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量识字提前阅读.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31943107
  • 上传时间:2023-10-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量识字 提前阅读 --------论第一学段学生大量识字的策略[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识字教学,无论从识字数量、教学要求还是从内容编排、教学评价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课改实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发展一、创设情境,在笑声中激发识字的兴趣;二、循环识字,在阅读中巩固生字;三、开展语文综合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识字量;四、优化识字评价,提高识字效率[关键词] 第一学段 识字 探索 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面简称《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有了较大的突破,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对一、二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教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将‘识’与‘写’紧密结合在一起,每一个生字都要求会认、会读、会写,还要求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的做法,提出了“多认少写”的新理念在第一学段(1—2年级)明确提出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从50年代开始,我国就进行了小学识字教学的改革,出现了“集中识字法”、“分散识字法”、“注提识字法”等改革高潮,各种改革实验不断推陈出新,但目前,小学识字教学中“高耗低效”现象依然严重。

      所谓“高耗低效”现象,即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教学,学生花大量时间进行抄写,而生字回生率和错误率仍居高不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识字能力的影响与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从而提高整个识字水平,改变“高耗低效”现象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识字学习并非从跨进学校才开始的,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他们的阅读做好铺垫教育心理学又告诉我们儿童6-7岁是语言发展的第二个最佳期在这个时期,只要引导方法得当,学生的语言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正值这个最佳期,而且他们已经有相当的语言基础:已掌握了近三千个口头词语低段学生的大量识字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口语基础上及时地发展书面语言,达到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协调发展,促进小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一、 创设情境,在笑声激发识字兴趣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其关键就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的识字大增,而识字本身又是枯燥的,如果孩子一味地被动识字,他们很快会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让学生不断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变枯燥乏味的识字为快乐识字,以增加识字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其中贴字词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之一,把它引进识字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部件组合也就是将字的两部分拆开,分别贴出来,小组合作进行组合比赛,帮助部件找到家如:学习一年级下册《识字4》时,把“蜻、蜓、展、蚯、蚁、运、蝌、蚪、蜘、蛛、蚂”拆开成两部分,以四人小组进行组合赛,看看哪一小组又准又快2)图文组合一年级下册每一课都配备了生动有趣的图,可以通过看图片初步感知课文的同时进行认识汉字如:在教一年级下册《识字1》,教师让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写成卡片,在教学中让学生看着颜色鲜艳、生动有趣的图贴上相应的词语,并充当小老师与同学互教、互读这样,短短十多分钟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了十几个字和八个词语实践证明,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材料识记生字的做法,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二、循环识字,在阅读中巩固生字一年级上册共编排20篇课文,每课安排识字9~13个针对识字量过大的问题,教师的指导便非常重要。

      我们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激发识字兴趣,让生字多阶段复现,在复现中巩固识字一)指导学生在预习中读准字音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的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我们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看看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你已经认识了谁?跟它打声招呼吧(读出字音),还有谁你不认识?快把它从课文中找出来,圈一圈,借助拼音读一读吧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到课文中认生字,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二)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生字合作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课堂上,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人一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四人围坐,每个人都用右手食指指着生字字条中的生字,从小组长开始,轮流教读,每个字连读三遍,其他三人跟读三遍,教读者一时不会了或者教错了,其他三人中任何一个可马上提醒或纠正,强化了对字音、字形记忆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各自的识字方法,并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领悟、进而掌握最佳识字方法通过这种简单的合作学习,所有的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三)教会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有“画”这个字,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画竹叶……”的“画”和“一幅画”的“画”意思有什么不同。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知道前者指“动作”,后者指“图画”再让学生说说谁会画什么?“画”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这样教学,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让学生理解有时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再如《阳光》一课中有“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学到这里时,我让学生打开书第17页,读儿歌《猜一猜》中的句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通过比较读,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长”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不同,字义也不一样四)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巩固识字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效果比较好阅读心理学认为,阅读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阅读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教学中,我一方面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随课文识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儿童书面学习的最佳时期是6~12岁教学中,我经常布置学生课外阅读自读课本《小熊过桥》、《小学生拼音报》、《低年级作文评点报》及家长为孩子购买的低幼儿童读物,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识字的巩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既有效地巩固了识字,又使学生及早接受独立阅读的训练,获得良好的语言习惯的培养。

      这样,通过课内、课外大量阅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了识字空间三、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扩大识字量《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语文学习的资源来看,不光语文课本、工具书是学习资源,其他图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也都是重要的学习资源,甚至自然风光、以及家庭、校园、社区都可成为重要的语文学习场所一年级开学初,我们制订了学生的大语文识字法计划,把学生的识字活动分为几个主题:(1)我认识班上同学的名字了;(2)我的家里有……我爱我的家;(3)周末里,我走上街,认识了……制订了主题活动时间和方法:第一个月引导学生认识同学的姓名首先,老师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小纸片上,做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图形,贴在课桌角,鼓励同学课间休息时,互相认识,互相当小老师,教其他同学认识自己的姓名当小老师,其乐融融在热闹的活动持续了两个星期之后,我们教室里进行了“我认识的同学名字多”的比赛,教师给每位学生发放一张全班同学名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检查同学的认读情况,统计认识的名字数量,给优胜者颁奖最后一环,则是鼓励学生把自己认识的同学的名字写下来,贴在展示台上给同学们看。

      后两个主题根据学生的识字能力而定,一般活动时间为两周活动前,召开了班级家长会,教师把活动的目的、方法和家长交流,达成了帮助孩子识字的方法针对主题二,家长从家庭成员、家庭物品等方面,采用物品上粘贴名称卡、借助图画书等各种方法,教孩子认字,孩子们把自己认识的字写成字卡,挂在班中的展示台互相交流与激励主题三,则鼓励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走上街头、商店,把刚刚认识的字写在小小记录本上,在每周的识字活动课中互相交流此外,还可以通过制作“识字罐”、制作“识字报”等形式加大学生的信息吸收量四、优化识字评价,提高识字效率只有科学的评价手段,才能不断地提高识字的效率为了使趣味识字教学改革有所收效,我们制订了一年级识字教学的评价方法:1.书面检测通过书面检测,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提高教师在识字教学中的水平2. 口头测试每学期进行一次识字口头考试检测方式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取优秀的学生为组长,先由老师为组长进行检测,评定等级,然后由组长对组员进行检测,圈出学生不认识的生字,记录学生每班由语文教师进行抽检附:语文口试成绩总表识字情况测评方法:(1)利用编写的有生字组成的短文让学生认读。

      共提供八篇短文,学生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读哪一篇2)学生认读时教师不做催促,不作提示,只对读错的字作上记号,学生开始读错,后又自行纠正,应视为正确加注拼音的字学生读错,不在统计之列3)测试可由老师或高年级的学生帮助4)测试的指导语:请你准备一下,把这篇文章读一读,要看清楚,读正确采取趣味识字教学法,学生的识字兴趣浓厚,识字达标率达到99%通过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孩子识字的潜能是非常大的,只要我们的识字教学以儿童的发展为本,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开发识字的途径,就能促进儿童识字能力的培养,扩大孩子的阅读量现就今后小学语文低段大量识字的教学如何进一步展开,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1、识字的过程确实应该科学,应该有趣,但前提是简洁识字量大了以后,识字过程务必指向简洁,但还是有很多老师将识字过程人为地复杂化:一是为了追求识字过程的“科学”性,很多教师以为用“拆解组装生字”或者“换偏旁”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识记生字:“我是这么记住‘晰’这个字的,左边是个‘日’,中间是个‘木’,右边是个‘斤’,合起来就是个‘清晰’的‘晰’字”,“我是这么记住‘楼’的,把‘搂抱’的‘搂’的提手旁改成木字旁就是‘楼梯’‘楼’”,如此种种,不一一列举。

      二是为了追求识字过程的“趣味性”,很多老师引导学生编成谜语、儿歌、故事来认字记一个字两个字用上述方法可以,记个别难写的容易写错的字用上述方法也可以,但记800个字、2000个字难道也用上述如此庞杂的方法,这种人为的将识字过程复杂化将会把识字教学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而且上述第一种识字方法是处于对识字过程科学性的追求,但其科学性却值得怀疑,因为只有少量低频汉字存在着笔画数和部件数效应;而高频汉字的识记和提取都是“整体输入”和“整体输出”的上述第二种识字方法是处于对识字过程趣味性的追求,其实,让识字过程趣味起来的办法有很多,例如设置一些游戏、竞赛的环节,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例如做一个摘果子游戏,看看谁摘的果子多,收获多,老师说一个字,学生就去抢树上的果子2、让孩子在识字过程中感悟文化汉字是一种文化,在汉字学家的眼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美丽的文化故事,有汉字组成的汉语系统更是一个灿烂的文化宝库因此,识字就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识字,人教版实验教材的识字课中有一种“对对子”的形式:“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话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桃对李,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面对这样的识字课,我们还会只是进行简单的识字训练吗?在让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下,实在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让学生感受,有太多的空间可以让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