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一第三单元.doc
4页必修一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一、 学习目标1. 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2. 了解生物进化对自然地理环境改造作用的表现3. 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突变对地球生物生存的威胁4. 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二、 复习提纲(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 过程;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 ,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2.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生物学上统称为 生物;在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 生物;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 动物出现在了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3. 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的关系(参考并填写地理导学案67页重难点分析的第1题与课本67页的活动题)4. 填表生物灭绝时期衰退和灭绝的生物物种(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填导学案68页的第3题)三、本节小结(填导学案69页)四、练习巩固(课后分级训练56、57页)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 学习目标1. 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2. 了解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理解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3. 能运用地图分析、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归纳能力二、 复习提纲(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整体性的含义:自然地理环境是________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________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2.整体性的表现(举例说明,并填写导学案71页重难点分析)(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______的改变3)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对____________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1.成土母质与土壤(1)成土母质:指岩石经过________作用后形成的结构疏松的____________2)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关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____________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土壤属性成土母质的影响物理性质成土母质的________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化学组成成土母质的________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2.气候与土壤(1)直接影响: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________和热量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______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3.生物与土壤(1)生物是土壤____________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2)不同的____________,所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是不同的4.地形与土壤地形通过对____________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对土壤的影响海拔高度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________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____________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坡度、坡向坡度和坡向可改变________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1.意义:对我们利用自然资源、修复____________和改善环境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2.二者的关系【规律总结】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 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如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因素共同构成了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例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图所示:2. 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图示法记忆各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形成的关系【巧学速记】分析湖泊面积减少的思路湖泊面积减少是困扰人类的一个重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关湖泊面积减少的原因分析,一般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根据内流区湖泊和外流区湖泊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内流区湖泊面积减少的原因:一方面要分析全球变暖、气候变干,对湖泊蒸发量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分析内流区内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用水量增大的影响外流区湖泊面积减少的原因,一方面要分析由于人地矛盾加剧,大规模围湖造田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应注意流域上游山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的影响三、本节小结(填导学案72、76页)四、练习巩固(课后分级训练58——61页)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学习目标1. 认识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2. 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的四种地域分异基本规律3. 理解产生各种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4. 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能描述其基本特征5. 运用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解释地球陆地表面自然带的分布特征;运用比较、分析、概括等方法对当地土地利用状况作出评价二、复习提纲(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无处不在1.自然带: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由于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统一的自然整体,在陆地上占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叫陆地自然带2.自然带的分布: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典型例题]读右图,写出下列各数字所代表的自然带名称① 带② 带③ 带④ 带⑤苔原带⑥ 带⑦ 带 ⑧ 带 ⑨温带草原带 ⑩温带荒漠带(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 地域分异的概念:2. 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定 义成 因主要分布地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 延伸、随 变化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
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在地球表面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即以热量为基础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从 向 有规律地更替同一纬度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即以水分条件为主垂直分异规律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 到 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地方性分异规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常常表现出 性和 性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将导学案79页重难点分析的写到下面)(三)主要陆地自然带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陆地自然带基本类型分 布特 征森林自然带(1)生产量较大;(2)赤道到两极热量差异草原自然带(1)降水量差异;(2)以草本植物为主荒漠自然带干旱地区(1)降水量少;(2)植物少,消费者的种类和数量少,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寒带自然带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部等全年严寒,植被很少,被冰雪覆盖(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看书)三、本节小结(填导学案)四、练习巩固(做课后分级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