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学课程电子教案(上师大)(第4章).pdf
12页上海师范大学《光学》教案 1 / 12 第 10 次课(第 4 章) 授课时间 授课章节 绪论,第 4章, 4.1 4.2 4.4 任课教师 及职称 胡志娟 讲师 教学方法 与手段 黑板加多媒体投影相结合 课时安排 3课时 使用教材和 主要参考书 姚启钧原著,《光学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眼睛的构造,简化眼模型,近视眼、远视眼的校正掌握视角放大率(放大本领)的概念、人眼、放大镜、目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其放大本领的计算方法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其放大本领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视角、视角放大率(放大本领)的概念,放大镜、目镜的放大本领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放大本领的计算 教学内容: § 4.1 人的眼睛 一 . 构造和模型 1.构造: 2.简化眼模型 二 . 眼睛的调节 网膜像, 自调节远点,近点 , 1。
正常人 明视距离: 25cm 2.近视眼: 3.远视眼 4.散光眼 5.老花眼: 三 . 人眼的分辨率 四 .视角, 双眼体视角 § 4-2 助视仪器的放大本领 一、放大本领(视角放大率) 视角:物体的长度对眼睛节点所张的角 不用助视仪器,视角 u,视网膜上像长 oa,记作 l; 用助视仪器( H, H′是助视仪器的主点),视角为 u′ ,视网膜上像长 oa′,记作 l′,放大本领,记作 M uullM (与 α , β 之区别 —— u, u′不是共轭量 ) 一般人的眼睛看作一个折射球面, f=-1.71cm, f′=2.28cm,主点、节点不重合,但靠得很近,可以看作重合,称作光心 正常人的眼睛,近点 10— 15cm;远点∞,明视距离 25cm 明视距离:睫状肌处于正常状态而能十分仔细地看清物体时,物体离眼睛的距离 上海师范大学《光学》教案 2 / 12 二、放大镜(凸透镜) 把物体 PQ置于透镜 L的物方焦点和透镜之间并使它靠近焦点,物体经透镜成一放大虚像 P′ Q′ f25uuM ( *) 若 f′ =10cm, M=2.5,写作 2.5x。
§ 4-3 目镜(用来放大其他光具组所成的像) 通常由两个不接触的薄透镜组成:场镜、视镜 考虑放大本领,像差的矫正 目镜的作用:放大物镜所成像的视角 一、惠更斯目镜 1、构造特点 两个平 凸 透镜组成,前面是场镜, 1f ,后面是视镜 2f 1f =32f ,两镜相距 d=22f (像方焦点重合) 2、光路及成像 二、冉斯登目镜 1、构造特点 两个平 凸 透镜组成, 21 ff 1f32d 2、光路图 两种目镜 区别: 1、冉斯登目镜可以放大实物,也可以放大实像,惠更斯目镜只能放大它前面物镜所成的像 2、冉斯登目镜可以对被观察的实物或实像进行测量,惠更斯目镜则不能 § 4-4 显微镜的放大本领 一、显微镜的构造及光路图 1、构造 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目镜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光路图 3、物、像、镜相对位置 ( 1) 物在物镜物方焦点稍外处(成放大实像) ( 2) 物镜的像落在目镜物方焦点内 (成放大虚像 ) ( 3) 目镜的像成在明视距离处 上海师范大学《光学》教案 3 / 12 二、显微镜的放大本领 1、公式推导 2125ff lM (单位 cm) 2、对公式的讨论 )25)(()25)(()25)((25 2212121 fssfflff lff lM =β 物· M 目 物镜刻有 5X 10X 20X „„ 表示物镜横向放大率 目镜刻有 10X 15X 20X „„ 表示目镜放大本领 如选用物镜 20X,目镜 15X 则 M=20× 15=300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P208 6、 7、 8 下次课预习要点 4.5 望远镜的放大本领 ; 4.6 光阑 光瞳 4.7 光度学概要 --光能量的传播 ; 4.8 物镜的聚光本领 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分析 按计划实施, 效果良好 上海师范大学《光学》教案 4 / 12 第 11 次课 授课时间 授课章节 绪论,第 4章, 4.5 4.6 4.8 任课教师 及职称 胡志娟 讲师 教学方法 与手段 黑板加多媒体投影相结合 课时安排 3课时 使用教材和 主要参考书 姚启钧原著,《光学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眼睛的构造,简化眼模型,近视眼、远视眼的校正掌握视角放大率(放大本领)的概念、人眼、放大镜、目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其放大本领的计算方法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其放大本领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视角、视角放大率(放大本领)的概念,放大镜、目镜的放大本领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放大本领的计算 教学内容: § 4-5 望远镜的放大本领 观察远物 增大视角 ,平行光进,平行光出 一、开普勒望远镜 1、构造特点 物镜和目镜都 为会聚 透镜, '1F 与 F2重合, 1f ≥ 2f 2、光路图 3、放大本领 212112// fffffy fyM 讨论: 1、 M 为负值,像倒立 2、 1f 愈大, 2f 愈小, M 愈大 二、伽利略望远望 1、构造特点 物镜相当干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 '1F 与 F2重合, 1f ≥ 2f 2、光路图 3、放大本领 212112// fffffy fyuuuuM ∵ 0M0f,0f 21 ,像正立 4、两种望远镜比较 1°光学间隔 21FF ,对望远镜0 ,复合光具组 dfHHPfff 2221 ,,焦点主点都在无穷远,平行光入射,出射光仍为平行光。
2°伽,视场小;开,视场大(考虑镜筒挡光) 上海师范大学《光学》教案 5 / 12 3°伽,正主像;开,倒立像,视角大的光不能通过目镜 4°伽,可配叉丝;伽,不能(开,可以拍物镜像) 5°伽,镜筒短;开,镜筒长 三、反射式望远镜 1、折射式望远镜的缺点 1°产生色差; 2°产生球差(透镜表面为球面所造成的)且难校正; 3°大孔径透镜难制孔径愈大,分辨本领愈大) 2、反射式望远镜种类 物镜为反射镜,目镜为透镜 1°牛顿式反射望远镜 2°格雷戈里望远镜 (都是物镜) 3°卡斯格伦望远镜 4°斯密特物镜 消球差(非近轴光线平行入射不交于一点,用草帽形折射透镜,使光路略有改变,成像于一点) 四、激光衍束器 透射式望远镜倒装即成 § 4-6 光阑 光瞳 引言 光阑的概念 为什么要研究光阑:以前只讨论光学仪器放大本领,但像的明亮程度,决定于光能量大小,因此与入射光束的空间立体角有关 定义: 透镜的边框和开孔的屏,都起限制光束的作用,都叫光阑 一、有效光阑和光瞳 1、有效光阑 在所有各光阑中,限制入射光束最起作用的光阑,叫有效光阑。
2、光瞳 1°入射光瞳:有效光阑 被自己前面部分的光具组所成的像叫入射光瞳图中 B’ 2°出射光瞳,有效光阑 被自己后面的光具组中所成的像叫出射光瞳,图中 B″ 入射光瞳与出射光瞳对整个光具组来讲是共轭的 B′作为物,则 B 是 B′对于 L1的像; B 作为 L2的物,则 B″为像 因此,对整个光具组, B′为物, B″为像 二、有效光阑和光瞳的计算 光阑 AB 的直径 D′小 于透镜直径 D 物点 P 与 F 重合, AB 为有效光阑 通过 AB 的光是对于 L 张角为 u 的光束,为何确立 u? 作 AB 对于 L 所成的像 A′ B′, A′ B′对于 P 点张角为 u,∵ u< uL∴ AB 为有效光阑 P 点如在 F 左方, AB 不一定是有效光阑 上海师范大学《光学》教案 6 / 12 有效光阑总是对某一个指定的参考点而言的 小结: P181 对有效光阑和光瞳的有关问题的讨论: 1°光瞳 a、 如果有效光阑在最前面,入射光瞳是有效光阑本身 如果有效光阑在最后面,出射光瞳是有效光阑本身 b、 入射光瞳,出射光瞳不一定哪一个在前面 C、 入射光瞳,出射光瞳统称为光瞳。
2°孔径角 物平面与主轴的交点对入射光瞳半径两端的张角叫入射孔径角,简称孔径角 像平面与主轴的交点对出射光瞳半径两端的张角叫出射孔径角,简称投射角 3°主光线 通过有效光阑中心的光线叫主光线,也通过出射瞳,入射瞳中心 4°由入射瞳,出射瞳确定光束的顶角 光通量的大小决定于入射光束的顶角,它完全决定于入射光瞳的位置,大小,有效光阑变为次要 研究光学仪器的光通量,抽像成用光瞳来表示 § 4— 7 光度学概要 —— 光能量的传播 研究像之明亮程度像之明亮程不仅与入射光束空间立体角大小有关,还与光源和被照表面有关 一、辐射通量和视见函数 1、辐射通量 表征发光表面辐射 能量 . . 之大小 定义:单位时间内从面元 ds 辐射出来的各种波长( λ 从 0— ∞)的光能量,称为面积元 ds 的辐射通量用 ε 表示,单位瓦 2、分布函数 光源辐射的能量,不同波长的光在其中所占的相对数值不同 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光源表面面积元( ds)的某一波长附近的单位波长间隔的光能量用 e(λ )表示 从光源面积元 ds 辐射出来的波长在 λ 到 λ +dλ 间的光辐射通量 ded 总辐射通量 0 d)(e 3、视见函数 对于一面积元辐射的能量,我们感兴趣的是 引起视觉 . . . . 的部分,不同波长的光能量相同,但对人眼引起的感觉不同,人眼对 5550Å 黄绿光最敏感。
设任一波长为 λ 的光和波长为 5550Å 的光产生相同亮暗视觉所需的辐射通量分别为△ ελ 和△ ε 5550,则比值 5550v 对于 λ =5550Å 的黄绿光 1)(v 上海师范大学《光学》教案 7 / 12 如对 5550Å, V( λ ) =1;对于 6000 Å, V( λ ) =0.613 表示:为了使 6000Å 的光引起的和 5550Å 相同强度视觉,所需辐射通量是 5550Å 的1/0.631=1.6 倍 二、光通量 表征光源表面的客观辐射通量对人眼引起的视觉强度,用 φ 表示: dekdvkd m )()()( )(vk)(k m k(λ )—— 光谱光视效能 km— 最大光视效能,简称最大光效率,光通量单位:流明( λ m) dd)(k —— 光谱光视效能其实是波长为 λ 的辐射的功光当量 换言之波长为 λ 的 1W 辐射通量,相当于 k(λ )流明的光通量 最大光谱光视效能 w/lm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