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课本及教案05.docx
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教育学课本及教案05 教导名言 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 ——颜元 我们能有意地利用教导,使青年从正路开头,由此摈弃显著的社会恶习,我们可以利用教导作为实现人类更美好梦想的工具 ——(美)杜威 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的手里,倒不如说掌管在父母的手中 ——(法)福罗贝尔 教导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成人承受生活的责任和义务,采纳变革和各种形式的智力和文化的冒险活动,适应社会习俗、道德观念和理论学说的急速变化 ——(法)郎格朗 儿童的家庭精神生活和学校教学应统一的思想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教师集体要力图使父母相信,家庭中理应弥漫崇敬科学、文化、书籍的精神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第四章 教导途径 教导活动是在确定的时空中举行的,教导时空的特点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教导途径(或渠道)假设按教导的场所分,可分为家庭教导、学校教导和社会教导;假设按教导者与受教导者接触的方式分,可分为面授、函授(包括刊授)和电化教导;若按教导对象的多少分,可分为集体教导和个别教导等。
尽管分类的标准不同,但所划分的内容是交错的,如学校教导中,既有集体教导,又有个别教导;既有面授,又有电化教导,而家庭教导中主要是个别教导,也可以有电化教导等本章那么以家庭教导、学校教导和社会教导为主线来谈谈教导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 家庭教导 一、家庭教导概述 (一)家庭教导的概念 家庭是社会的最根本单位,是社会的缩影,也是人生的“第一站”和终身的“港湾”每个人在家庭中生活和受教导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每个人都要受到家庭教导,而每个人的家庭教导又会打上家庭中特殊的人际交往的烙印人受家庭的影响深刻而长久 1 那么什么是家庭教导呢?国内外有不同的表述 我国的《辞海》是这样解释的: “家庭教导”是 “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里对儿童和青少年举行的教导社会主义国家的教导任务虽然主要由学校承受,但也确认家庭教导是教导后一代的重要阵地[1]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导》中把家庭教导定义为:“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层次地对子女举行的教导 [2] 美国英文版《教导词典》对家庭教导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正式的学习打定,包括在学校、宗教组织或其他福利团体的课程内,目的是要达成父母与子女、子女之间及父母之间的更好关系;二是非正式的学习,即在家庭中举行,学习家庭生活的适当的学识和技能。
前者强调家庭人际关系也包括了婚姻关系;后者属于家庭学习,偏重日常生活的阅历 由此可见,关于家庭教导的界定并不一致我们认为,所谓的家庭教导,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互动为主要特征,父母作为教导的主体按照确定的期望和目标,采取确定的活动方式教导和影响孩子的教导活动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是指孩子从出世到长大成人所受到的家庭教导,狭义的是指学前家庭教导或早期家庭教导现代社会的家庭教导,应从广义的概念上来理解,并强调家庭成员间的对等关系和教导者与受教导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特点 (二)家庭教导的意义 1. 家庭教导对社会进展的意义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根基上的亲近合作、共同生活的小型群体,是社会的根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多年来,我国家庭教导的广泛开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说明,家庭教导与社会进展是在互动中共同进步的家庭教导水平的提高和家庭教导资源的开发,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优化;社会的进展也离不开家庭教导所供给的人力资本的质量家庭教导作为家庭的特有功能,对社会进展具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家庭教导是履行社会职能的载体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抉择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务必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4] 根据恩格斯的论述,物质资料生产是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产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为社会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这两种生产构成统一的社会生产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成为人类社会进展的根基其中,通过人类自身生产延续自己的生命,生儿育女、世代相传,是家庭独特的使命而人类自身生产,不仅仅是生产一个生物意义 [1][2] [3]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23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导》,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0页 [3] Carter Victor .Good .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 3rd edition . New York : McGraw –Hill (1973)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页 2 的“自然人”,更重要的是通过家庭中的培育、教导,培养具有社会性的“社会人”。
可以说,家庭教导是人类再生产必不成少的组成片面,是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根基要素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在1996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发表的纪念文告中说:家庭作为最活跃的社会细胞,把个人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它务必适应全球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深远的,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物质生活,还将影响人类的价值观和信仰家庭的进展与社会的进展总是息息相关的,从人类世代传递和延续的功能来看,家庭的作用之大是任何其他社会根本组织和制度都不成对比的因此,对社会和人类自身来说,没有任何其他方面的可持续进展能够比家庭的可持续进展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子女的身心健康进展,必然是家庭实现可持续进展的前提作为社会的一代人,少年儿童的进展,对社会的进展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其次,家庭教导是传递社会文明的重要途径家庭是养护人的价值、保持文化认同和传递信仰的根本场所在社会不断进展、急剧变革的今天,家庭所发挥的传递社会文明的重要功能越来越充分地得到断定在中华文明中,家庭教导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进展在现代社会,学校教导、社会教导在新旧体制、新旧观念的交替中蓬勃进展,家庭教导的作用也加倍突出地表现出来由于每个人的思想、道德、文化、才能、天性等方面的进展,都是家庭教导、学校教导、社会教导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家庭教导的针对性是社会教导不能比的,而家庭教导的终身性是学校教导难以对比的第三,优化家庭教导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家庭教导是最具有广泛性和根基性据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在我国12亿多人口中,有3亿3千多万个家庭,也就是说,数以亿计的未成年孩子的家长都担负着教导孩子的责任当今,整个社会,每个家庭对孩子的重视都达成了空前的程度人们为优化家庭教导不断探索着最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其中,优化家庭教导不仅是指家庭环境的优化,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物质环境和良好的家庭空气,还可以加强夫妻间的沟通和合作,对家庭文明创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优化家庭教导还意味着家长自身素质的优化,家长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时候,也正是从一个侧面促进了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可以说,家庭教导的水平上下、效果如何,不仅是某一个家庭的孩子是否成人、成才的问题,更关系到全民族和我们国家的未来 2. 家庭教导对个体全面进展的意义 家庭是孩子自然的第一个乃至终生受教导影响的场所,家长那么是孩子的第一任乃至终生的教导者,家长对孩子负有神圣的法律规定的教养责任因此,家庭教导对孩子的成长关系极大一般说来,只要家庭教导好的,孩子成长得就对比快;反之,孩子进步就慢,有的甚至变坏。
据对1991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88名选手的家庭状况调查说明,这些家庭良好的物质环 3 境、精神空气和教养方式对这些选手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再从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理由看,其中就有重要的家庭教导因素如有人对142名青少年违法犯罪理由的调查研究察觉:家长或其他成员有劣迹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起着消极诱导和熏染作用的占10.5%;家长流失管教才能、放任自流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占51.4%;家长娇纵、偏袒致使孩子肆无忌惮从而违法犯罪的占16.9%;以上3项占了78.8%正反两方面的事例都有力说明,年轻一代的进展好坏,虽然有多方面理由,但家庭教导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理由,它在孩子的成长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人的成长实质上是“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化社会化的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中,不断采纳来自外部教导气力的影响,使自己的生活技能、行为模范适应社会共同生活的持续演进过程人的社会化是从婴儿期开头,并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其中儿童时期,更加是幼儿时期,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对儿童以后的进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任何个体社会化都不是自发的,而是家庭、学校、社会教导诸多因素合力作用下实现的。
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家庭教导对其实现社会化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一个人的进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举行交往的其他人的进展学龄前儿童绝大片面的时间是在家庭中由父母教养,所以父母对人、对事、对物的态度和评价,都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受首先来自家庭,即从家庭人际关系中最初形成的观念,推而广之去熟悉世界和他人总之,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对儿童是非、善恶、荣辱观念的建立起着奠基作用,这些观念一旦形成,对他们一生都会有深刻影响 二、家庭教导的特点与类型 (一)家庭教导的特点 家庭教导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教导活动,与学校教导和社会教导相对比,具有以下特点: 1. 启蒙性 人们常说,“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新生儿从呱呱落地到能初步独立生活,主要是生活在家庭中,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在这一过程中,父母或家庭中的年长者是孩子启蒙教导的引路人,其作用是家庭以外的人无法替代的孩子采纳正规的学校教导一般是6岁以后,采纳幼儿园教导也是3岁以后所以,在人生起始的几年,采纳的是家庭教导对儿童举行适当的早期教导,可以促进儿童的全面进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科研成果还说明,人的早期教导越早越好,甚至应从胎教开头。
所以家庭的启蒙教导特别重要,它为人一生的进展奠定根基家庭的启蒙教导,首先表现为直接教导家长根据社会生活的共同准那么,对孩子 [1] [1] 董泽芳:《家庭环境对学业告成的影响》,《教导研究与测验》,1991年第2期 4 的行为活动提出概括要求,赋予指导、示范,并留神对孩子的行为表现作出评价,使其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其次表现为间接教导一方面,孩子在同父母共同生活中,查看家长对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所表现的态度和情感,从家长身上间接地了解生活、熟悉社会同时,家长自身的思想品德行为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应特别留神检点自己的言行 2. 终身性 人一出世,甚至从胎儿期开头,一向到他离开人世,都在不断地受到家庭的教导和影响家庭教导不仅比学校教导的时间长得多,而且也比社会教导的时间长,儿童在真正地接触社会,步入社会生活之前,就在家庭受到长辈的教导和熏陶,而且人生的很大一片面时间是在家庭里渡过的,受家庭的影响即使后来离开家庭而独立生活,也依旧和父母保持着联系,凝听着父母的教化。
就是自己的父母已离开人世,也还会受到自己孩子的“教导”即小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