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汉语副词举例.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suns****4568
  • 文档编号:111015816
  • 上传时间:2019-1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0.50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代汉语副词举例古代汉语的副词数量和类别繁多,大致可分为否定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程度副词、表数副词、情状副词、语气副词、谦敬副词等八类现举例如下:一、否定副词古代汉语的否定副词比较多,用法也复杂,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古代汉语的否定副词可以分为五类:(1)一般否定;(2)祈使否定;(3)已然否定;(4)存在否定;(5)判断否定一)一般否定一般否定主要有“不”和“弗”这两个词的区别在于,“不”与谓语动词(形容词)在搭配上不受限制,谓语动词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弗”一般只否定及物动词,而且受其否定的及物动词一般不再带宾语例如:(1)蔡小而不顺,楚大而不德《左传·昭公十一年》)(2)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4)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受“弗”否定的及物动词带宾语的情况偶尔也有例如:伯廖告人曰:“(公子曼满)无德而贪,其在《周易》《丰》之《离》,弗过之矣《左传·宣公六年》)(二)祈使否定表示祈使否定的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别”“不要”,主要是“毋”和“勿”,“毋”有时也写作“无”在伪古文《尚书》里“罔”也可以表示祈使否定。

      此外,“莫”“不”有时也可以用于祈使否定汉代以后出现“曼(漫、谩)”,也表示祈使否定毋”和“勿”的区别与“不”与“弗”的区别基本相同,受“毋”否定的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受“勿”否定的及物动词一般不带宾语例如:(1)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伪古文《尚书·大禹谟》)(2)将军毋失时,时间不容息《史记·张耳陈余列传》)(3)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4)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尚书·汤誓》)(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毋惮改《论语·子罕》)(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7)愿先生勿泄!(《史记·刺客列传》)(8)曰:“莫为盗,莫为杀人!”(《庄子·则阳》)——按:莫为盗,不要为盗莫为杀人,不要做杀人的事9)今吾尚病,病愈,我将往见,夷子不来!(《孟子·滕文公上》)——按:不来,不要来10)或曰:“譊譊者天下皆说也奚其存?”曰:“曼是为也!天下之亡圣也久矣扬雄《法言·寡见》)受“勿”否定的及物动词有时也带宾语例如:(1)(匠石)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庄子·人间世》)(三)已然否定表示已然否定的是“未”,即否定某种情况已经发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

      例如:(1)盖有之矣,吾未之见也《论语·里仁》)(2)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孟子·梁惠王上》)“未”与“尝”“曾”组合构成“未尝”“未曾”,表示对过去发生的事件的周遍性否定,意思是“从来没有”未尝”是先秦、两汉时用,“未曾”是魏晋以后出现的例如:(3)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4)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孟子·告子上》)(5)(罗)友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吃,故冒求前耳《世说新语·任诞》)(四)存在否定表示存在否定的主要有“无”“罔”“亡(wú)”“靡”“蔑”,其中“罔”主要见于《尚书》这类否定副词是否定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存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或“没有”例如:(1)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尚书·汤誓》)(2)自直之箭,自圜之木,百世无有一《韩非子·显学》)(3)常苦枯旱,亡有平岁,谷贾翔贵《汉书·食货志》)(4)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5)封疆之削,何国蔑有?(《左传·昭公元年》)此外,“不”有时也表示存在否定例如:(6)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论语·雍也》)——按:祝鮀(tuó),春秋时期卫国大夫。

      宋朝,春秋时期卫国的公子朝,以美貌著称7)不有废也,君何以兴?(《左传·僖公十年》)(五)判断否定表示判断否定的有“非”,在《诗经》里有时写作“匪”这类否定副词是对判断的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例如:(1)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3)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二、时间副词时间副词大体可以分为四类:(1)表示动作行为已然、正然和将然;(2)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时间状态;(3)表示动作行为刚刚发生或刚刚结束;(4)表示本始或终竟一)表示已然、正然和将然表示已然的有“已”“既”“业”“业已”“已业”,可以翻译成“已经”其中“业”以及“业已”“已业”是秦汉以后出现的例如:(1)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2)既见君子,云何不乐?(《诗经·唐风·扬之水》)(3)良业为取履,因长跪而履之《史记·留侯世家》)(4)使者业已受节,可至皮山而还《汉书·西域传上》)(5)是时汉兵已踰句注,二十余万兵已业行《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表示正然的有“方”“适”,可以翻译成“正”“正在”例如:(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项羽本纪》)(7)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战国策·赵策三》)表示将然的先秦时期主要有“将”“且”“其”,秦汉以后有“方”“当”“垂”“方且”“今”“行”“欲”,可以翻译成“将”“将要”例如:(8)夫人将启之《左传·隐公元年》)(9)不反列,且行法《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0)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11)(韩)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所诈,岂非天哉!”(《史记·淮阴侯列传》)(12)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史记·张仪列传》)(13)兵着晋阳三年矣,旦暮当拔之《战国策·赵策一》)(1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15)十八年当一小发,服此散,亦行复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16)(华)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三国志·魏书·华佗传》)注意,“方”既可以表示正然,也可以表示将然,需要根据语境来作出正确的判断二)表示时间状态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状态的副词又可以分为若干小类1、表示偶或,可以翻译成“偶然”“间或”“有时”常见的有“倘”“傥(党)”“或”“间”“时”等。

      例如:(1)常从王媪、武负贳(shì)酒,时饮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怪《汉书·高帝纪》)(2)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荀子·天论》)(3)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史记·扁鹊仓公列传》)(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齐策一》)2、表示经常或恒常,可以翻译成“常常”“经常”“总是”“向来”“一向”等常见的有“长”“素”“雅”“宿”“恒”“常”“时”“每”“屡”等例如:(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7)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左传·襄公二十九年》)(8)舜素谨敕,太后雅爱信之《汉书·元后传》)(9)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10)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交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11)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三国志·蜀书·蒋琬传》)(12)君子屡盟,乱是用长《诗经·小雅·巧言》)3、表示两个动作行为或两个事件之间时间间隔短暂,可翻译成“一会儿”“立刻”“很快”等。

      常见的有“少(shǎo)”“旋”“还(xuán)”“寻”“立”“即”“俄”“既而”“俄(蛾)而”“俄且”“俄然”“登”“应”等其中“旋”“还”“寻”“立”“登”“应”等都是汉代以后产生的例如:(13)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孟子·万章上》)(14)乃召与之博,予之人百金,令之昆弟博,俄又益之,人二百金《韩非子·外储说右上》)(15)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庄子·齐物论》)(16)使虞卿久用于赵,赵必霸会虞卿以魏、齐之事弃侯捐相而归,不用,赵旋亡《新序·善谋》)(17)汉王还定三秦,渡临晋《汉书·魏豹传》)(18)先主寻悔,请还《三国志·蜀书·庞统传》)(19)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0)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管子·小称》)(21)自晨至中,紫云沓起,甘雨登降《水经注·洛水》)(22)桓督领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三国志·吴书·朱桓传》)4、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保持不变,可翻译成“仍然”常见的有“犹(由)”“尚”例如:(23)今君虽终,言犹在耳《左传·文公六年》)(24)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25)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左传·僖公四年》)(26)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孟子·离娄下》)5、表示两个动作行为或事件在时间上偶合,可翻译成“恰巧”“正好”常见的有“会”“适”“属(zhǔ)”例如:(27)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28)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左传·成公二年》)(29)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三)表示刚刚表示动作行为或事件刚刚发生或刚刚结束的时间副词可以翻译成“刚刚”,常见的有“甫”“方”“初”“新”“适”“属”“纔”等例如:(1)今歌吟之声未绝,伤痍者甫起,而哙欲摇动天下,妄言以十万众横行,是面谩也《汉书·匈奴传上》)(2)方以吕氏故,几乱天下,今又立齐王,是欲复为吕氏也《史记·齐悼惠王世家》)(3)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纔至,则胡又已去?(《汉书·晁错传》)(4)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古诗为焦仲卿妻作》)(5)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汉书·傅介子传》)(6)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史记·秦始皇本纪》)(7)齐、楚结好,我新与晋盟,晋、楚争盟,齐师必至。

      《左传·成公元年》)注意,这一类时间副词与第(一)小类中表示已然的时间副词不同,表示已然的副词要翻译成“已经”,而此类时间副词要翻译成“刚刚”“刚才”四)表示本始或终竟表示本始的时间副词可以翻译成“本来”“当初”“开始”常见的有“始”“初”“本”“固”“故”“自”等例如:(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2)右广初驾,数及日中,左则受之,以至于昏《左传·宣公十二年》)——按:广,十五辆兵车为一广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4)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上》)(5)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荀子·性恶》)(6)人之死生自有长短,不在操行善恶也《论衡·问孔》)表示终竟的可以翻译成“最终”“终究”“始终”等常见的有“既”“终”“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