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三下).doc
18页第三单元单元内容: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百花园”四篇课文都是人物故事《张衡》、《捞铁牛》、《寓言两则》是精读课文,《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是略读课文这些故事集中在一起,承担着对学生的科学意识教育,引导他们热爱科学,并培养认真、科学的学习态度语文百花园三”包括五个栏目,“语海畅游”编排了比较多音字和填写反义词;“积少成多”编排了读背古诗《劝学》和搜集的关于学习的谚语;“阅读平台”要求学生阅读毕生的故事;“能说会道”要求和同学一起讲述自己的奇思妙想;“笔下生辉”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发明单元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和学习科学家们善于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习惯,理解寓言故事里说明的道理,学习看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确方法,提升理解事物的水平2.学生学会本单元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启发学生动脑思考,积极讲述自己的奇思妙想,认真习作,讲述自己的小发明单元重难点: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和学习科学家们善于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习惯,理解寓言故事里说明的道理,学习看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确方法,提升理解事物的水平2.启发学生动脑思考,积极讲述自己的奇思妙想,认真习作,讲述自己的小发明9张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学习本课会认的字9个,会写的字15个,要求掌握的词语10个3.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教学难点: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及功能,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教学准备:演示稿(文字片、图片、录象)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1. 导语:今天,将开始一个新的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理解几个有名的科学家,他们都是谁呢?讲述了他们哪些发明创造呢?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还会学到哪些学习方法?我们赶快打开书,自己读读单元导读吧! 2. 自由朗读单元导读3. 交流体会:学习方法二、解课题,学习新课 1. 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隐藏着许很多多的科学秘密,科学家们在研究、探索,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科学之谜今天,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位古代的天文学家——张衡2. 板书课题,揭示课题3. 默读课文,了解大意边默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了张衡的? 学生汇报,教师实行梳理三、学习课文第一——三自然段1. 自由读读三个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 理解词语:“杰出”。
东汉时期,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名叫张衡 (1)你能把“杰出”,换意思相近的词吗?(著名、有名) (2)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 (3)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4)体会小泡泡“不吉利的说法” (5)理解“发明”的意思,说说它和“发现”有什么不同? 3. 小结: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构造怎样?是怎样准确预测地震的呢?我们下节课接着探讨四、布置作业:1. 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2.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结识了杰出的科学家张衡,他经过研究发明了地动仪,地动仪是什么样?它能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 学习第四自然段:自己默读课文,思考:①地动仪是什么样的?它怎样测定? ②请看图介绍地动仪的样子,讲一讲它是怎样预测地震的?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地动仪的样子介绍清楚的?2. 全班交流自学成果3. 你觉得地动仪的构造怎样?(造型精巧、精致、造型别致)同桌看图说一说闭上眼睛,想想一下地动仪是什么样的,这样造型美观、精巧、灵敏的仪器,让我们介绍给别人吧。
3.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有什么作用呢?谁来说说?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如果——————(9什么方向)发生地震,地动仪的———————— 张衡的地动仪到底能不能预测地震呢?我们继续学习4. 学习第五-七自然段:(1)出示自学提示:①默读课文,想想地动仪是怎样预测地震?②用自己的话讲讲地动仪预测地震过程 ③这件事是按什么顺序记述的?(事情的发展顺序)④你觉得张衡是怎样的人?(2)全班交流,说说事情的全过程理解词语:议论纷纷人们会议论什么?假若你就在这里,你会说什么?看来人们对张衡的地动仪持怀疑的态度?什么改变了他们的看法?读读第七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理解“才”的意思3)对比第六自然段,再来读一读你觉得张衡是一个怎样的人?(4)同桌的两名学生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叙述这件事3、学习第八自然段:(1)指名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理解“卓越” 三、总结全文,指导仿写1. 请你对张衡说一、两句话赞美他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或谈自己的感受2. 写一件自己熟悉的物品说说你打算写什么小物件?它有什么特点?(笔袋、铅笔盒、芭芘娃娃……) 四、板书设计发明地动仪最早 杰出地动仪的构造功能大酒坛(秃起铸对准蹲仰对准)造型美观 卓越准确地预测地震。
10捞铁牛教学要求:1.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2.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熟悉、议论纷纷”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弄懂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教具准备:挂图、录音、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布置预习1.解题,激发兴趣2.提出预习要求二、检查预习三、按照提示给课文分段1.指名读思考练习22. 讨论思考列出的四个意思,分别是讲哪些自然段的3. 在讨论的基础上,教给分段的方法.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指挥捞铁牛的怀丙和尚是一个怎样的人?二、 读中感悟,体验情感1.齐读第四段,请给“出色”、“工程家”标上“……”理解"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特别好的设计,主持各项工程的专家2.请小声读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哪些方面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家?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叫水送回"这个想法的?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3.可是,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请默读第二段,把表示这4项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检查落实)。
4.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说说他是怎样捞铁牛的?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想一想: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了,多令人高兴啊,可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5.我国历史上像怀丙那样在科学技术上有创造发明的卓越人物有许多,你知道吗?我们为他们骄傲,更为我们中华民族自豪,齐读第四段,注意表达对怀丙的敬佩、赞叹6.请用"出色"、"熟悉"各说一句话,写在作业本上三、小结11寓言两则刻舟求剑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寓、刻、剑、掏、舷、催、捞、盼、疲、竭”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刻舟求剑”的含义,培养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刻舟求剑”的含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引入新课,揭示课题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读过成语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一个成语故事?每个成语故事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所以,多读成语故事是很有好处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刻舟求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学生用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并记住每个生字的读音,在课文中标明自然段。
2.检查、认读生字卡片,检查字音识记效果;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初读效果3.思考,回答:课文讲的是什么人?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三、深入分析、弄懂寓意1.指定四位学生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宝剑掉到哪里去了?这个人的宝剑是怎么掉进江里的?理解“不小心”是什么意思?2.指导朗读(用十分惋惜的语气读读)3.那个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读第二段,回答问题(①一点儿不着急②在船舷上刻记号③他想记住掉剑的地方,捞上宝剑?)4.指导看插图,说清图意5.小声读3~4段,思考:当有人问他,他是怎么回答的?“有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问?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谁来读读看?6.教师示范学生练读,指名读第一句要读出着急的语气两句话既要读出不理解的语气,而且还要读出不赞同的口气理解词语“不慌不忙”的意思他为什么不慌不忙?按照那个人说的办法,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展开讨论)四、揭示课题,析字悟意五、写话练习1.读写话要求2.回忆在学雷锋活动中参加了什么活动,做了什么好事?3.在班上交流4.教师讲明写作要点和格式要求5.用一段话写出来六、作业:把写出的一段话读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二、自学生字,要求重点放在分析字形上三、集体学习,掌握字形,弄懂字义1.检查个人学习情况1)指定认读2)开展竞赛认读2.开展互教法学生自由领生字,教给大家)如“疲”是“皮”加上“疒”旁寓”,“禺”字上面加个“宀”头捞”,“劳”字加个“扌”旁,“捞”东西,要用手,所以是“扌”旁3.教师帮助分析重点字形笔画多和易错的)剑:右边是“剑”的左半部,最后一笔横变成提,右边是“刂”旁扩词练习,丰富词汇4. 边讲边理解词语:“宝剑”:原指稀有珍贵的剑,后来泛指一般的剑不慌不忙”:心里很沉着,不着急四、巩固复习生字词1.看音写词语2.猜字谜五、作业揠苗助长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会写四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3.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齐读课题指导学习“揠”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字音读准确 2. 相信小朋友们已经把课文读会了,要是课文里的词娃娃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出示带拼音的词语(焦急 喘气 一大截 巴望 自言自语 白费 筋疲力尽 总算) 生认读,多种形式读。
并指导书写“费、算”3.请同桌互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能把句子读通顺,课文读准确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读完课文,小朋友们能给“揠苗助长”换个词语说说吗?(拔苗助长)那你知道“揠”的意思了吗?2.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呢?指名回答3.出示句子“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里去看巴望”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吗?(希望、盼望、渴望)指导朗读农夫天天到田里去看,他的心情会怎样?(焦急)农夫这么心急,会对禾苗说些什么呢?但禾苗有向他所想象的长得那么高了吗?4.出示句子“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禾苗实际是长高了,“好像”一词就说明禾苗是在不断生长,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