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平均数》教学案例.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59676564
  • 上传时间:2024-03-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6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平均数》济宁市兴东小学 赵丽娟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体会统计的作用及其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三、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出并初步认识平均数1.师:同学们喜欢体育运动吗?能告诉大家你喜欢哪些体育运动吗?[生答]  2.师:老师和你一样,也喜欢打篮球,在一场篮球比赛中,有一名队员突然受伤了,需要从7号和8号两名篮球运动员中选一名进行替补,如果你是教练,你会选派什么样的队员上场? [生答,师扣准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评价] 3.师:教练正是这样想的,为了在关键时刻选准队员,他拿出了两位队员在小组预赛中的成绩记录单,进行分析,请看出示表格7号、8号运动员在小组赛中得分情况统计表  )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生汇报。

       4、如果你是教练,你会派谁上场?把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思考讨论,师了解不同想法] 5、哪位同学愿意交流一下? [生可能会有多种答案 预设一:如果学..生一上来就提出用平均分,则暂不做评价,继续听取其它意见,简单记录,最后一一分析排除,留下“平均分” 预设二:如果学生开始提出用“单个分”或“总分”作比较,则引导学生分析其不合理性直至出现“平均分”为止 预设三:如果学生自始至终没想到用“平均分”,则以“各班人数不同,学校如何考评班级成绩”引导启发] “平均分”能满足这个要求吗?让我们先来算出两位队员的平均分,再进行分析,好吗? (二)合作探索 1.平均数的意义 1、[出示7号队员的分数统计图],师:你能求出他三场比赛的平均得分吗?试试看? 2、师:哪位同学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方法——移多补少和计算法,师板书 3、学生分组分别动手操作和计算7号和8号的平均得分 预设一:学生可能有“计算的”,也有“看”出来,引导学生说说如何“看”出来的配合统计图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移多补少”的方法,板书两种方法 预设二:如果学生只提出用计算法,师:“还有别的方法吗?刚才这位同学好像并没有动笔,你是怎么求出平均分来的”。

       注: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有没有没动笔的]  3、展示学生作业,生汇报交流想法 4、师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方法,讲解平均数的概念 重点强调:在移多补少的过程,总量不变,把原来不同的数变成相同的数,我们把这个相同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师板书 : 不同的数  →相同的数 师结合8号统计图表理解不同的数是7 13 12 8,相同的数是10,因此10是7 13 12 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引导生理解:10分不是他任何一场的得分,10是(7 13 12 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它代表的是8号队员的整体水平 同样的方法得出11是(9 11 1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它代表的是7号队员的整体水平 师小结: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7、师:既然如此,我们可以下结论了,该派谁上场呢?生汇报7号的整体水平高,应该选7号 2.整理平均数的特点 过度: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什么是平均数,我们再来看一下平均数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表格,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7号队员平均每场得11分,这个11分与“第三场得11分”的意思一样吗? [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是实实在在的数,一个是虚拟的数] 2、平均数的大小和这组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生思考回答: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师小结: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生答师课件展示 3.反思和整理求平均数的方法 生答,师引导学生学生说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方便? 课件出示小结 (二) 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练习)过渡: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用平均数解决的问题很多,同学们想不想试一下?(四)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四、 教后反思:这堂课教学中,通过听取多位前辈的评价和建议后,对平均数这一堂课感悟颇深平均数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教师的语言应该反复琢磨,使学生有易于接受理解这一节课是以后学习“众数”“中位数”等其它概念的起始这一内容必须上扎实了,上好了,才能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这一节课,上下来的总体感觉是太过于粗糙,走马光花,该深入时没有透因而,一堂好的课必须反复磨练,只有多思考,才能不断进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