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衢州市高家镇镇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docx
20页浙江省衢州市高家镇镇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A.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B.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C. F1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3∶1D. 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参考答案:B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将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性状分离比为3:1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3)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4)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最终得出基因分离定律,其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详解】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体现的是分离定律的实质,A错误;根据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可知,当时出现的3:1是新的问题,B正确;子一代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1:1,是对实验验证时的结果,C错误;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是既知的事实,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分析过程,特别是掌握孟德尔针对分离定律提出的假说的内容,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2. 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A、B、C分别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 ) A.9/64 B.1/64 C.8/64 D.27/64参考答案:D3. 下列与生命系统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因而原子和分子属于生命系统B. 病毒具有生命特征,因而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 动物和植物结构层次均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D. 草履虫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层次参考答案:D【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详解】A.构成细胞的原子、分子及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B.病毒具有生命特征,但是不具有细胞结构,因而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C.植物的结构层中无系统,C错误;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又是个体,因而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层次,D正确;故选D4. 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和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B. 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 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D. 甜菜的块根,含糖量高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可溶性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成橘黄色,能被苏丹Ⅳ染液成红色,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详解】斐林试剂能够鉴定还原性糖,斐林试剂与与双缩脲试剂的物质是相同的,浓度是不同的,因此可用斐林试剂稀释配成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A正确;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B正确;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成橘黄色,能被苏丹Ⅳ染液成红色,因植物食用花生油本身呈橘黄色,因此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C正确;甜菜的块根主要含有蔗糖,蔗糖是非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用于鉴定还原性糖,D错误。
故选D点睛】注意斐林试剂用于鉴定还原性糖,还原性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非还原性糖主要有淀粉、蔗糖5. 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血液中CO2含量上升刺激了呼吸中枢,属于神经调节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参考答案:B略6. 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此蛋白质分子所含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A.52、52 B.50、50 C.52、50 D.50、49参考答案:C7. 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1%.若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则另一条链上,胞嘧啶、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21%、12% B.30%、24% C.58%、30% D.34%、12%参考答案:D【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C=T+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解答】解:已知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1%,即A=21%,则T=A=21%,C=G=50%﹣21%=29%.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即C1=24%、T1=3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C=(C1+C2)÷2,计算可得C2=34%,同理,T2=12%.故选:D.8. 21-三体综合征、并指、苯丙酮尿症依次属于①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 ②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 ③常染色体病 ④性染色体病A.②①③ B.④①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参考答案:C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B. 胆固醇是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C. 葡萄糖和蔗糖都能口服,也能通过静脉注射。
D.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但不参与细胞器膜的构成参考答案: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A正确;胆固醇属于脂质,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故作用非常重要,B错误;葡萄糖可以静脉注射,因为细胞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蔗糖是二糖,不像葡萄糖是单糖,不可以被细胞直接利用所以不能静脉注射蔗糖可以口服,但需要经过酶的消化形成单糖才能吸收进入血液内,C错误;磷脂是构成 (细胞膜) 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D错误10. 全世界每年有上千人由于误吃毒蘑菇而死亡,鹅膏覃碱就是其中的一种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覃碱的分子量大约是A.1024 B.898 C.880 D.862参考答案:C11. 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C.溶液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运入 D.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参考答案:D12. 如果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参考答案:B13. 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参考答案:D【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判断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通常用溶液培养法,在人工配制的完全培养液中,除去某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溶液培养法,在人工配制的完全培养液中,除去某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仍正常,说明该元素不是植物所必需的;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出现特定的缺乏症状),且只有补充了该种元素(其他元素无效)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症状消失),说明该元素是必需的矿质元素.故选:D.14.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标本,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视野亮度和细胞数目的变化是( )A.变亮、增多 B.变暗、减少 C.变亮、减少 D.变暗、增多参考答案:B15.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参考答案:C16. 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参考答案:C17. 下图是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水分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的生命活动由代谢活跃状态转入休眠状态B. 种子的鲜重随着种子的成熟发生改变C. 种子成熟期间的这两种物质的变化和种子萌发时相反D. 种子中水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吸收的水分减少参考答案:D【分析】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一般来说细胞代谢旺盛的细胞含水量多,老熟的器官比幼嫩的器官含水量多;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与结合水,自由水与结合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分析题图可知,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含量逐渐升高,水分的相对含量逐渐下降。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水分含量逐渐降低,种子的生命活动由代谢活跃状态转入休眠状态,A正确;种子的鲜重在成熟过程中由于含水量降低的幅度大于干物质增加的幅度,因此种子的鲜重随着种子的成熟而逐渐减小;B正确;种子成熟期间干物质相对含量升高,水分的相对含量下降,种子萌发时干物质的相对含量降低,水的相对含量下降,C正确;种子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