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论文:交通组织优化设计要点浅析 .docx
5页交通论文:交通组织优化设计要点浅析交通论文:交通组织优化设计要点浅析 交通论文:交通组织优化设计要点浅析北一环与亳州路、长丰路交口位于合肥市中心城区西北端,属于老城区范围,北一环为城市主干道,呈东西方向,是合肥市环加射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量较大,该路口北一环主线双向 4 车道下穿亳州路,辅道双向 4 车道;亳州路为城市次干道,呈南北方向,双向 4 车道,与北一环斜交 60 度角;此处长丰路只有南向 1 个方向,双向2 车道,机非混行本交口现状交通组织为:北一环方向西侧 5 进 2 出,进口道 2 左 2 直 1 右转;北一环方向东侧 6进 2 出,进口道 2 左 1 直 1 右转;亳州路南北向均为 3 进2 出,进口道 1 左 1 直 1 右转;亳州路方向为 2 进 2 出,进口道 1 直左 1 直右问题 1:交叉口进出车道数及渠化长度与现状交通流量不匹配,不能满足现状交通需求根据现状早晚高峰小时机动车交通流量调查结果,机动车北一环东进口、亳州路南进口车流量较大,但车道数仅有 3 或 2 车道,易发生过长排队,造成较大的延误;同时由于多股车流在一个相位汇集与出口道的 2 个车道上,造成交叉口内部车流挤压,影响下一个相位的放行,严重时导致交叉口内部拥堵,如北一环东出口的 2 个车道常常发生拥堵。
对策:利用部分机非隔离带及路边宽度,拓宽增加进出口车道数使之匹配具体措施为:1、亳州路南进口西侧拓 3 米绿化带,进口道由 3 车道增到 4 车道,东侧增设渠化岛提高右转通行能力;2、优化北一环东进口左转和调头交通组织,北一环往亳州路和长丰路方向左转各设置 2 个车道,并设置独立的调头车道;北一环东出口由 2 车道增到 4 车道,缓解多股车流的合流造成的拥堵以及右转与直行的冲突问题 2:行人过街距离较远,中间无驻足岛,安全隐患较大,且机非混行,慢行无专有相位,冲突严重,影响交叉口的通行效率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北一环为合肥市骨架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线下穿亳州路,道路断面较宽,行人横穿北一环过街人流量较大,虽有人行灯但却无专有相位,与亳州路方向左转冲突严重,同时机动车无独立车道,机非混行,非机动习惯跟随机动车左转对策:非机动和行人一体化设计,并设置行人驻足安全岛具体措施:1、非机动与机动车采用栏杆隔离,如长丰路进口现状机非混行,无专用非机动车道,利用右侧绿化拓出3 米的非机动车道2、设置中间驻足岛,减少一次性过街长度,保证行人过街安全,并在岛上设置专门的行人信号灯,加强对慢行交通的引导3、非机动和行人一体化设计,采用相同的通行规则,提高通行能力 20-40%,降低冲突概率 30-50%。
问题 3:交通语言不正规,且缺乏多级指示现状交通标志信息量不足,信息不连续,重要的信息未重复提示,如分道行驶标志,道路三级预告标志等,地面交通标线也不完善对策:完善交通语言系统,增设方向指示和路面文字辅助信息;增加交叉口范围内渠化和导流线,增设左转弯待行区具体措施:1、分道行驶标志增设道路名称辅助信息,指路标志应配置简洁、清晰、明了的五岔路口图形2、地面车道标线应有道路名称作为二次辅助提示信息;交叉口内应设置路口导向线,辅助车辆行驶和转向,同时应设置左弯待转区,提高路口通行能力问题 4:交叉口信号控制和设置位置和信号灯型式有待优化亳州路南向放行与长丰路南向放行交通冲突较大,主要原因是亳州路和长丰路南向左转放行时均有两个方向,因此产生3 个冲突点;现状信号灯为立柱式,灯型较矮且距离较远,驾驶员很难看清甚至跟车者根本看不到对策:设置近远灯,信号灯杆改为悬臂式,优化信号相位相序和配时,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减少延误具体措施:1、通过近远灯组合设计,将远灯改为悬臂式,解决了机动车视距问题;2、将现状 4 相位优化为 5 相位相位 1 为亳州路南北向直行放行,右转不受控,南北向过街人行放行,时长 22 秒;相位 2 为亳州路南北向左右转放行,亳州路北进口右转让行,时长 25 秒;相位 3 为北一环东西向直行放行,左转待转,东西向人行过街放行,时长 25 秒,相位 4 为北一环东西向左右转放行,北一环东西向右转让行,时长 51 秒,相位 5 位长丰路但路口放行,时长 23 秒;5 相位信号周期146 秒。
问题 5:停车组织混乱,路边停车和占用人行道停车严重图 2 北一环与亳州路、长丰路交叉口优化方案天庆大厦在亳州路进口道和长丰路进口设置了出入口,并在门前设置约 50 个停车位,影响进出口道通行能力;人行道被占用,甚至还有施画线;交叉口 60 米范围内出口道路边停车影响其通行能力对策:取缔不合理停车位,加强交通管理,优化天庆大厦停车场交通组织具体措施:1、取缔慢车道上的停车位,加强对交叉口范围内的停车管理,减少随意停车现象;2、优化天庆大厦前停车场交通组织,亳州路南出口道上的开口位置南移,合理设置机非绿化开口,长丰路上只设置进口,亳州路上开口为右进右出通过一系列优化措施,该路口的交通组织得到明显改善,具体见下表 1:三、设计要点总结结合上述案例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归纳出五岔路口的交通组织优化有如下设计要点:通过路口渠化,使路口进出口车道数与交通需求匹配;实行慢行一体化设计,设置安全岛,快慢车道应隔离;设置完善的交通标志、标线系统,重要信息重复提示;合理布设信号灯的位置,优化信号相位、相序和配时;路口范围内的道口应优化交通组织,减少对路口干扰;提高交叉口交通管理力度,减少路口范围乱停车现象。
合肥市北一环与亳州路、长丰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方案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实现了在最少投资和最小改造范围的条件下对路口交通组织的最大优化,远期还可通过完善周边路网,对五岔路口的交通量进行分流的方式提高路口通行效率;总体来讲本次归纳的优化设计要点对今后类似五岔路口的优化处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CJJ152-XX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S][2]GB5678-XX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S]作者:李新程 单位: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