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形式与选择.docx
9页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形式与选择1、道路与道路交叉可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交叉形式应根据道路网规划、相交道路等 级及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分析合理确定2、平面交叉口应按交通组织方式分类:1 .平A类:信号交叉控制平A1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出口道展宽交叉口;平A2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出口道不展宽交叉口;2 .平B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平B1类:之支路只准右转同行的交叉口;平B2类:减速让行或停车让行标志管制交叉口 ;平B3类:全无管制交叉口3 .平C类:环形交叉口关于平面交叉口的选用类型应符合下表,平的交叉口类型选型推荐形式可选形式主干路-主干路平A1类主干路-次干路平A1类主干路-支路平B1类平A1类次干路-次干路平A1类次干路-支路平B2类平A1类或平B1类支路-支路平B2类或平B3类平类或C平A2类3、交叉口的形式平面交叉口的形式设计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投资和使用价值,所以应切合实际地 考虑远期的需要和近期的可能两方面因素,选择合理的方案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取决于道路网的规划和周围建筑的情况,以及交通量、交通性质和 交通组织常见的几何形状有:十字形 环行交叉 T形极其演变而来的 X形Y形错位交叉 多路交叉 畸形交叉T形平面交叉口 : T形交叉口是指交角为 75~105的三路相交。
T形交叉口适用于主次道路的交叉,主要道路应设在直行方向Y形平面交叉口: Y形交叉口为三路相交直行方向的交角小于 75或大于105的交叉口;Y形交叉口在交角较小的时候交通不利,而且锐角街口处的视线条件不好十字形平面交叉口四条道路相交交叉口,交角为 75~105.十字形交叉口形式简单, 交通组织方便,街角建筑易于处理, 使用范围广,是最基本的交叉口形式口电■(1) 简易十字交叉口:设计车速不高,交通量不大的三四公路或一般城市道路相交的十字交叉,可采用简易十字交叉(2) 设附加车道的十字交叉口:主要公路的设计速度为 80km/h,次要公路为县乡公路或三四级公路且转弯交通量不大的十字交叉口可编辑(3)渠化十字交叉口主要公路为四车道公路以及设计速度为80km/h的双车道公路,或虽然设计速度为60km/h,但属区域干线的双车道公路,可采用渠化十字交叉环形平面交叉口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岛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 时针方向绕道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俗称转盘■mill环形交叉口的特点: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可连续不断的单向运行,没有停滞,减少了车 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
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合流,消灭了冲突点,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交通组织简便,不需要信号控制一般高于其他平面交叉环形交叉适用于交通量适中, 经过验算后出、入口间的距离能满足交织长度的要求,或按“入口让路”规则设计能满足交通量需要的 3~5岔的交叉入口让路”环形交叉适用于一条四车道公路和一条双车道公路相交的交叉,以及 两条高峰小时不明显的四车道公路相交的交叉4、平面交叉口形式的选择(1)形式要简单,相交道路的条数要少尽可能选用正交或接近 90度的十字交叉2)尽量是相邻交叉口直通一般情况下,干道与干道相交不易选用 T形交叉口除非在市区,因受地物条彳限制必须设置 T形交叉口(3)交叉道路应避免锐角相交,尽量以近似于 90度相交a.改斜交为十字交叉c.改小交角为大交角d.禁止左转e.改Y形交叉为正交(或接近) T形正交(4)(5)应尽量避免近距离的错位交叉道路规划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多路和畸形交叉平面交叉口拓宽条件1、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左转车辆多于 3或4pcu(小交叉口为3,大交叉口为4)时,应增设左转专用车道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右转车多于 4pcu时,应增设右转专用车道2、根据交叉口形状、交通量、流向和用地条件设置交通岛。
交通岛应以缘石围砌人行横 道处缘石高度可降为零3、交叉口进口车道宽度,小型汽车车道可采用 3m;混入普通汽车和钱接车的车道与左、右转专用车道可采用 3.5m,最小3.25m4、交叉口的进口道设右转专用车道时,右侧横向相交道路的出口道应设加速车道右转专 用车道长度应保证右转车不受相邻停候车队长度的影响; 加速车道应保证加速所需长度两者均应调查后计算确定各级道路路口拓宽的规定:当路段单向车道为3车道时,进口道拓宽为5车道,出口道为4车道,拓宽段长度(在交叉口进口道或出口道外侧路缘半径的端点向后起算,下同) 80m;当路段单向车道为2车道时,进口道为4车道,出口道为3车道,拓宽长度为80m以上拓宽段两侧红线宽度各增加 5m (详见图8— 1)次干路当路段单向车道为 2车道时,进口道拓宽为 3〜4车道,出口道为2〜3车道,拓宽段 长度(在交叉口进口道或出口道外侧缘面半径的端点向后起算,下同) 70m;当路段单向车道为1车道时,进口道为2〜3车道,出口道为1〜2车道,拓宽长度为 60m以上拓宽段 两侧红线宽度各增加2 ~5m (详见图8-2、8—3)无论什么道路,在其交叉口拓宽时,拓宽车道数一般为 1~2条,过多的拓宽车道对于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并无多大意义, 拓宽长度也不能过长, 一般只要满足车辆排队长度即可,入口拓宽段和出口拓宽段可对称布置,或入口拓宽段长度略大于出口拓宽段长度。
拓 宽渐变段的长度,一般不得小于 20m,在条件较困难的地带也不能小于 15m当主干路、次干路交叉口附近有广场时,靠近广场一侧对的道路拓宽段长度可适当延长, 用于广场附近的临时停车于支路与主干路或次干路相交的交叉路口,一般无需拓宽平面交叉口的人行道应该布置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线的靠近道路交叉口中心一侧, 宽度不要小于5m拓宽后的平面交叉口的出入口道路宽度最好能有供机动车左行、直行和右行的三条车道,这样可以使交叉口的交通秩序大为改观图8— 1 主干路与主干路路口渠化标准图图8-2 主干路与次干路路口渠化标准图图8-3 次干路与次干路路口渠化标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