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安陆市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附答案.doc
12页湖北省安陆市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某电视台举办了这样一套综艺节目:众多知名歌手戴着各种面具蒙着脸在舞台上演唱自己从未唱过的歌,观众只凭声音来猜测演唱的是哪一位歌手由于歌手故意将自己的声音进行了“包装”,观众猜测的难度较大节目中,观众往往容易猜出自己最熟悉的歌手,是因为观众熟悉歌手唱歌时发出的声音的(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判断的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3.空调维护人员所用的“测温枪”能远距离测量出空调工作时的温度,主要是利用了( )A.超声波 B.红外线C.紫外线 D.激光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源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D.“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描述的是乐音的音色5.自然界中有许多光现象,以下现象与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人站在河边能看见水中的鱼——光的折射B.“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平面镜成像C.“立竿见影”中“影”的形成原因——光的反射D.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6.两束光通过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虚线框内放置凹透镜的是( )A. B.C. D.7.关于运动物体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路程长,物体速度大 B.所用时间长,物体速度大C.所用时间短,物体速度大 D.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8.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二、多选题9.某实践活动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A.0~2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B.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C.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5s~7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10.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你都会经历如下情景以下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A.整个队列整齐划一,人们是通过光的直线传播来判断的B.旗手高举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红光C.当国旗上升时,它受到的重力和绳对它的拉力是平衡力D.我们听到激昂的国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三、填空题1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阳光,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此时该亮斑距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_________(选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太阳出来后,由于发生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露珠会慢慢消失12.如图所示是成宁翠竹岭隧道及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
从标志牌上可以看出,隧道长_____km,通过隧道速度不能超过60km/h如果不违反交通规则,汽车至少需要_____s通过隧道13.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力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能听见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中传播.15.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所示:(1)小明用分度值是1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__________cm;(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s;(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 ,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__________m/s16.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人对高墙喊一声,若2.8s听到回声,则人距高墙是________m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已知一条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O,一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分别画出它们对应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18.如图所示,作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19.(10分)小芳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的阻值,阻值约为5Ω:(1)请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__(选填“A”或“B”)端3)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小芳利用另一只完好的电压表进行检测,把电压表分别接在图甲中的a、b之间和b、c之间,电压表均有示数;接在a、c之间,电压表无示数如果电路连接完好,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该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多组数据,画出了待测电阻Rx的I-U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得Rx=____Ω;(5)小芳又设计了一种方案,也测出了Rx的阻值电路如图丁所示,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不变测量步骤如下:①当开关________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②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③待测电阻Rx=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五、计算题20.(6分)小明有一个小铝球,他一直都不知道这个铝球是否空心的,当他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利用了身边的天平和杯子,测出了这个铝球的密度,并判断出了铝球是否空心。
步骤如下:他用天平测出了杯子的质量为100g,将杯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80g,再测出小铝球的质量是54g,将这个小铝球轻轻的放进装满水的杯子,测得总质量为204g;(1)请你计算出小铝球的体积;(2)请你计算出小铝球的密度;(3)判断该铝球是否是空心球如果是,空心部分有多大?(,)21.(6分)下表格是北京到上海D301的列车时刻表车次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里程/kmD3011北京始发站21: 350D3012常州06: 2906: 311298D3013上海07: 39终点站1463请根据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D301次列车由北京到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千米/小时?(2)某次列车速度为120km/h,如果此列车从北京开往常州,那么从北京到常州此列车需要多少小时?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题目详解】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猜出自己最熟悉的歌手,是因为我们熟悉歌手发出的声音的音色题目点拨】2、A【题目详解】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A错误,符合题意;B.不同人说话时产生的声音,其音色一般不同,“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判断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的墙能够传播声音,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3、B【题目详解】据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由于红外线热效应强,所以测温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故B符合实际,故选B4、B【题目详解】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B.“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B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C.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故C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D.不同的人发声的音色不同,故平常人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各人的音色不同分辨出是谁的声音的;故D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5、C【题目详解】A.在鱼身体表面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的眼睛,从而人站在河边能看见水中的鱼,应用了光的折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吃水映明月”是由于平面镜成像,将月亮倒映在水中,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立竿见影”中的“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C符合题意;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6、D【题目详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经过透镜折射后,远离主光轴,为发散,靠近主光轴为会聚;ABC三图中,虚线框内的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图中虚线框内的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选D。
7、D【题目详解】A.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故A错误;B.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长的物体速度小,故B错误;C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故C错误,D正确8、C【解题分析】A.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采用较粗糙的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故A正确;B.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当蜡烛和像重合时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C. 探究光的析射特点时,当光从空气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变,故C错误;D.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因为蜡烛、凸透镜、像是在同一直线上的,所以当蜡她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D正确;故选C.点睛:因为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所以蜡烛、凸透镜、像是在同一直线上的,据此可快速判断当蜡她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变化.二、多选题9、ABD【题目详解】A.由图像可知,在0~2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2m,小车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B.由图像可知,在0~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2m,小车的平均速度,故B正确;C.由图像可知,在2s~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0m,小车是静止,故C错误;D.由图像可知,在5s~7s内小车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ABD。
10、AD【题目详解】A.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故A正确;B.红旗是不透明的,它能够反射红光,所以红旗呈现红色,故B错误;C.国旗匀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