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应用文写作绪论 (2)课件

77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88142011
  • 上传时间:2019-04-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90.50KB
  • / 7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应用文概述 一、 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一)应用文的概念 应用文是人们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为处理公私事务、指导工作、沟通信息,具有极强实用性的文章。“实用性”是同一般文学作品相比较提出来的,它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关键就在于“实用”,就是说,凡属应用文写作范畴的文章,必须有直接用于客观事物的某种价值。当然,其他文体的文章,对于客观事物来说,也会,产生某种价值,但这种价值是间接的,而应用文体却是要直接地体现出来。,(二)应用文的特点 1.实用性 实用性是应用文的本质属性,也是应用文的基本特点。它是写作的出发点,也是应用文的归宿。应用文的其他特性均源于实用性这一基本特性,是实用性在应用文的内容、形式与其他方面的具体表现。,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写作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应用文有明确的实用性,而非文学写作(如写一首诗、一篇散文、一篇小说)能给读者审美的享受,有认识生活、陶冶情操的功能,但很难立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有的应用文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的,有明确的实用目的。如写一则消息,就是为了传递信息;写一份说明书,就是为了介绍产品;写一份函,就是为了联系工作。

      2、所以,应用写作应从实际需要出发,为事造文,因事生文,避免去写那些内容空洞、不着边际、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文章。,2.真实性 真实性具有下列三个方面的含义: 应用文中所涉及的事实要真实可靠,确凿无误,要反映事物的主流特征和本质规律,不回避矛盾,更不能弄虚作假或无中生有,所涉及的政策法规、上级精神、资料文献、数字等要真实准确,不能有任何出入,不允许失真。 应用文的观点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可以偏概全,不可主观臆断,不可任意上纲上线,不可哗众取宠、危言耸听。,应用文中提出的有关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必须符合 有关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真实是一切文章的生命所在,但文学作品所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中所写的人与事,在生活中一般不能对号入座。正像鲁迅所说的,他小说中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是完全可以的,因为这样创造出来的形象更典型,更有概括力,也更能反映生活的本质。而应用写作是排斥这些的,应用文写作中所涉及

      3、的人与事,要求绝对真实,无论是总结、报告,还是财经、司法文书,都必须做到材料绝对真实,准确无误。否则,就不能达到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目的,还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给工作造成很大的损失。丧失了真实性,应用文就失去了实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一个报告,总结的内容不真实,就将导致上级机关做出错误的决定。如果一个合同、广告的内容不,真实,就会严重损害企业的信誉,甚至造成矛盾和纠纷,这与应用文的实践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真实可靠的材料,才能从中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才能发挥指导作用。 文学创作可以虚构,但应用文写作就不能这样了,一定要确有其人其事,情节、数字、细节都不能虚构,即使是私人应用文,弄虚作假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有的还以害人害己而告终。求真务实,是应用文撰写者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3.时效性 文学创作(报告文学除外)一般不强调时效性,作者可以精雕细刻,慢慢琢磨,一部长篇小说,可以写10年、20年。应用文写作一般都讲究时效,要求作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不允许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否则就会贻误工作。如会议通知,一定要在开会之前发出,若会议开过后再写会议通知,就一点也没有效用了。再如一

      4、些紧急指示,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写出,超过时限,这个指示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4.规范性 应用文是所有文体中最讲究“规矩”的,应用文的实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表现形式。如果内容是实用性的,但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就会使实用的效率大打折扣。规范的形式便于人们表达内容,便于传递和储存,便于读写双方的理解和沟通。 规范性最为明显的表现是格式规范。每一种应用文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都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格式。例如,法定公文格式的形成或制定,充分强调了法定公文的政治,性和权威性,体现了国家机关工作的统一意志,严谨周密,讲究效率,有助于公文的办理;学术类文体的格式,体现了传播科学的目的,便于读者检索、阅读和理解。 所谓格式,包括书写、排印行款式样、结构层次、习惯用语、称谓、签署等。应用文体有了格式,可便于写作、阅读、承办、归卷、查询。当然,格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这种变化必须以社会公认为前提。 固定的格式及其写作要求,在规范应用文外观形式和内部结构的同时,也使得撰写者不需要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结构的设计和安排方面,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内容上,以求最充分地实现其实用性的写作目的。 应用文的

      5、格式规范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由有关国家机关以权威的形式规定的,如党政公文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范的,学术性文体则是由国家标准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范的。第二种是由社会的约定俗成,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消息等文体的格式虽未经权威机关认定,但人们在长期的实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相沿成习地认可了某一相对固定、统一的格式,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撰写这些应用文时一般都应遵循这些社会公认的格式规范。 应用文的语言也具有规范性,例如文稿的语气要与作者的地位或身份一致,还要充分考虑到读者、文种、写作目的等各方面的特殊要求。应用文还有一整套相对固定、规范的用语,称为应用文的惯用语。惯用语与固定格式在形式上相得益彰,共同体现着应用文的规范性。,(三)应用文的作用 1.指导作用 应用文是党和国家制定、发布各项政策法令,同时把它传布到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级干部机关及广大群众中去,并动员组织人民群众认真贯彻执行。 2.宣传教育作用 宣传教育,指通过应用文用来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应用文要真正发挥其效能,就必须重视它的宣传教育作用,

      6、正如列宁所说的“假使我们拒绝用法令指,明道路,那我们就会是社会主义的叛徒”。这些在实际上并不能立刻完全实行的法令,在宣传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3.凭据和记载作用 凭据和记载作用,指它是一种确定的文字记录,它可以作为一种文字材料,作为今后检查和监督的依据。如总结、议案、可行性报告、审计报告等。 4.协调作用 应用文还能将下级机关工作情况、问题、意见反映到上级机关去,把上级机关的指示和决定传达到下级机关来,以此推动各方面工作协调进行。,二、应用文的分类 应用文的种类由于分类的角度和标准不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答案。一般来说,人们按照其实用功能把它分成通用和专用两大类。 通用类指人们在办公或办事中普遍使用的文书。它又可分为三类:一是党政公文类,指的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的文种,包括命令、决定、通告、公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二是通用事务类,包括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述职报告、简报、计划、规章制度等;三是个人事务类,如信函、启事、祝词、悼词、楹联等。 专用类指某种特定行业使用的专业性较强的文书。如科技类的,含学术论文、实验报告等;财经类的,有市场预测

      7、报告、经济合同、审计报告等;司法类的,有上诉状、辩护词、公证书、判决书等;传播类的,有消息、通讯、广告等。,第二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在应用文写作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议论、说明,偶尔使用描写等方式,我们这里就常用的叙述、议论、说明三种表达方式分别介绍。,一、叙述 (一)叙述的概念与作用 叙述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它是文章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基本表达方,式,各种应用文体都离不开叙述。叙述在文章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表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事件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前因后果,有其内在规律和外部联系,叙述的作用就在于把事件的过程和结局有头有尾地交代清楚,给人以清晰完整的印象。 二是介绍人物的经历和事迹。 在应用文写作中,常常要介绍人物的身世、经历、事,迹言行等情况,这就要通过叙述来完成。叙述是许多介绍人物事迹的传记性文章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 三是为议论、判断提供材料和依据。 在谈问题时,常常需要以事实作为依据,这些就需要叙述来完成。,(二)叙述的人称与叙述方法 叙述涉及人称问题。所谓叙述人称,实际上就是叙述人所立足的位置,即叙

      8、述人是在事件之中还是在所叙述的,事件之外。 叙述人在叙述中有时会出现“我”、“我们”的字样,这是第一人称的叙述。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叙述的方式,是站在“我”、“我们”的立足点上来进行的。作者或者是从自我出发,立足在所叙的一切都仿佛是“我”的亲身经历和亲眼观察上,或者是从“我”(“我们”)与叙述对象“你”(“你们”)的平行地位出发,立足于所叙述的一切都是双方共同的经历和感受。偏重于主观性的叙述,其优点是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可信,其缺点是囿于作,者的所见所闻,不能叙述作者经历、见闻以外的事情。它是直接与读者对话,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因此,使人感到亲切、真实。 如果叙述人是“客观”地述说一件事,就是第三人称了。第三人称是以客观的立场叙述事件、人物活动的。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刻意更广阔地反映客观现实。它是站在“他”、“他们”的立足点上来进行的。作者是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客观地陈述事宜,偏重于叙述他人的经历与事迹,所以显得理智、冷静而深沉,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叙述时比第一人称更加自由。 应用写作在运用叙述的方法上也很多,就叙述的顺序线索分,有顺叙、倒叙、补叙、插叙;就叙述的性质分,有总叙

      9、、分叙。下面分别介绍。 1.顺叙 按人物的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就叫顺叙。这是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叙述方法,其他叙述方法是它的变化和衍生。它的特点是线索清楚,层次分明,合乎读者认识事物的习惯,便于掌握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顺叙要注意详略与剪裁,否则容易使文章呆板、平淡。 2.倒叙 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先叙,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这样的叙述方法叫倒叙。倒叙方法运用得好,能突出结果、造成悬念,使文章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3.插叙 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进另一有关事件的叙述,,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主线,这一插入的叙述方法就叫插叙。插叙使用得好,可以帮助展开主要事件,丰富文章的内容,同时使顺叙波澜起伏。 4.补叙 在叙述的一定阶段上,对前面的叙述做某些补充叙述,一般叫补叙。补叙是对前边叙述事件的伏笔予以披露,或者对前面叙述中留下的漏洞作弥合,所以它不发展情节,只起丰富和补充作用。,5.总叙 总叙又称概说,是用简洁的笔墨,对事件做出概括的介绍,给人以总体的印象。如在关于建国以来特大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回顾”部分,开始有一段总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奋斗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期间经受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使读者对这段漫长的革命历程,先有一个概括的认识,这就是总叙。 6.分叙 分叙也叫平叙,是指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情。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两件事情相互交叉平行地叙述。这种叙述方式,正如古人所说的,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平叙在应用文写作中用得也较少,一般只用于通讯写作中。如中国青年报记者采,写的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所用的叙述方法就是平叙。 (三)应用文写作中叙述的要求 应用文写作中的叙述,与一般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有较大的区别。文学作品中的叙述要求具体、详尽,而且往往与描写结合在一起,能给读者具体的感受。文学作品中的叙述,为了能够感染读者,还可以动用虚构、夸张等手法。应用写作中的叙述是概括的叙述、轮廓性的叙述,,它不求所述的人和事详尽、具体、完整,不必

      《应用文写作绪论 (2)课件》由会员F****n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文写作绪论 (2)课件》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