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pdf

34页
  • 卖家[上传人]:文***
  • 文档编号:595065855
  • 上传时间:2024-10-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75M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无运算定律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理解和认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指导】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规律性的理性认识2.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相应地,教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

      课 时 安 排】建议共分9课时:第1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1课时第2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2)加法结合律.1课时第3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3)-简便计算.1课时第4课时 减法的性质及应用.1课时第5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1)一一乘法交换律.1课时第6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2)一乘法结合律.1课时第7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3)乘法分配律.1课时第8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4)简便计算.1课时第9课时 除法的性质及应用1课时【知识结构】授课时间:第 周年 月 日课 题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课时安排共1 课时第1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2.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说理、推理能力3.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教学方法引导法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情景导入】谈话导入: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都称作运算上面这几组都属于哪种运算?(加法运算)在加法算式3 0+2 0=5 0 中,3 0、2 0 和 5 0 分别叫什么?(3 0 和 2 0 叫做加数、5 0 叫做它们的和。

      新课讲授】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外出旅行的好时节,李叔叔准备骑车开始一个星期的旅行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 4千米,下午骑了 5 6 千米出示课件)根据所给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应该怎样列式解答?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解答一下吧?(生在本子上解答)谁起来说一下你是怎么解答的?(4 0+5 6)还有其他方法吗?(5 6+4 0)那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义?(第一个是上午和下午的路程和是多少?第二个是下午和上午的路程和是多少?得数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呢?(等号)观察每组算式等号两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数没变,符号没有变,只是加数位置发生了变化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呢?这只是我们的猜想,还需要我们来验证,先请同桌之间相互举例哪些同学能写出像上面一样的算式来呢?(例如:8+6=6+8 等等)这个式子也是等式吗?数不变位置发生变化不影响计算结果观察这几个算式,把你观察到的可以用文字来描述一下吗?(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我们给这条规律起了个名字叫加法交换律,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数,交换律还成立吗?(成立)请你与同桌交流一下,用自己喜欢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O+A=A+O)通常我们数学上可以用字母表示数今天我们就选字母a和 b 来表示两个加数a表示第一个加数,b表示第二个加数用字母就可以表示成:a+b=b+a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用文字表示和用字母表示你们觉得哪种更一目了然,更简洁?(用字母更简洁)等式左边的a和b就是等式右边的b和a,也就是数没有发生变化刚才我们的猜想验证了加法交换律,现在用这个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阶段练习:返回课前复习,让学生观察左右两排得数,并把相同得数的用线连起来30+2 0=5 0 2 8+7 2=1 0 038+5 0=8 8 2 0+30=5 07 2+2 8=1 0 0 5 0+38=8 8学了这么多的知识,每个同学都信心十足敢不敢接受挑战?【课堂作业】1.应用加法交换律在下面口中填上适当的数2 9+1 7=口+2 9 1 2 8+0 =1 5+0 +=32 3+1 8 6 5 4+x=U+口2.填空1)一个数加0,还 得()2)两 个 加 数()位置,()不变,这 叫 做 加 法()3.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符合的画1)2 7 6+1 2 4=1 8 0+2 2 0 ()(2)a+2 0=4 0 0+a ()(3)5 5 0+2 4 0=2 4 0+5 5 0 ()(4)a+c=c+a ()4.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38+4 5 6=验算:30 7+34 8=验算:1 2 3+2 8 4 7=验算:课堂小结(1)这节课上,同学们个个表现都很棒,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学习热情不断高涨,数学家们总结的规律,我们也能发现,同学们真棒想一想我们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呢?(2)看来这节课同学们对加法计算的规律了解了不少,在加法的计算过程中还有很多的规律,比如说2 5+32+7 5怎样计算更简便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的思考来迎接下一节课吧!板书设计第1课时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4 0+5 6=9 6 5 6+4 0 =9 64 0+5 6=5 6+4 0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a+b=b+a作业设计巩固性作业L教 材 第1 9页练习五第2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预习作业教学反思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观察、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加法交换律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授课时间:第 周年 月 日课 题加法运算定律(2)加法结合律课时安排共1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L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2.能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经历运算定律的探索过程,发现规律、概括规律教学难点经历运算定律的探索过程,发现规律、概括规律教学方法引导法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情景导入】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的一种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那么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学生回答后,师强调:加法交换律中只是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但这两个加数不变师:加法交换律用字母a、b怎么表示出来?指名回答师:加法除了交换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途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新课讲授】师:这里有三组算式,在O里填上适当的符号12+13)+14012+(13+14)(30+28)+60 030+(28+60)(320+150)+2300320+(150+230)师:观察这三个等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针对以下问题小组讨论: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不同?但它们的结果怎样?从以上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进行讨论,相互说出自己的发现师:通过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师:大家发现的这个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加法结合律师板书出课题课件出示加法结合律的内容,全体齐读。

      师:用语言来叙述加法结合律很不方便,能不能用简单的方法表示出加法的结合律呢?师: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怎样表示出来呢?师:等号左边表示什么意思?右边呢?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师:怎么应用加法结合律呢?下面我们来看这道题课件出示练习: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口里填上适当的数2 5 +6 8)+3 2 =2 5+(+)1 3 0+(7 0 +4)=(1 3 0 +口)+口6 4+3 7+1 6 3 =6 4+(+)指名学生回答师:这三个等式都是根据哪个运算定律填写的?师:运用加法结合律可以观察到第1、3小题,后两个数相加凑成了什么数?第 2题前两个数相加凑成什么数?(整百数)在计算时怎么样?(较简便)师:所以我们应用加法结合律有时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出示例2:师:指名学生说出图中信息,再说说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8 8+1 0 4 +9 6师: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要应用什么运算定律?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同桌相互说说是怎么做的?订正时让板演的学生说出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8 8+1 0 4 +9 6=1 9 2+9 6=2 8 8出示:3 2 5 +4 8 0 +7 5师: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要应用什么运算定律?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

      同桌相互说说是怎么做的?订正时让板演的学生说出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都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8 8+1 0 4 +9 6=8 8+(1 0 4 +9 6)-指出应用加法结合律8 8+2 0 0=2 8 8师:上边两道题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生:第一道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而第二道应用了加法结合律师:第一道没有调换加数的位置,先把前两个数相加不可以使计算简便而第二道题要先加后边的两个数,再加前边的数才能使计算简便师:加法结合律不止限于三个数相加,可以把它们推广到四个和四个以上的数相加课堂作业】1 .你来当小判官:(1)8 5+1 5 0=1 5 0+8 5 ()(2)2 6 9 与 1 4 1 相加可以凑成整百数)(3)(2 6+8)+3 2+7=2 6+(8+3 2)+7 应用了加法结合律)(4)2 7+4 6+7 3=4 6+(2 7+7 3)只应用了加法交换律)2.学生先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并说出错的原因下面各题计算中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1)2 8 3+1 5 2+4 8=2 8 3+(1 5 2+4 8)=2 8 3+2 0 0=4 8 3(2)1 5 4+8 7+2 4 6+1 3=1 5 4+2 4 6+8 7+1 3=(1 5 4+2 4 6)+(8 7+1 3)=4 0 0+1 0 0=5 0 0师:哪一步应用了运算定律?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生:第一题应用了加法结合律,第二题先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又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结: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o年 月 日板书设计第 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2)加法结合律(2 5+6 8)+3 2 =2 5+(6 8+3 2)1 3 0+(7 0 +4)=(1 3 0 +7 0)+46 4+3 7+1 6 3=6 4+(3 7+1 6 3)(a+b)+c=a+(b+c)作业设计巩固性作业L教材第1 9 页练习五第1、3、4、5 题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预习作业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几道具有加法结合律这个规律的算式,让学生从算式中找出它们共同的规律,从而总结出加法的结合律,这样让学生经历观察一推理一归纳一得出结论的过程授课时间:第 周课 题加法运算定律(3)简便计算课时安排共1 课时第1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运算简便2 .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3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