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少年中国说(节选)》说课稿.pdf
4页1 / 4少年中国说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教材内容本文写于作者流亡日本初期的1900 年文章从日本人和西欧人称我国为“老大帝国”说起,以人喻国,怒斥当权的清王朝封建贵族官僚都是保守守旧、愚顽苟且的“老朽”,号召“中国少年”应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和初三学生实际,本着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重要词语,理解重点句子2、理解文章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课文,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奋发进取的精神3、重点与难点突破及途径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难点: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2 / 4突破途径:1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内容,作者心情,可以重温一下1840年之后中国遭受列强凌辱的历史2本文的语言特点是句式整齐, 气势磅礴,并且多有恰当的比喻、对比、排比、对偶,这些语言特点要在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三)说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说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读、品、悟的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 学生可以更快、更好、更直观的学习文本四、说学法初我采用以下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一、字词句子交给学生,把问题还给学生,让孩子学会合作学习二、对于较难理解,小组内解决不好的问题,老师组织全班交流,关键的地方予以指导三、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项融归纳和领悟等能力在一起的工作我主要通过和学生回顾清朝末年的百年屈辱历史,帮助学生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五、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3 / 4(一)导入由当今中国在世界上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导入二)了解梁启超三)诵读文章,感知文章内容1、听读课文播放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 ,学生听读,听准字音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培养语感3、自由吟诵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4、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作出评价5、译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结合语境组词法,译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先小组交流,其次全班交流。
(其中多媒体出示重点的字词、句子)(四)品读课文,理解主旨,体会情感1、知人论世,走近清末百年屈辱历史2、 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些句子表现了这种感情?读一读3、合作学习:作者认为中国是老大帝国吗?造成老大中国的是什么人?(慈禧、 李鸿章)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作者心目中这么壮美的少年中国, 在那风雨如磐, 危机四伏的年代靠谁来实现?作者为什么把这一重任让中国少年来肩负?4、拓展延伸: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少年,今后你打算怎样做?(五)小结4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