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docx
4页培养基适用性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培养基适应性检查的标准操作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规定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成品培养基、 由脱水培养基或按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査3 责任3.1 本规程由质量保证中心主任指定人员起草3.2 与本文件相关的部门负责人参与审阅,企业质量负责人批准本文件3.3 质量控制中心负责具体实施本规程4 内容4.1 依据4.1.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4.2 试验用菌株及培养基试验用菌株试验用培养基菌液配制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对照培养基大肠埃希菌营养肉汤培养基或营养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对照营养琼脂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改良马丁培养基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对照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对照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黑曲霉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对照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4.3 试验用仪器设备4.3.1 恒温培养箱(30~35℃)、霉菌培养箱(23~28℃)、蒸汽压力灭菌器、净化工作台、电热干燥箱、恒温水浴锅、振荡器、电冰箱、天平4.3.2 锥形瓶、培养皿(9cm)、量筒、试管及塞、吸管(1ml分度0.01,10ml分度0.1)4.3.3 接种环、乙醇灯、乙醇棉球或碘伏棉球、火柴、记号笔、灭菌镊子、不锈钢药匙、白瓷盘。
4.4 操作步骤 4.4.1 菌液的制备4.5.1.1 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30~35℃培养18~24h取30~35℃培养18~24h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营养肉汤新鲜培养物1ml,用 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递增稀释制成每1ml含菌数50~100cfu的菌悬液,备用4.5.1.2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上,于23~28℃培养24~48h取于23~28℃培养24~48h的白色念珠菌新鲜培养物1ml,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递增稀释每1ml含菌数50~100cfu的菌悬液备用4.5.1.3 接种黑曲霉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于23~28℃培养5~7天,加入3~5ml0.05%(ml/ml)聚山梨酸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酸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递增稀释制成每1ml含孢子数50~100cfu的孢子悬液备用4.4.2 菌液的计数(每种菌液制备2个平皿)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液1ml(含菌数50~100cfu)接种至营养琼脂培养基上,30~35℃培养48h,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1ml(含菌数50~100cfu)接种至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上,23~28℃培养72h,计数。
4.4.3 适用性检查实验操作4.5.3.1 培养基的配制:按规定程序新鲜配制营养琼脂(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以及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灭菌后备用4.5.3.2 营养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取7个无菌平皿,分别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各2皿,每皿接种1ml菌液(含菌50~100cfu),另一平皿不接种菌做空白对照,倾注对照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后于30~35℃倒置培养48h,计数被检培养基同法操作4.5.3.3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取5个无菌平皿,分别接种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各2皿,每皿接种1ml菌液(含菌50~100cfu),另一平皿不接种菌做空白对照,倾注对照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后于23~28℃倒置培养72h,计数被检培养基同法操作4.5.3.4 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取3个无菌平皿,分别接种白色念珠菌2皿,每皿接种1ml菌液(含菌50~100cfu),另一平皿不接种菌做空白对照,倾注对照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后于23~28℃倒置培养72h,计数。
被检培养基同法操作4.5 结果判断:若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70%,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则判断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