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的适用性何红玲 (1).pdf
2页浅谈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的适用性何 红 玲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理论,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实践及教学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但要注意其适用性和局限性作者:何红玲,河南大学教育系研究生,开封475001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 1776 ~1841 年),首次在理论上对教学过程作了阶段划分,提出了著名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学四阶段说本世纪初,它作为最早被介绍到我国来的西方教育学的主要部分,对我国学校教学产生了深广影响但在解放后,它在我国理论界屡遭批驳,“文革”中又被全盘否定,人们指责它为“脱离实际”、“只能使学生越来越蠢”的教条80 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它进行重新评价,普遍肯定它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在对它的适用性的具体理解上,至今仍存在不同意见本文试图根据教学的复杂性,结合对理论界不同观点的认识,谈谈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的适用性赫尔巴特把教学活动过程划分为依次递进的四个阶段:1.明了,2 .联想,3.系统,4.方法他指出:第一阶段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新材料,要求教师尽可能简炼、清楚、明白地叙述、讲解或演示等在学生获得大量彼此已初步联系的个别观念后,教学可进入第二阶段。
在该阶段,教师应采用分析教学法,力求使学生形成新观念与先前相关观念的联系然后,再通过第三阶段,使学生对新旧观念联系的理解,上升到普遍性概念的领域在该阶段,教师应严谨、周密地综合所教材料,概括出应有结论最后,进入第四阶段,让学生把系统化了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这就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的基本内容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它的适用性的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赫尔巴特的“形式阶段教学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教学书本知识的客观规律”①,适用于书本知识的教学第二种认为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如果应用于个别教学的过程,也许是可行的,但应用于学习活动的整体之中,显然会被它的固定僵化的模式束缚住学生的手脚,限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②第三种认为赫尔巴特“四个阶段结构式教学过程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方法论体系……只要课堂教学这一形式尚未退出历史舞台,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就不会完全失去生命力这既是因为他的教学理论是对这一形式总结、概括的结果,又因为其相当正确地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③第四种认为赫尔巴特所揭示的四个教学阶段“首先作为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现象乃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它并不是教学过程的全部,它仅仅是学校教学活动在理论上的宏观概括……赫尔巴特四阶段教学理论更适合于学校全部教学活动的实施,而相对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来说,四个阶段教学理论既有其适用性的一面,也有其显著局限性的一面”④。
应该怎样看待上述不同观点呢?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的适用性到底如何?教学总的来说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110第38卷 第2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38 No .21998年3月 J.of Henan Univ .(Soc.Sci.) Mar.1998构成的一种综合活动过程,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它有以下几个基本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学设备条件而定教学过程应分哪些阶段的问题,属于教学方法范畴因此,教学过程阶段的划分应综合考虑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设施的具体特点根据不同教学要素的特点,可以把教学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性质,可把教学分为知识教学、技能教学和思想品德教学;根据完成教学目标的种类多少,可把教学分为单一课教学和综合课教学;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程度,可以把教学分为启蒙性教学和继续性教学;根据学生数量的多少,可以把教学分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等等如综合考虑教学各要素的特点,教学类型会有更多变式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并不适合于所有的教学类型,甚至不适合于所有的书本知识教学类型或课堂教学类型。
首先,它不很适合于学校中技能教学活动的全部实施技能教学常可根据技能形成的规律,依照技能认知※动作尝试※相互模仿※半熟练化※技能熟练化※发挥性运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进行其次,它也不很适用于思想品德教学根据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思想品德教学过程阶段常常是“认识提高→※情感培养→※行为形成→※意志磨炼”的有机变式其三,它也不适用于书本知识的复习课或检查课等教学活动复习课或检查课常可根据具体情况,或者省略赫尔巴特阶段说的某些阶段,如直接从系统化阶段进入运用知识阶段;或者反其道而行之,如从运用知识入手,使先前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进一步扩大或加深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或掌握所学资料等其四,对于书本知识的新授课教学,它也不能说是“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方法论体系”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包括教学准备阶段和教学效果检查与反馈阶段虽然这两个阶段可融合到其他阶段而不必单独列出,但不明确提出就会导致许多教学理论与实践工作上的失误赫尔巴特没有明确提到这两个阶段,他的弟子后来虽然提出了“预备”阶段,但也没有提出教学检查与反馈阶段总之,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说不是学校全部教学活动的理想的、唯一的教学阶段模式,也不是所有书本知识教学都必须遵循的教学模式。
它只是一种揭示了教学过程的局部规律,比较适用于某些特定教学情境的具体教学模式相对而言,它比较适用于书本知识的新授课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情境所包含的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无一不越来越复杂,它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具体教学模式也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因此,应具体分析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而获得对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说的实质性理解和对其适用性的一般性掌握注 释:①张法琨:《赫尔巴特教学论中的几个问题》 ,《华东师大学报》1980年第五期②蒋晓:《赫尔巴特学派教学理论评述》 ,《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1984年第一期③朱正贵:《赫尔巴特的教学论及其历史命运》,《西北师院学报》1984年第三期④赵卫:《试析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的逆行特征及其它》 ,《教育科学》1990年第一期[责任编校 阎现章]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