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5页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用2B铅笔将客观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用黑色水性笔将主观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一、现代文阅读(1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明朝初期,贵州省只有少量汉族人口,方言杂乱贵州设司后,朝廷派遣大量驻军进驻贵州,军队带来的北方方言逐渐成为强势,并融合了本地的少数民族语言,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贵阳方言贵阳城区话是贵阳方言的典型代表,它属于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川黔片黔中小片音系方面,它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在调值上,调值偏低,多降调,无曲折调但是贵阳方言也有着自己的语音特点,无儿化、无撮口呼词汇方面,贵阳方言保留有一些古语词,如“厮、酽”等,具有丰富的语气词,如“嘛、嘞”等,还拥有大量的方言特色词汇,如“相因、掂对、俏事”等;同时,与其余大部分西南官话一样,贵阳方言拥有大量由重叠方式构成的词语,如“娃娃、杯杯、香香、孙孙”等以下试就贵阳方言中的一些重叠现象做简要分析一般而言,汉语的名词不能重叠,但贵阳方言中名词的重叠现象却十分普遍。
不少由名词性语素构成的重叠词带有隐喻的性质例如“头”表示头部,但重叠后的“头头”却表示物体的顶端;“嘴”表示五官之一,但重叠后的“嘴嘴”却表示容器的口儿构词重叠的AA式名词都能够表达出说话人喜爱、亲昵的主观态度如“这棵树上结果果哦”,“果果”可能包含有“小、圆、红、可爱”等意义,带有说话人喜爱的主观态度而AABB式重叠名词除可以表达“量多”的意义外,对于说话人而言则可能强调数量已经超出其容忍范围,令其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带有较强烈的主观色彩如“他每次找不到东西就开始箱箱柜柜地翻”,“箱箱柜柜地翻”表明“他”是毫无头绪地到处乱翻,说话人明显因为这一情况产生了不满情绪,话语带有抱怨、责备的意味,用重叠式表达出反感、厌恶的主观情绪普通话中,动词的重叠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贵阳方言的动词重叠大都由单音节动词与其他词进行组合,或是附加不同类型的词缀而来,如“干念干念”“够起够起”等贵阳方言中相当一部分动词重叠式都可以表示动作反复和持续的状态,例如:干A干A、东A西A当动作的发出者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A这一动作时,往往就会令说话人感到厌烦,因此这些重叠形式就可以表达出反感、抱怨、责备等主观情绪此外,贵阳方言的动词重叠后,使动作具备了反复和持续的状态,重叠式的描写性也就更强。
这种描写性的功能以“A倒A倒”和“A起A起”两种形式最为明显,它们通常充当句子的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方式和状态,能够使整个句子变得具有画面感如“拉倒拉倒地走”,状语“拉倒拉倒”表明两人是拉着手一块走,描述详细具体,更有画面感普通话中的AA式形容词重叠十分常见,而贵阳方言所有的形容词重叠式中,则以ABB式的数量最多、表义也最为丰富,具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通常用于形容人,可表示心情、性格、状态等,如冲兮兮、神矬矬等二)可用于形容人或物,通常表示外形、状态、颜色等,如薄飞飞、瘦精精等三)表感官,通常用于形容触觉、味觉等,如干翘翘、绵扯扯等ABB式形容词的结构为A+BB,其中A承载核心词义,BB为词缀,对A起到补充和修饰的作用如“这笋子老梆梆的”,多了词缀“梆梆”,除了“老”之外还传达出了“干、硬”等含义,也就更加形象生动地让听者体会到“老”的程度贵阳方言中的重叠现象十分丰富,许多词类都可以构成一定的重叠形式,这些重叠式不仅有着许多特殊的意义和功能,更是我们观察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摘编自沈雪瑜《贵阳方言重叠研究》,有删改)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贵阳方言是由明初军队带来的北方方言融合本地的少数民族语言发展而来的。
B. 贵阳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主要在调值上,但贵阳方言也有着自己的语音特点C. 通常汉语的名词不能重叠,但贵阳方言中名词重叠很普遍,大都有隐喻性质D. 贵阳方言中动词的重叠式都可以表示动作反复和持续的状态,描写性也更强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本从贵阳方言中的重叠现象切入,着重探讨名词、动词、形容词重叠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和功能B. 文本陈说观点时使用大量真实鲜活的方言语料作为印证,增强了文章的亲切感、可读性和说服力C. 文本在讨论贵阳方言重叠现象时,均与汉语或普通话进行比较,着力分析贵阳方言重叠的特殊性D. 文本按照总分结构展开论述,脉络十分清晰,有效帮助读者了解、省思贵阳方言背后的文化现象3. 在进行“家乡文化生活”单元学习时,“贵阳方言调查”小组搜集到了一些语料根据文本,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狗的毛毛好长哦”中的“毛毛”可能含有“长、软、毛绒绒”等意义,带有说话人亲昵的感情态度B. “你这脚杆细溜溜的”中的“细溜溜”属于形容词ABB式重叠的第一种类型,更能凸显人物的形象特征C. “他家狗一天到晚干叫干叫的,吵死人”中的动词重叠带有说话者的厌恶、不满,甚至还有责怪的情绪。
D. “他的根根底底我都一清二楚”中的“根根底底”,不仅可表示知道的信息“量多”,而且带有主观色彩答案】1. D2. D3. B【解析】【导语】该文章全面探讨了贵阳方言的形成背景、语音特点、词汇保留及重叠现象通过历史追溯,展现了贵阳方言的多元融合特性随后,详细分析了贵阳方言在音系、词汇上的独特之处,特别是重叠现象,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及其表达的丰富情感和细致描绘,体现了贵阳方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贵阳方言中动词的重叠式都可以表示动作反复和持续的状态”以偏概全,据文章第六段“贵阳方言中相当一部分动词重叠式都可以表示动作反复和持续的状态”可知,只是一部分动词重叠式可以表示动作反复和持续的状态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文本按照总分结构展开论述”错,开头部分简要介绍了贵阳方言的形成背景,可以视为“总起”;随后详细分析了贵阳方言的语音特点、词汇保留及重叠现象,这是“分述”;而结尾部分提到“贵阳方言中的重叠现象十分丰富,是我们观察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也升华了主题,体现了方言与文化、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是“总结”。
文本应为总分总结构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B.“‘细溜溜’属于形容词ABB式重叠的第一种类型”错,“细溜溜”属于“可用于形容人或物,通常表示外形、状态、颜色等”,因此属形容词ABB式重叠的第二种类型,表现人物形态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风苏三皮风从南边吹来,从南海吹来,从西太平洋吹来呼呼地,夹带着暴躁、不耐烦的气息渔夫不慌不忙地把小船的缆绳牢牢地缠在木桩上风来了,渔夫得及时地把小船摇回岸边风会使坏,会掀翻小船小船是渔夫吃饭的家什,可不能被风给掀翻了这样的情形也不是没有过有一回,渔夫就大意了风来时,渔夫并没有当回事,没有及时把小船摇回岸边,渔夫和他的小船便被风掀翻在大海里所幸的是,经过一阵子扑腾,渔夫游回了岸边渔夫的水性很好但是,小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小船永远留在了大海深处那天夜里,渔夫一整夜都没有睡着他数次起身,在月光下来到码头码头空荡荡的他的小船在大海深处安静地躺卧着渔夫抚摩着木桩,眼里噙满了泪水,失魂落魄地坐在海堤上,看着月亮从东边缓缓升起,又看着天空从泛起鱼肚白到太阳升起风呼呼地吹过渔夫的头顶,穿越他的身体,吹向远方渔夫无比怀念他那艘躺卧在大海深处的小船。
渔夫多次在梦里见到它,看见藤壶慢慢地爬满船身渔夫甚至听到了小船骨头断裂的声音每当这个时候,渔夫就会无比自责泪珠沿着渔夫布满沟壑的脸庞,一滴一滴地砸落在地面后来,渔夫花费了很长时间,按照原来那艘小船的模样,重新打造了一艘小船从那之后,渔夫很谨慎,只要风来,渔夫就及时把小船摇回岸边渔夫会把小船的缆绳牢牢地缠在木桩上,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以防留给风哪怕丁点儿的机会大海有时平静,有时会像一个发脾气的孩子安然地坐在船舷上的渔夫,能感受到大海的气息大海发脾气时,渔夫可以感知小船先是轻微摇晃,紧跟着就会像一头发怒的公牛左冲右突起来渔夫看得见惊涛骇浪一步步地紧逼,想把渔夫和渔夫的小船掀翻渔夫读得懂大海的节奏在风浪把他扑倒之前,他会冷静地收好渔网,安稳地回到岸边有一次,渔夫故意把节奏放缓,故意让风浪追上了船好在有惊无险,风浪只是折断了小船的桅杆在它造成更大的破坏前,渔夫就已经把小船牢牢地拴在了木桩上渔夫得意扬扬地和他的妻子说起这次经历听完,渔夫妻子已然吓破了胆,她不自觉地发出尖叫:“天哪,我的天哪!”渔夫妻子瘫坐在灶边,像一条被甩在岸上的鱼渔夫妻子把渔夫的逢凶化吉归功于三窝村的石头三窝村的人们信任石头,绝对地信任,毫无来由地信任,当然也包括渔夫。
石头是力量的源泉,是守望中的寄托从远古时代起,渔夫的先人就已经足够信任石头渔夫继承了先人对石头的信任渔夫憎恨风,但也信任风在大海发脾气前,风会告诉天空,让天空自个儿点一把火,从西边开始,把自个儿烧得通红,直到整个天空完全融入火海,以此给渔夫通风报信渔夫确信,这是风发出的信号每当天空把自个儿烧红,渔夫就不再出海渔夫可不傻这个时候出海,只会让他的小船葬身海底上回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呢渔夫感恩石头,偶尔也会感恩风风从不会计较,当然,石头也从没有点破其实渔夫曾在石头面前诅咒过风,但石头什么也没有和渔夫说石头了解风,也了解渔夫这世间,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石头把时间留给渔夫,让他自个儿慢慢悟渔夫听他的爷爷说过,风和人相伴而生他的爷爷还对他说,秋风起,蟹黄肥每每秋风起时,渔夫总会满载而归鱼虾丰盛,渔夫笑容可掬渔夫内心会涌起复杂、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这个时候,渔夫会让他的妻子打一碗自家酿的米酒,就着月光下酒渔夫安然地坐在小船的船舷上,双脚搭在水面上风从南边吹来,从南海吹来,从西太平洋吹来,从渔夫扩张的毛孔一直吹进心里,他感到无比舒畅渔夫懂得,有风有浪,才是生活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是( )A. 小说中风的形象被描绘得十分生动,它不仅是自然界的一种力量,也代表着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化和挑战。
B. 渔夫心理富于变化,他面对风浪时冷静、果断,在失去小船后自责、悔恨,在重建小船后谨慎、感恩C. 石头是三窝村和大海之间的一道坚固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它隔绝风浪,保证安全,赢得渔人信任D. 小说讲述了渔夫在与风的反复斗争中逐渐领悟人生真谛的故事,能够引发读者共鸣,给人以深刻的启迪5. 文中两次提到“风从南边吹来,从南海吹来,从西太平洋吹来”,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风》与《百合花》《哦,香雪》同为诗化小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为“诗化小说”的典型特征答案】4. C5. ①这句话在开篇交代环境,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开篇描述风的来源和方向,营造出一种紧张、不安的氛围,为下文渔夫与小船的遭遇做铺垫②这句话在结尾呼应开头,揭示主题此时风平静祥和让渔夫无比舒畅,与开头风的“暴躁、不耐烦”、令人不安形成鲜明对比,与文末一句“渔夫懂得,有风有浪,才是生活”共同揭示了作品的主题,表明面对生活的风浪,每个人都要有自我重建的勇气和从容应对的智慧6. ①人物虚化小说没有刻意追求对渔夫鲜明形象和典型性格的刻画,而是将渔夫作为情感和哲思的载体,传达对生活更深层的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