和分布不需要常规圈闭,或为动力圈闭控制其成藏机理可以概括为: 1) 成藏时间大多较晚,储层先致密后成藏; 2) 油气集中式充注为主,垂向与侧向排驱,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成藏; 3) 非浮力驱动,主要为生烃膨胀力; 4) 非达西流运移,主要为涌流不连续型( 常规圈闭型) 油气藏的特点是: 油气藏呈孤立分散( 不连续) 分布,边界明确,边底水或有或无; 油气藏规模不等,一般较小; 油气藏分布严格受圈闭控制,圈闭为常规的构造、地层岩性圈闭或复合圈闭。

      1) 油气分布面积较大,无明确边界; 2) 由多个彼此相邻的中小型油气藏组成; 3) 油气水分布复杂,无明显边底水,也无显著油气水倒置; 4)源储邻近,广覆式分布; 5) 初次运移直接成藏和短距离二次运移成藏; 6) 油气运移聚集为非浮力驱动,非达西流运移为主; 7) 储层非均质性强,且先致密后成藏,或边致密边成藏; 8) 油气藏多具异常压力,且压力系统复杂;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6 油田往往由多个中小型油藏构成,它们在剖面上相互叠置 ,在平面上复合连片,从而形成大面积分布、无明确边界的大型和中型油田三叠系延长组致密砂岩油藏具有“一大三低”特征: 即分布面积大,丰度低、渗透率低、产量低在20 世纪60 70 年代,在对其开采过程中就已发现延长组“井井见油,井井不流”的现象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由于采用先进的非常规的油层改造技术等措施,鄂尔多斯盆地才走出了“井井见油,井井不流”的勘探开发困境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岩溶缝洞储层横向上大范围连片分布,但非均质性较强,岩性和物性在横向上变化大受储层分布控制,奥陶系油藏呈准层状大面积分布,岩溶缝洞含油普遍,几乎所有缝洞体均含油但整个油田并不具有整装性质,而是由多个彼此相邻的中小型油藏构成。

      而且,油藏的油水分布复杂,没有明显的边底水,油水分布并不严格受构造控制,构造高部位和低部位均有油水产出上述特征与常规油气藏明显有别,而与准连续型油气聚集特征比较一致,反映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岩溶缝洞型油藏属于较典型的碳酸盐岩准连续型油气聚集致密油形成三大条件1)大面积分布的致密储层 致密储层的物性差,油气从烃源岩运移到储层较为困难,大面积分布的致密储层有利于增加其对油气的捕集能力2) 广覆式分布成熟度适中的腐泥型优质生油层层状烃源岩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和丰度,才能保证足够的充注动力和持续供烃强度3) 大范围分布的致密储层与生油岩紧密接触的共生层系致密油都是通过初次运移成藏和短距离二次运移成藏形成的油气的运移是靠生油的膨胀力,而靠的不是浮力,只有当致密层离烃源岩近时,才能通过生烃增压或其它异常压力,将油气充注到致密储层成藏条件(1 )生生储储盖关系盖关系与常规油藏相比, 致密油油藏具有生储盖一体或紧邻的特点, 尤其生储紧密相贴造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致密油储层物性差, 因此只有当致密储层与烃源岩层一体或紧邻时, 生油层生成的致密油才能靠两者之间的压差进入致密的储层中, 完成充注 2 ) 圈闭特点。

      圈闭特点致密油分布受构造圈闭影响小, 从构造上看, 致密油可以分布于高部位, 同样也出现在低部位, 即在背斜、向斜和斜坡部位均可含油; 致密油油藏圈闭界限并不明显主要为非浮力运移导致的 3 ) 运移特征运移特征由于生储紧密相邻, 因此石油排出烃源岩后并未长距离运移, 而是直接聚集于邻近的致密储层中, 在运移过程中不受浮力的影响,主要与排烃压力有关由于致密油储层的渗透率低, 石油的充注是以非达西流的方式进行渗流( 4 ) 油气水关系油气水关系致密油油藏无统一的油气水界面和压力系统, 油气水易共存, 从构造的低部位到构造高部位, 油气水并没有像常规油藏一样从水_ 油- 气的分布规律, 其油层可以位于水层的上方, 也可以位于水层的下方成藏特征前三角洲沉积区前三角洲沉积区前三角洲位于三角洲前缘前方, 是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分布最广、沉积最厚的地区沉积物完全在海/ 湖平面以下, 其大部分地区基本不受波浪的影响从三角洲前缘搬运来的粉细砂岩与半深湖 深湖相优质烃源岩互层或紧邻, 为致密油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油藏分布重力流沉积区重力流沉积区李相博等通过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心深水区延长组重力流研究发现,重力流主要分为砂质碎屑流、经典浊积岩和滑塌岩3 种沉积物重力流及牵引底流, 其中砂质碎屑流和浊流沉积相对分布面积广, 厚度大, 在垂向上与烃源岩一体或直接接触, 有利于致密油的聚集。

      半深湖一深湖碳酸盐岩沉积区半深湖一深湖碳酸盐岩沉积区湖相碳酸盐岩主要分布于湖盆构造相对稳定、水体扩张期半深湖- 深湖亚相中, 在潮湿气候条件下则主要形成碳酸钙沉积, 在干旱气候条件下主要形成蒸发盐而变成盐湖环境致密油主要分布于白云岩及白云石化岩类、泥灰岩和泥质灰岩中尤其咸化湖泊白云岩及白云石化岩类与烃源岩互层分布, 成为最为有利致密油发育区Add your company slogan。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