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时买文具.doc
3页第1单元 混合运算第2课时 买文具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与方法:课件、口算卡引导发现、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 28÷7 36÷6 24÷8 81÷9 15÷3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二、探索新知 出示P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 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 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3. 解决问题 (1)列算式笑笑: 18÷3+4 每本算数本现价比原价便宜:3 -10÷2=6+4 =3-2=10(元) =1(元)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小组讨论:3-10÷5 表示上意思 算式“3-10÷5”中的“10”表示5本算术本10元,“10÷5”表示1本算术本多少元所以“3-10÷5”表示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因此计算“3-10÷5”的时候,应先算10÷5=2,再算3-2=1,用脱式计算式 (3)引导学生发现: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买1本算术本和1本英文本共花多少元?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三、巩固练习1.P6“练一练”第1题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2.P6“试一试”第2题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四、总结 1、提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计算题时,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而且还有除法的两步式计算题,我们把它也叫做“混合运算”(板书:混合运算)五、 作业布置 课本6页练一练第1、3、4、5、6题板书设计:买文具(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解法一: 18÷3=6(元),6+4=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解法二: 18÷3+4=6+4=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教学反思:注重解决问题思路的分析,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本节课在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组内交流、班内汇报,使学生在质疑中理清解题思路教学中并没有单纯地讲授记忆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而是让学生结合解题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理解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归纳总结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我是梅老师,我专注于中小学教育扫码关注和推荐梅语文,获取更多免费好资源您的支持,是我们努力的动力!扫码关注和推荐梅学堂,获取更多免费好资源您的支持,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