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课精品】高考复习:古体诗与近体诗 课件35张.pptx

35页
  • 卖家[上传人]:gege****666
  • 文档编号:215073145
  • 上传时间:2021-11-24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20.43M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诗诗歌的起源诗歌起源于古代人民的劳动号子,最初,诗、乐、舞是结合在一起的,统称为诗歌后来才渐渐的把诗和歌分开尚书虞书中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说法诗言志”中“志”就是诗的文字表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的发展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代表作有关雎等)我们小学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里就学过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然后是战国末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创造的诗体楚辞(代表作有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后面依次是汉乐府(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南北朝名歌(代表作有木兰诗),“永明体”(又称“新体诗”) “新体诗”强调声韵格律,对后来的格律诗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代表诗人有沈约、谢朓接下来是“宫体诗”(内容多为宫廷生活,艺术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代表诗人有萧纲、萧绎)到唐代才有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古体诗近体诗绝句:五绝七绝(四句)律诗:五律七律(八句)排律 (十句以上)古典诗歌1、“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南北朝民歌、六朝文人诗、杂体诗、古风(唐朝以后的人仿照古诗所写的诗歌)2、“歌”“行”“吟”“引” 即是古诗的一种形式。

      壹古体诗古体诗是指唐代格律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形式,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主要形式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乐府”等歌”“行”“曲”“吟”“引” 即是古诗的一种形式 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形式比较自由,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即使在唐代也有很多诗人喜爱用古体写诗,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白居易的琵琶行、孟郊的游子吟、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卢纶的塞下曲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贰近体诗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绝句五绝分五言绝句(每句五字)和七言绝句(每句七字)。

      律绝通篇共有四句,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如: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七绝律诗律诗通篇共有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夜喜雨作者: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五律陆游游山西村(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七律三、排律,即十句以上的律诗(有五言也有七言,但五言较多)。

      排律有三个特点:1. 十句以上(上不封顶);2、遵守律诗的替、对、粘;3、除首联和尾联外,中间每一联都是对仗的 肆总结:(1)行数句数上的区别:简单的看,绝句是每首四句每句有几字就是几言绝句,如每句五个字就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有七个字就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这两种出现的较多,当然也有每句六个字,八个字的,数量极少律诗是每首八句同绝句一样,每句几字就是几言律诗,可以简称几律2)格律上的区别因为句数不一样,所以导致格律上也有稍微的区别3)对仗要求的区别 绝句不一定要对仗对偶,也就是没有严格规定,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但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牛刀小试肆1、观沧海【东汉】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从诗歌体裁看,这是一首判断下列诗歌体裁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从诗歌体裁看,这是一首叁平仄平仄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

      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分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我们对平仄的要求可以不如古人那么严格,但不能完全丢弃现代汉语(普通话)有: 阴平(第一声) 阳平(第二声) 上声(第三声) 去声(第四声) 四个声调(如chang的四声为:昌、常、厂、唱)古代汉语汉语 的四声则则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二者关系如下:、平声,后代演变变成阴平和阳平上声,后代有一部分演化成去声去声,后代绝绝大部分仍然是去声入声,在普通话话里完全消失,分别别并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平仄是诗词诗词 格律的一个术语术语诗诗人们们把四声分成平仄两大类类:平,就是平声(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不懂没关系,教你一个小技巧:现代汉语 1、2声通常为平声 3、4声通常为仄声注: 然后复杂一点的是入声字,它们都分别穿插在1、2、3、4声去了,而它的分布也没有太明显规律可循,所以我们就得把入声字单独的挑出来,以免误把入声字当平声来用,(比如,“一”,我们用今音读是阴平,因为它是入声字,所以我们就得把它当“仄”来用的),详见入声字表接下来介绍一下绝句和律诗的格式(重点难点)绝句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平起入韵、平起不入韵仄起入韵、仄起不入韵写诗的时候,可以按自己的喜欢或习惯选择任意一种。

      什么是平起、仄起、入韵、不入韵呢?起,即起头的字但在格律诗当中,“起”指的并不是诗句的第一个字,而是首句的第二个字这是因为,在格律诗中,第一个字通常是“中”,即可平可仄,处于比较灵活的位置,所以通常不作为标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此句的起字是“笑”,而不是“莫”切记!仄起,顾名思义,起字为仄声(3、4声)笑”是仄声,所以这一句采用的就是“仄起式”再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考考你:这一句是平起还是仄起呢?答案:起字是第二个字,“辞”,第二声,平声所以这一句,采用的就是“平起式”啦!至于什么是入韵、不入韵就更简单了!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而且只要格式中句尾为平者都要押韵,双句必须押韵 押韵是格律诗最基本的东西,有韵的诗句读着才朗朗上口韵”即韵母,两个字有相同的韵母,那么就说它们是同韵字了如:光和霜(韵母都是ang)、柳和袖(韵母都是iu),所以它们是同韵字还是看刚才例子,这次我们把整首都写出来: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大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韵吗?浑、豚、村、存、门这几个字,不是都押韵吗?(en和un这两个韵母虽不同,但在习惯上,我们还是认为他们是押韵的,多读读会有感觉的) 还记得刚才讲的“仄起入韵”吗?这首诗采用的“仄起式”,刚才已经说过了。

      现在我们结合韵再分析看看,这首诗是属于“仄起入韵”还是“仄起不入韵”呢?这首诗的第一句: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一句是否有韵脚呢?也就是说,这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和全诗的韵脚是否押韵呢?看“浑”字,它当然是押韵的,前面也说过了所以,这首诗采用的格式是“仄起入韵”式总结:分析一首诗是什么格式,只需要看它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和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就可以啦!1. 一句之中平仄交替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七言诗则依此类推是为组句规则下面有例子: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了解近体诗的平仄组联规则(主要有三条):2. 上下两句(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 若出句为“仄仄平平仄”,相对则对句为“平平仄仄平”,若出句为“平平平仄仄”,相对则对句为“仄仄仄平平”,七言依此类推是为组联规则3. 相邻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称“首联”, “颌联”, “颈联”, “尾联”。

      相邻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 例如: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城春草木深平平仄仄平相粘(看前二字)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恨别鸟惊心仄仄仄平平相粘(看前二字)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平平仄仄平相粘(看前二字)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浑欲不胜簪仄仄仄平平是绝句的格式五绝(平起不入韵)五绝(平起入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注:代表中,即可用“平”也可用“仄”;平,为用韵五绝(仄起不入韵)五绝(仄起入韵)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七绝(平起不入韵)七绝(平起入韵)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五律(平起不入韵)五律(平起入韵)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五律(仄起不入韵)五律(仄起入韵)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律诗的格式七律(平起不入韵)七律(平起入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七律(仄起不入韵)七律(仄起入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总结近体诗格律常识 内容概要:古诗分类律诗平仄认识入声平仄组联规则123五律平仄七律平仄绝句各式平仄变通规则123有了这个基础,学写对联,进而学词律就容易了词律复杂些,但并不可怕,有方法能以简驭繁,容待另辟专题)完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店头中学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云南省临沧市部分学校高一(下)期末质量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五校联考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店头中学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云南省普洱市景谷一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三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天津市西青区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天津市西青区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枣庄滕州市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北京市丰台区第十八中学新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