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经营学复习.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森林经营学复习 《 森林经营学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森林经营:是对现有森林举行科学管理,以提高森林不同目的的适用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抚育间伐:又称抚育采伐,是指在未成熟的林分中,为了给留存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片面林木的森林培育措施 封山育林:是对被破坏的森林举行人为的封禁培育,利用林木自然下种或萌蘖才能,促进新林形成的一项技术措施 渐伐:不是将伐区上全体林木一次伐光,而是在较长期限(一般不超过一个龄级期,如10~20年)分2次或屡屡采伐掉伐区上全部成熟林木,又称“遮荫木法”、“伞伐法” 皆伐:是将伐区上的林木在短期内一次全部伐光或者几乎全部伐光(有的留存片面母树),并于伐后用人工更新或自然更新恢复森林的一种作业方式 幼林抚育:造林后到郁闭这一时期所举行的管理措施 林分改造:对在组成、临湘、郁闭度与起源等方面不符合经营要求的那些产量低、质量次的林分举行改造的综合营林措施 林木分级:根据林木因竞争力的不同而表现出来的在大小和形态等方面的分化程度对林木举行划分级别 择伐作业:是每次在林中有选择性的伐去一片面成熟木,林地上始终保持着多龄级林木,森林的自然更新是连续举行的,择伐后更新的林分是异龄复层林。
森林作业法:森林收获作业法,简称森林作业法,是对成熟林分或林分中片面成熟的林木举行采伐(通常称作主伐),而后采取适合的更新方式,使采伐迹地得以更新,森林资源得到可持续进展与利用,生态环境能够维持与改善的一整套技术措施 预备伐:在成熟林分中为更新打定条件而举行的采伐 森林更新:自然或人工林经过采伐、火烧或其他自然苦难消散后,在迹地上以自然力或人为方法重新恢复森林的过程,叫森林更新 矮林:矮林作业是砍伐林木后,以伐桩或树根的休眠芽与不定芽发育成植株,并形成一代新的森林 二:填空题 次生林类型:次生林的自然类型(按优势树种分类、以立地条件分类、以环境主导因子分类)和次生林的经营类型(抚育间伐型、盖造型、抚育采伐结合改造型、利用型、封育型) 封育方式:全封(也称死封)、半封(也称活育)、轮封 渐伐过程:预备伐、下种伐、受光伐、后发 抚育间伐的要素: 林地及林木抚育措施:林地管理(松土除草、浇灌与排水、养分综合管理与施肥、栽种绿肥作物及革新土壤树种、养护林内掉落物)和林木抚育(林木修枝、摘芽和除蘖) 生长伐类型(生长抚育):上层抚育、下层抚育、总和抚育、机械抚育 低价值林分改造措施:1、造林树种选择不当(更换树种。
重新造林或混交、嫁接改造);2、整地粗放,栽植技术不当(加强林地抚育,更换树种或混交);3、造林密度偏大或保存率太低(抚育采伐,平原带状抚育,山地群状抚育:在林隙中补植其他树种);4、缺乏抚育或管理不当(深翻土壤,开沟埋青、施肥,平茬复壮,封禁林地) 森林作业方式:择伐作业、皆伐作业、渐伐作业、更新采伐作业法、拯救伐作业法、矮林作业法、中林作业法 修枝强度:修枝高度与树高比:弱度1/3,中度1/2,强度2/3;修枝高度:一般6~7m,造纸材和胶合板材4~5m,造船和水利用材6~9m 始伐期:指第一次举行抚育采伐的时间按林分生长量分析确定、按林木分化的程度确定、按林分的外貌特征确定、按标准表和密度管理图表确定) 三、简答题 1、择伐作业的优缺点及选用条件 (1)优缺点 优点: ①能保持森林的整体性、连续性、再生性和长期性 ②改善林分卫生条件和林分布局,缩短轮伐期 ③使生态系统具有最高的生物多样性 ④创造有益于防护效益发挥的稳定森林环境 ⑤形成异龄复层林,抗性强 ⑥林内存在永久母树种源,利于幼树幼苗生长 ⑦有美化风景的作用,有益于旅游和保健价值的发挥 ⑧边利用边更新边抚育,促进走可持续经营道路 缺点: ①伐倒木对林下幼树有伤害作用 ②技术条件高于其它作业方式 ③森林调查和林分生长量、产量估算困难,费时 ④不利于喜光树种的更新与成长,不能作为速生丰产林 (2)选用条件: ①择伐适用于特殊用途的森林,如风景林、防护林; ②适于由耐荫树种组成的复层异龄林和打定培育为异龄林的单层同龄林; ③适于采伐后不易引起林地环境恶化的森林 ④适于混有贵重树种的林分 2、封山育林的对象及措施 对象:多用于森林环境适合,但山势陡峭的深山、远山等交通不便、劳动力缺乏或资金缺乏地区的自然次生林和残存的自然林。
全封:也称死封,指在封育期间,遏止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繁育的人为活动,如采伐、砍柴、放牧、割草等 半封:也称活封,指在林木主要生长季节实施封禁,其他季节,在严格养护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的前提下,可有筹划有组织地举行砍柴、割草等活动 轮封:根据封育区的概括处境,将封育区划片分段,轮替实行全封或半封在不影响育林和水土保持的前提下,划出确定范围暂时作为群众樵采、放牧等活动,其余地区实行封禁 3、皆伐作业的优缺点及选用条件 (1)优缺点 优点: ①时间空间更加集中,利于机械化作业、节省人力、本金低 ②一次伐光,没有留存木,不会有风倒或其他自然因子的危害,但邻近林墙暴露在外的林木增加了危害性 ③划和伐区调查等简朴易行年采伐量可由采伐面积来调理 ④可使幼林得到充分光照,只要抚育实时,能加速新林的成长,尤其强喜光树种更为显著 ⑤便于人工更新,尤其是需要更换树种的林分;变更迹地环境,利于休眠芽萌发和不定芽形成,宜于举行萌芽和根蘖更新 缺点: ①皆伐后迹地小气候、植被、土壤条件变化强烈,常对更新不利 ②不利于水土保持,并降低水源教养作用 ③皆伐成林后林分龄级简朴 ④自然更新困难 ⑤极大地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2)选用条件 ①皆伐人工更新可应用于各类森林。
②皆伐最适用于全部是成、过熟木的林分,或者需要举行林分改造更换树种的林分 ③皆伐不应选在沼泽水湿地,或水位较高排水不良土壤上的森林 ④在山地条件,凡陡坡和轻易引起冲刷或处在崩塌危害的森林,严禁皆伐 ⑤森林火灾危害性大的地域,铁路马路干线两侧,不宜选用皆伐 ⑥原筹划举行皆伐的地区,遇到游览和风景价值极大的地段,要尽量改用其他采伐方式,如渐伐、单株择伐或群状择伐等 4、抚育采伐的目的 (1)按经营目的调整林木组成 (2)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条件: (3)促进林木生长,缩短林木培育期: (4)除掉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 (5)实现早期利用,提高木材利用量: (6)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巩固林分抗性: (7)建立适合的林分布局,发挥森林多种效能 5、低价值人工林的形成理由 (1)造林树种选择不当 (2)整地粗放,栽植拄术不当 (3)造林密度偏大或保存宰太低 (4)缺乏抚育或管理不当 四、计算题 抚育采伐强度的计算 五、论述 1、林分改造的对象有哪些?举行林分改造时有哪些要求? 对象:(1)“小老头”人工林;(2)生长衰弱无培育前途的多代萌生林;(3)非目的树种组成的林分;(4)郁闭度在0.2一下的疏林地;(5)遭遇严重自然苦难的林分;(6)生产力过低的林分;(7)自然更新不良、低产的残缺近熟林;(8)大片灌丛。
要求:(1)适地适树,变低产林为高产林;(2)改萌生林为实生林;(3)改疏林为密林;(4)改低价值阔叶林为高价值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5)改灌丛为乔林 2、如何确定抚育采伐的起始年龄? (1)根据林分生长量确定; (2)根据林木分化程度来确定:①根据林木分级确定;②根据林分直径的离散度确定;③根据林木小径木相对数量确定; (3)按林分外貌特征确定:①根据冠形变化动态;②根据自然整枝高度;③郁闭度指标; (4)根据标准表和密度管理图确定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