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太原市晋安中学高二生物摸底试卷含解析.docx
18页山西省太原市晋安中学高二生物摸底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对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B.核酸是一切生物(除朊病毒)的遗传物质 C.核酸有 DNA 和 RNA 两种 D.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参考答案:D2. 下列有关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B. 测定土壤中细菌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C. 如果得到了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D.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小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样品的稀释度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实际操作中,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104和105倍的稀释液;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的稀释液。
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考点:本题意在考查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3. 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下列连接中错误的是( ) A. B. C. D.参考答案:B4. 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10%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70%、30% B.50%、50% C.90%、10% D.80%、20%参考答案:D5. 干细胞是生物体生命进程中出现的一类未分化细胞,一旦需要,它可以按照发育途径通过分裂而产生分化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个体发育中,动物胚胎干细胞全能性最高B.个体发育过程中最原始的干细胞是受精卵C.运用胚胎干细胞可以培养动物器官或组织,从而开创人类疾病治疗的新方法D.干细胞中含有本物种个体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参考答案:A6. 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嘧啶含量为61%,嘌呤含量为19%,该生物肯定不会是( )A.噬菌体 B.羊C.烟草花时病毒 D.蓝藻参考答案:A 7.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生产要求品种 A. 过程①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B. 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C. 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幼苗 D. 此育种方法可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参考答案:D8. 下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应在⑤处给予刺激并观察 B.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D.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参考答案:D9. 胸腺素能诱导淋巴干细胞生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下列病人中不适合用胸腺素的是 ( )A.器官移植病人 B.SARS病人 C.AIDS病人 D.结核病人参考答案:A10. 下列几种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始终观察不到染色体的是( )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变形虫细胞 ③大肠杆菌细胞 ④蛙的红细胞⑤蛙的囊胚期细胞 ⑥ 人的造血干细胞A.③⑥ B.③④ C.①⑤ D.②④参考答案:B略11.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参考答案:C12. 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
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 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间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尚未出现细胞的分化参考答案:D略13.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酶是基因转录的重要产物B.酶和基因都是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成分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些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相应代谢过程实现的D.只要含有某种酶的基因,细胞中就有相应的酶参考答案:C14.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 幼嫩的胚芽鞘尖端细胞能合成生长素,该细胞中一定有色氨酸B. 效应T细胞是通过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进而裂解靶细胞,所以靶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坏死C. 被蛇咬伤要迅速注射抗蛇毒血清,其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D. 兴奋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引发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一定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参考答案:A幼嫩的胚芽鞘尖端细胞能合成生长素,该细胞中一定有色氨酸,A正确;效应T细胞是通过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进而裂解靶细胞,所以靶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被蛇咬伤要迅速注射抗蛇毒血清,其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上称为抗体,C错误;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引发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不一定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
15. 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D.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参考答案:D16. 科学工作者把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分离出来,将单个细胞放入培养基中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的植株,这些植株的特点是A.彼此性状相似 B.变异频率较高 C.单倍体 D.都是纯合子参考答案:A17. 有一种疾病称为“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做抗原而受到攻击,致使神经冲动传递低下、肌无力,其发病机理与下列哪种病最相似 A.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B.系统性红斑狼疮C.过敏反应 D.红绿色盲参考答案:B18. 右图是动物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图中细胞 A.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B.含有4条染色单体 C.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D.正在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参考答案:C19. 如图3-6-3中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两个过程,图丙为其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甲 乙 丙图3-6-3A.图中酶1和酶2表示同一种酶B.图乙所示过程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不会发生C.图丙是图甲部分片段的放大D.图丙中b链可能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 参考答案:D20. 《物种起源》出版已有150多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达尔文( )A. 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B. 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C. 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 提出了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参考答案:A在生存斗争中,具有对生存有利的变异的个体适应环境而得到保存和发展,具有对生存不利的变异个体由于不适应环境而大量死亡,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的适应性就是这样形成的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A正确;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是拉马克的观点,B错误;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说的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C错误;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的观点,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知道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内容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21. 蛋白质工程直接需要进行操作的对象是 ( )A.氨基酸结构 B.蛋白质空间结构 C.肽链结构 D.基因结构参考答案:D22. 关于人体内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分泌抗利尿激素B.有体温调节中枢C.有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D.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参考答案:D23. 下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C.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4参考答案:C24. 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对部分耕地“退耕还草、还林”,在这个过程中农田的演替属于 A.初生演替 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 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参考答案:答案:C25. 下图所示.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培养基1和2的成分在比例上具有差异B.①②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可能为单倍体D.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可能为杂合子参考答案:B26. 对下列两个生物学概念模型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是A.若图甲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质粒,D表示受体细胞B.若图甲表示植物杂交育种示意图,则A、B表示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代,C称为杂种子一代,从C到D会发生性状分离C.若图乙表示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则d一定表示森林阶段D.若图乙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甲状腺无影响参考答案:CD27. 所有活细胞都具有( )A.细胞壁 B.选择透过性膜 C.染色体 D.线粒体参考答案:B28. 下列能最能反应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是(注:V为反应速度,t为反应温度)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高;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酶活性降低;温度过高会使酶失活。
故符合该变化规律的是D项考点: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用图表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内容的能力29. 下列几组化合物中,属于脂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