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新人教版.ppt
50页课外古诗词诵读,1. 了解诗人的相关文学常识;朗读、背诵这四首诗 2. 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特点,理解诗歌的意境;提高分 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的主旨学习目标,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作者介绍,《古诗十九首》大致是东汉时期的作品,作者无从查考,后人因这些诗的风格和内容比较接近,就把它们编在一起,统称《古诗十九首》 这十九首诗,在内容上,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相思和文人士大夫的失意郁闷心情 《古诗十九首》中的诗歌叙事委婉曲折,抒情真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它是五言 诗达到成熟的标志重点词语解释 奇树: 华: 滋: 攀条: 遗: 盈: 致: 经时:,,检查预习,佳美、珍贵的树攀引枝条给予,馈赠历时很久诗歌大意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朗读指导,《庭中有奇树》是描 写什么内容的诗歌?,,整体感知,,这是一首描写孤居 在家的妻子思念出门在外的丈夫的诗歌赏析“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 以遗所思品味赏析,这四句诗写得很朴素,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场面 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 意境,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前两句是环境描写,写出了 春意盎的景象首句中的“庭中”就暗示了这里的景色不 是大自然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诗人用“盈”字将人和花作密切融合,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执花在手痴痴久立,任它香满胸怀、衣袖而无可奈何的景象,将作者折花之后色忧愁传达得出神入化鉴赏评价,试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每四句为一个层次诗的开头四句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场面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发读者许多联想赏析“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诗人用“盈”字将人和花作密切融合,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执花在手痴痴久立,任它香满胸怀、衣袖而无可奈何的景象,将作者折花之后色忧愁传达得出神入化。
赏析“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这两句诗 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最后,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龟虽寿,曹 操,,作者介绍,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 (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族人在政治军事 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 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 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 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 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史称魏武帝背景资料,东汉末年,居住在中国东北边境的乌桓奴隶主贵族,乘东 汉末大乱之际,不断向边境侵扰建安十二年,曹操毅然率军 北征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
远征途中, 此时已五十三岁的曹操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写下了乐府歌 辞——著名的组诗《步出夏门行》,抒写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 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 《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 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龟虽寿》即为其中的第四 章,也是其四言诗中的佳作重点词语解释 神龟: 寿: 竟: 骥(jì): 枥(lì): 烈士: 暮年:,,检查预习,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良马,千里马终结,这里指死亡有远大抱负的人已: 盈缩: 但: 养怡:,停止指人的寿命长短盈,满,引申为长缩,,亏,引申为短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乐诗歌大意 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 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 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 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 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 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真是 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朗读指导,根据诗歌内容,划分层次整体感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歌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从人生哲理的感叹——壮怀激烈的高歌——哲理的思辨全诗的核心句是哪几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气概?,核心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雄心、积极奋发的精神和统一全国 的壮志赏析“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品味赏析,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这四句 话的言外之意是,像神龟和腾蛇这样的神物都不能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况人呢?他首先点出要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 但诗人这样说,用意是积极的,即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包含了诗 人怎样的心理情感?,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临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赏析“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
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和乐观精神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的如果擅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鉴赏评价,试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全诗开头四句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开头,说明世间万物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表选了诗人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接着四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对人生和事业的看法,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最后四句表明人的寿命或长或短,不完全出于天定,只要调养有方,是可以延年益寿的全诗构思新巧,清竣刚健,读来铿锵有力,富含哲理,透露着诗人坚定的意志和进取精神赠从弟,刘 桢,,作者介绍,刘桢(?—217),三国时魏 名士,“建安七子” 之一字公 干,山东东平宁阳人博学有才, 与魏文帝友善后以不敬罪被刑, 刑后署吏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 语言质朴,重名于世,今有《刘公 干集》 “建安七子”:建安年间 (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 括孔融、陈琳、王粲( càn )、 徐干、阮瑀( yǔ )、应玚 ( yáng )、刘桢。
重点词语解释 亭亭: 瑟瑟: 一何: 惨凄: 罹( lí )凝寒:,,检查预习,高耸的样子形容寒风的声音凛冽、严酷遭受严寒 罹,遭受诗歌大意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却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吗?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朗读指导,,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 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写,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已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整体感知,《赠从弟》一诗中的松柏树有什么特点?,,“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一句中的两个“一何” 在表达上有何不同?,,品味赏析,第一个“一何”突出了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 “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赏析“冰霜正惨凄,终岁 常端正” 通过冰雪的残酷,再次反 衬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 骨全诗主要运用象征的手法,借松柏挺立风中不倒、历 经严寒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 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写法探究,,鉴赏评价,试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赠从弟》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 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梁甫行,曹 植,,作者介绍,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的评价 曹植自曹丕篡汉后,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中,逐 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他在《泰山梁甫行》中,以白描 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 民的深切同情其代表作有《七哀诗》《白马篇》《赠白马 王彪》《门有万里客》等其中《洛神赋》写洛川女神的仙 姿美态,是文苑奇葩背景资料,曹丕篡位后,曹植被贬到贫困的海边,在自 己生存的艰难不幸的环境中,看到下层人民的困 苦生活,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有感而发, 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
重点词语解释 异气: 剧: 草墅: 行止: 林阻: 柴门: 翔:,,检查预习,气候不同行动的踪迹用草搭盖而成的简陋房屋山林险阻之地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诗歌大意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 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 们的栖身之地妻子和儿子像禽兽一样生活,盘 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 在周围自由穿梭毫无顾忌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朗读指导,《梁甫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整体感知,,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品味赏析,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和边海 人们的恐惧和凄楚鉴赏评价,试赏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全诗虽只有四十个字,却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民的苦难生活诗中“草野”“禽兽”“柴门”“狐兔”等景物,均来自现实生活,描写生动、特色鲜明,诗人想表达边海贫民生活之苦,却不言其怎样艰苦,初看好似有些夸张失真,细想又觉确实可信因生活所迫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蓬头垢面的边海人民,用“禽兽”来比喻,十分生动贴切,既有对苦难者的深切同情,又含对社会动乱的悲观失望之情。
此外,诗歌的语言十分朴实、自然,毫无雕琢造作之感,足见诗人运笔之妙,才情之高平时要多积累古诗词,感受我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 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