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理学学习情境十(神经生理)课件二

78页
  • 卖家[上传人]:101****457
  • 文档编号:53802881
  • 上传时间:2018-09-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28MB
  • / 7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任务及目标,预习诊断与问题解惑要览:1、何谓第一体感区?有哪些特点?如何对接临床? 2、怎样区别皮肤痛与内脏痛? 3、如何描述骨骼肌牵张反射的类型、特点及其意义? 4、如何描述脑干网状结构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5、如何理解小脑的运动功能?如何对接临床? 6、何谓去大脑僵直?机理如何?,三、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纤维(自学内容),(一)丘脑的核团,子情境三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二)丘脑的功能(自学内容),1.较高级感觉中枢主要与痛觉有关,但粗糙而不能精确地分析痛觉的性质和强度。,2.向大脑皮层发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纤维丘脑接受除嗅觉以外的一切感觉传入纤维,经丘脑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转换核群换元,发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纤维最后投射到大脑皮层,故丘脑被称为感觉的转换站。,4,三、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纤维,四、大脑皮层的感觉功能,1.是人体感觉的最高级中枢,能精确地对 感觉进行分析综合,产生特定感觉。 2.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维持机体的觉醒状态 。,(一)大脑皮层的感觉功能,(二)大脑皮层的感觉功能代表区,1.体表感觉区:体表感觉区分为第一体感区和第二体感区。中央后回是体表感觉的主要投射区之一,称

      2、为第一体感区。,子情境三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大脑皮层第一体感区的定位特点,12,四、大脑皮层的感觉功能, 躯体感觉向大脑皮层左右交叉投射,但头面部感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 机能定位严格,为倒置的“人型”,但头面部为正立。, 投射区域的大小与感觉的灵敏度正相关,感觉灵敏度高的部位如唇、舌和手指,其投射区域大,比躯干代表区大几倍。,第一体感区的投射特点为:,12,四、大脑皮层的感觉功能,第二体感区:位于旁中央小叶与岛叶之间。特点:双侧投射;直立;定位性质较差,对感觉仅有粗略的分析作用,可能与痛觉有关。,2.听觉区 位于颞叶皮层,投射是双侧性的。 3.本体感觉区 位于中央前回,特点同第一体感区。 4.内脏感觉区 位于第二体感区和边缘系统等部位。,四、大脑皮层的感觉功能,5.视觉区 位于枕叶楔回和舌回。 特点: 颞侧视网膜向同侧视区投射; 鼻侧视网膜向对侧视区投射。,四、大脑皮层的感觉功能,概念:痛觉不是一种简单的感觉,为各种具体感觉的综合,属于一种复杂的体验范畴。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伴有情绪反应和防卫反应的复杂感觉称为痛觉。生理意义: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意义。,五、痛觉,子情境三 神

      3、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一)皮肤痛觉 痛觉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末梢。皮肤痛分为两种:1.快痛:受伤害性刺激后,立即发生尖锐、定位清楚的“刺痛”,除去刺激后很快消失,称为快痛(锐痛)。2.慢痛:受伤害性刺激,0.5-1.0秒后感觉到定位不明确的“烧灼痛”,称为慢痛(钝痛)。该痛觉强烈、难忍,除去刺激后还持续较长时间,并有一定的情绪反应。,五、痛觉,皮肤痛特点:定位精确,快痛快止,对刺激分辨力强;有一定的情绪反应;对针刺、刀割和烧灼刺激敏感。,(二)内脏痛 内脏痛与皮肤痛比较,有以下特征:缓慢、持续、定位不精确和对刺激的分辨能力差。对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炎症等刺激较敏感,而对一般的切割、烧灼、夹捏等刺激不敏感。内脏痛常伴有明显的情绪反应。,五、痛觉,(三)内脏牵涉痛 由于内脏疾患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的疼痛或痛觉过敏,称为内脏牵涉痛。不同内脏疾患牵涉痛的部位不同(见图示)。临床意义:根据牵涉痛的特定部位可协助诊断某内脏疾患。,五、痛觉,内脏牵涉痛的临床意义,内脏牵涉痛发生原理(自学内容):,五、痛觉,8.左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受损时,感觉障碍的部位是( )A.左半身和双侧头面部 B.右半身和右

      4、侧头面部 C.右半身和左侧头面部 D.左半身和左侧头面部 E 右半身 9.内脏痛觉不包括( ) A.缓慢、持续 B.定位不精确 C.有牵涉痛 D 对烧灼或切割等刺激敏感 E.对机械牵拉敏感 10.最易引起内脏疼痛的刺激是( ) A.切割 B.烧灼 C.机械牵拉 D.针刺和烧灼 E.针刺 11.大脑皮层感觉功能,错误的是() A.躯体感觉纤维主要投射到中央后回 B.除头面总感觉为双侧投射外,其投射特点是左右交叉C.投射区域的大小与躯体感觉的灵敏度有关 D.第二体感区的面积比第一体感区大 E.有点对点投射关系,PBL知识点题例反馈,子情境四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前角和脑神经运动核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是躯体运动的最基本中枢。,(一)前角和脑N运动核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 1.前角和脑N运动核运动神经元:该运动神经元分为两类:运动神经元:胞体较大,轴突纤维较粗,支配梭外肌,兴奋时引起梭外肌纤维收缩。运动神经元:胞体较小,轴突纤维较细,支配梭内肌纤维。运动神经元兴奋性较高,它的功能是调节梭内肌纤维的长度,使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轴突末梢所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总称一

      5、个运动单位。运动单位是躯体运动的最后公路。其大小在于轴突支配的肌纤维数目。,2.运动单位(自学内容):,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突然离断脊髓,断面以下的脊髓丧失反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称脊休克。原因:突然离断脊髓后,使断面以下脊髓突然失去上位中枢的易化作用所致。表现:肌紧张降低或消失;发汗反射消失;血压下降;大便、尿潴留等。恢复:脊休克后,经过一段时间断面以下脊髓反射活动逐步恢复。人类恢复较慢,约需13个月。,(二)脊休克,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概念:骨骼肌受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反射性引起该肌收缩过程,称骨骼肌牵张反射。2.反射弧:感受器是肌梭,其特点:两端附于梭外肌纤维上;两端有梭内肌纤维;中央有传入神经末梢组成的螺旋感受器。效应器为梭外肌(梭内肌和梭外肌在同一块肌肉上);中枢为运动神经元;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分别为肌梭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三)骨骼肌牵张反射及其类型,14,13,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肌梭结构特点,14,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肌梭: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有效刺激是牵拉,神经元提高其敏感性,神经元降低其敏感性,其传入冲动兴奋神经元。,13,一、脊髓对躯体

      6、运动的调节,当肌肉受到牵拉,刺激肌梭兴奋,其冲动传入纤维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经由神经纤维又传到该肌肉并引起收缩。,3.反射过程:,牵拉梭外肌,肌梭螺旋感受器兴奋,肌梭传入神经,运动神经元兴奋,传出神经,梭外肌收缩,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类型肌紧张:指缓慢、持续牵拉骨骼肌引起的牵张反射。骨骼肌附着的骨骼、肌重量和重力可以持续牵拉骨骼肌。,4.牵张反射的类型、特点和生理意义,腱反射:指快速牵拉骨骼肌或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 特点肌紧张:骨骼肌有一定的张力;多突触反射。腱反射:有位置方向的变化;单突触反射。,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肌紧张生理意义 a 姿势反射的基础,为最基本的姿势反射;b 躯体运动的基础。, 牵张反射的生理意义,15,腱反射生理意义 判定中枢和外周神经损伤的部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脊髓或相应外周神经损伤;腱反射亢进,表明高位中枢的病变。,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PBL知识点:膝跳反射,15,肱二头肌反射 中枢C56节,膝反射 中枢L24节,跟腱反射中枢S12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屈肌反射:当肢体皮肤受到较强刺激,反射性引起受刺激侧肢体屈曲

      7、反应的过程。意义:对肢体具有保护性作用。,(四)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自学内容),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对侧伸肌反射 : 肢体受到强度较大的刺激,在引起同侧肢体屈曲的同时,反射性引起对侧肢体伸直的过程。意义: 维持身体的平衡姿势。,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二、脑干对肌紧张和躯体运动的调节,附:上位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模式,子情境四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脑干网状结构下行易化系统1.特点:范围广:遍及延髓网状结构的背外侧部、脑桥被盖、中脑被盖及中央灰质、丘脑直至下丘脑等广泛区域。内源性活动。2.功能:下行易化神经元和神经元活动,加强肌紧张、腱反射和躯体运动。,16,二、脑干对肌紧张和躯体运动的调节,16,17,二、脑干对肌紧张和躯体运动的调节,1. 特点:延髓尾端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分的狭小区域;无内源性活动,须有大脑皮层抑制区、小脑和纹状体的始动才能发挥下行抑制作用。 2.功能:下行抑制神经元和神经元活动,抑制肌紧张、腱反射和躯体运动。在正常情况下,易化作用与抑制作用共同作用于脊髓运动中枢,两者对抗而取得相对平衡,以维持正常的肌紧张。两者一旦平衡失调,将出现肌紧张的

      8、亢进或减弱。,(二)脑干网状结构下行抑制系统,17,二、脑干对肌紧张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肌紧张,(),(+),二、脑干对肌紧张和躯体运动的调节,在中脑上、下丘之间突然离断脑干,只保留脑桥和延髓与脊髓相连的动物,称为去大脑动物。概念:去大脑动物表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角弓反张状态,称为去大脑僵直。主要特征:伸肌紧张性亢进,即过强的骨骼肌牵张反射。发生原理:主要是阻断了大脑皮层、纹状体等对网状结构抑制区的始动,使下行抑制作用减弱,下行易化作用占优势的结果。,PBL知识点:去大脑僵直,18,去大脑僵直,去大脑僵直实验: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18,二、脑干对肌紧张和躯体运动的调节,12.骨骼肌运动神经元的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5-羟色胺 E.ATP13.躯体运动最基本的反射中枢在( ) A.大脑 B.中脑 C.延髓 D.脊髓 E.脑干14.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是( )A.肌紧张反射 B.腱反射 C.屈

      9、肌反射 D.对侧伸肌反射 E.牵张反射15.骨骼肌牵张反射感受器是( ) A.肌腱 B.肌梭 C.肌膜 D.肌纤维 E.梭内肌16.脊休克时脊髓反射消失,其原因是( )A.损伤刺激对脊髓的抑制作用 B.脊髓反射中枢破坏 C.血压下降使脊髓缺血 D.失去了网状结构的始动 E.断离脊髓突然失去上位中枢的易化,PBL知识点题例反馈,小结一:第一体感区的特点为:躯体感觉向大脑皮层投射是左右交叉的,即一侧体表感觉投向对侧皮层的相应区域,但头面部感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机能定位严格,为倒置的“人型”,但头面部为正立。投射区域的大小与感觉的灵敏度有关,感觉灵敏度高的部位则代表区大;反之,小。,3分钟小结,小结二骨骼肌受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反射性引起该肌收缩过程,称骨骼肌牵张反射。骨骼肌牵张反射有肌紧张和腱反射两种类型。肌紧张:特点是有一定的肌张力;为多突触反射。肌紧张意义是姿势反射和躯体运动的基础。腱反射:特点为单突触反射;有位置方向变化。腱反射意义在于判定中枢和外周神经损伤的部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脊髓或相应外周神经损伤;而腱反射亢进,表明高位中枢的病变。,小结三在中脑上、下丘之间突然离断脑干,只保留脑桥和延髓与脊髓相连的动物,称为去大脑动物。去大脑动物表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呈角弓反张状态,称为去大脑僵直。小脑的功能有维持躯体平衡 、调节肌紧张和协调随意运动。,内脏痛与皮肤痛比较,有以下特征:缓慢、持续、定位不精确和对刺激的分辨能力差。对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炎症等刺激较敏感,而对一般的切割、烧灼、夹捏等刺激不敏感。内脏痛常伴有明显的情绪反应。,预习诊断与问题解惑要览:1、大脑皮层主要运动区的特点有哪些?如何对接临床? 2、怎样区别上位运动神经元瘫痪与下位运动神经元瘫痪? 3、如何描述锥体系、锥体外系的功能? 4、如何描述植物性神经的递质与受体? 5、何谓胆碱能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 6、怎样阐明植物性神经的主要功能和生理意义?,(一)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主要在中央前回,其功能特点为:左右交叉性支配,但头面部除睑裂下表情肌和舌肌外为双侧支配;严格的机能定位,为倒置“人型”,但头面部正立;皮层定位区域的大小与运动精细程度有关,如手、口唇所占的区域较大,躯干的定位区则较小。,

      《生理学学习情境十(神经生理)课件二》由会员101****457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学习情境十(神经生理)课件二》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