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人民大教育社会学基础教学课件PPTU12

收藏

编号:33796015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6.11KB    格式:PPTX    上传时间:2022-10-09
  
9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人民 教育 社会学 基础 教学 课件 PPTU12
资源描述:
教 育 社 会 学 基 础马和民 主 编 陈 群 杨运强 副主编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第十二章 标签的形成:标签、污名与学生评价第一节 学生的分类和概化第二节 标签理论及其应用第三节 走向合理的学生评价 分类和概化是学校教育活动中常见的现象,对于迅速标定学生特征以及提高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师难免带有刻板印象和固有偏见,因此,这一分类和概化并不准确,并常常限制了教师对学生进一步的了解。走向合理的学生评价应当认识到概化的局限以及污名化的危害,应正确理解标签理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正面标签对学生的教育价值。导学 分类分类 概化概化 标签标签 污名化污名化核心概念学生的分类和概化学生的分类和概化标签理论及其应用标签理论及其应用如何合理评价学生如何合理评价学生研究主题第一节 学生的分类和概化 依据特定标准对学生个体发展情况做出评价,从而判断其学业、品德及个性等发展程度是一种日常的教育行为。在通常情况下,教师按照某一种类、等级或性质等对学生进行归类;在日常管理中,学校往往依据特定的标准甄别、评选出“优秀学生”“示范榜样”。事实上,自设定对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伊始,我们便已经无可避免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这一评价机制便是分类和概化。一、分类和概化的概念1.用于标定学生特征的分类和概化 分类(categorization)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定的标准将人归类。概化(generalization)又称广义化、一般化、通常化、普遍化,常指将事物的定义进行修改或者补充以使其适用于更大的范围。分类和概化是相互联系的,分类是概化的必要过程,归类则是概化的结果。在学校教育情境中,教师常常在对学生进行分类后再加以概化。2.基于评价的分类和概化“所有人都会对人和事物进行分类和概化。”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社会价值的传递者和代表者常常发挥评价主体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思想品德、个性发展等展开评价,评价形式包括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或总结性评价等。教育评价的功能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在功能观上呈现出“甄别、选拔诊断、形成与改进综合发挥功能”的变化趋势,在方法观上呈现出“定性定量定性定量结合”的趋势,在评价主体关系方面呈现出“上帝式旁观式介入协商式”的演变。可以说,评价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日常工作,而教师依据何种标准进行何种评价,对评价结果如何使用,评价活动过程及结果等,都基于教师对学生所进行的一项基本操作分类和概化。二、过度概化限制了教师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1.过度概化、刻板印象与偏见过度概化,又称以偏概全,指仅用极少事例来概括某一模式。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或个体形成的一种抽象的固定的看法,并将这一看法推而广之,转而认为这个事物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进而忽视了个体的差异。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印象。2.过度概化有危险 分类和概化可以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简化人的认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教师不可能一下子熟悉所有学生的特性,但是当他们知道某人属于某个群体时,便可以根据过去已形成的刻板印象对学生有个大致了解。但是,由于个体特征通常并不能与其所属群体完全一致,在这种情况下,评价分类的结果就会导致过度概括的错误。教师在过度概化的同时,很可能会隐没学生个体身上独特的东西。在当前社会的转型时期,人的教育活动、思想观念、评价认识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如果单纯以偏见和刻板印象去认识人,往往会出现错误,给教育工作带来弊端,使被过度概化的儿童心理产生极大的偏差。三、科学的分类和概化是教师的基本功 只要对学校教育情境稍加考察,就会发现在教育的任何情境下任何主体都无一例外地会对接触到的人和事物进行分类并概化。教师依据教育经验做出推论,推论反过来对教师起指导作用。分类和概化学生,是教师作为社会职业和科学教育活动的固有属性。事实上,分类和概化是日常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教师不会简单地对环境做出反应,他们会给不同环境贴上标签,通过研究和理解不同环境,对环境中的人和事物进行分类和亚分类,持续不断地对在形成这些分类的具体情境中所学到的东西进行概化,这是每一位教师在个人成长中伴随学习与教育经验的增长而日益增长的基本能力。正如我们前面讨论的例子,对使用“班级成绩前10%”“品行优良”的学习与认识进行分类,教师就能很方便地将概化后的“优秀学生”相关的教育观念、教育知识与教育行为等快速而恰当地应用到这些学生身上。第二节 标签理论及其应用 分类和概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给学生贴标签(labeling)的过程,是标签形成与结果运用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伴随种种社会互动,教师与学生被贴上何种标签取决于互动的表现。如果某位执纪严格的老师被一位捣蛋的学生看作是“专制的”,那这位学生会把他所知道的关于此类老师的认识应用到这位老师身上。一、标签理论对理解教育过程的贡献 标签理论原是社会学中研究社会越轨行为的一种解释性理论,发端于社会学家米德、涂尔干的理论和芝加哥学派早期的研究。它在分析犯罪这一越轨行为中提出,犯罪是社会互动的产物,如果个人被有意义的他人,如教师、亲戚、警察等贴上标签,描述为偏差行为或犯罪者,他就逐渐自我修正而成为偏差行为者或犯罪者。他人的标签则是犯罪得以产生的重要因素。以下五步为教师期望发生背后的互动过程:(1)教师期望得到学生特定行为和成就;(2)教师对不同期望的学生采取不同措施;(3)教师的不同措施对学生的自我概念、取得成绩的动机和抱负水平产生作用;(4)教师长期坚持某种措施对待某个学生,如果学生没有反对或改变,这种对待方式就会促成学生的成绩和行为;(5)时间越长,学生成绩和行为将会同教师的期望接近。在五步互动过程中,教师的期望得以清楚传递,学生的行为也向期望发展。但如果互动过程出现问题,比如学生通过某些行为改变教师期望,也有可能带来新的变化。里斯特的研究深化了期望效应在解释学生学业成败的作用,发展了师生关系理论,充分说明微观教育社会学在研究课堂教学、师生关系中强大的生命力。在理论层面,除了应当重视教师、学校制度等对学生的影响外,还应注重这一影响背后的社会互动机制。在实践层面给教师带来新的启发:学生的发展与其所受到的期望和标签有关。标签理论提醒人们不应轻易地给学生贴上标签,同时应利用积极的期望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期望效应是教师的一种积极标签 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和雅各布森(Jacobson)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他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的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期望效应”,后来人们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的典故,称这种现象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续许多心理学家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证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教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了极为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学生的学习能力感以及学业成就动机发生作用的。事实上,在教师期望效应的产生过程中,教师的期望、学生的学习能力感、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及学业成绩等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显然,期望效应对于学生成长来说是一种积极标签。三、污名化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 污名(stigma)来源于古希腊,指用以表示某些人身份地位的身体记号。中国古代也用“刻字”的办法来标识奴隶、罪犯或叛徒。带有上述记号的人,在公共场所往往会被回避与排斥。1963年,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中,将污名定义为一种个体不被信任和不受欢迎的特征,这种特征降低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使其从一个完美的、有用的个体变成一个有污点和丧失部分价值的人。其实质是社会对某些个体或群体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污名常与贴标签、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等概念关联,是一种负面的现象。被污名的个体或群体都具有某种被社会所不能认同和接受的特征。学校教育中的污名现象并不鲜见,如学生之间既存在戈夫曼所言“身体厌恶”嘲笑,也存在师生孤立那些具有所谓“个人特征污点”的性格孤僻学生的现象学校也存在针对个体或小群体的污名,如“问题学生”“留守儿童”的公众污名甚至污名化。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埃利亚斯(Elias)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概念,他在研究某教派的教徒时,发现了一个现象,即社会中的某一群体习惯于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他称之为“污名化”(stigmatization)。污名化过程是人们会对某一群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偏负面的抽象处理,而遮蔽他们的其余特征。久而久之,这种标签就变成了该群体的对应物。董奇的一项研究发现:2010年后,我国农村留守学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有些研究结论和社会舆论夸大了留守的消极影响,导致留守儿童及其家庭被污名化。有相当一部分文章从问题出发,倾向于认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使他们留守的子女在各方面都出现了问题。留守孩子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消极情绪一直困扰着他们,因而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出任性、暴躁、极端的性格。也有研究者认为,留守的时间越长,留守儿童越容易烦躁不安、忧虑、情绪激动并具有更强的攻击性。甚至有研究者干脆将留守儿童称为“问题儿童”。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生活在留守儿童身边的人们以及一些研究者用大量的负面描述夸大了留守的消极作用,导致留守儿童被污名化的倾向比较明显,进而使被污名化的儿童产生了歧视知觉。第三节 走向合理的学生评价一、学业成绩不能标定学生的发展1.学业成绩不等于社会成就 我们通常简单地认为学业成绩表现优异的学生会比其他学生优秀。但实际上,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业成绩并不能最终代表他们的社会成就。有些学业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个体,进入社会后为社会做出了很好的贡献。在这里,“社会成就”显然是一种相对的标准,常用“顶尖人才”、“领军人物”和“社会精英”等标签来衡量,高低程度取决于个体在某一类职业群体中的相对位置。2.学业成绩评价的误用 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很多情境中是教师标定学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考试、测验的分数又是主要的指标。正如梅翰所言:“教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已经承认了测量儿童真正能力的测验的权威性,他们不加怀疑地接受测验结果,并认为它是儿童能力正确而有效的反映。”这种成绩至上主义反映了对儿童基本能力的简单概化。很多教师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将考试、测验的分数简单看成标定学生的主要根据,学生也将分数看得无比重要。分数及升学率被教育行政部门、家长与社会各界当作评价学校的主要依据。结果,社会为学校排名次,学校为班级排名次,班级为学生排名次的“贴标签”现象屡见不鲜。分数成了“标签”的唯一指标,考高分的就是聪明的好学生,考低分的就是愚笨的差学生。二、科学的概化是理解学生的基础 教师有效使用方法与工具进行学生评价,首先需要考虑教育目标的设计,依据学生的学业成绩、社会阶层、年龄特征等精确与模糊的混合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类和概化,形成对学生不同的评价印象,是教师接近并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20世纪30年代,在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推动下,开始明确要求了解并尊重儿童的个性和人格,要求正确把握教育目的与价值,以此作为判断教育成效的依据。泰勒模式,它把教育方案的目标用学生行为化的成就来表示,并将该目标作为进行评价和指导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尽管后续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发展出了综合性的CIPP模式由背景(context)评价、输入(input)评价、过程(process)评价和成果(product)评价组成的综合评价。泰勒模式将对学生的评价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民大教育社会学基础教学课件PPTU12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37960158.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