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新课标解读2.doc
3页2011版课标“识字与写字”目标解读一、目标扫描【列表对比】学段实验稿目标与内容修订版目标与内容调整说明第一学段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1.降低了识字写字量,表述更有弹性,与实验稿比较,第1条加了“写字”二字,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2.将“学习独立识字”调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之前,是因为独立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避免造成误解,以为“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是唯一或最主要的识字方式第二学段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1.从表述方式(刚性表述改为弹性表述)和量的变化两个方面降低了识字写字量2.明确指出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3.增加了对书写习惯的要求。
4.删除了实验稿中的第五条,目的是强调写字的重要性第三学段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1.识字量用弹性表述,降低了识字负担2.硬笔书写楷书,增加了“力求美观”的要求,更加强调书写质量3.增加了对书写习惯的要求目标综述】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音形义相结合的特质赋予了它与拼音文字截然不同的特有魅力在识字写字的过程中,汉字给人的感官刺激是丰富的、奇妙的汉字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汉民族文化的积淀,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浸润文化的过程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写字能力是语文的标志性能力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出发,识字、写字在各年段的要求既相互联系,循序渐进,有各有侧重低年级阶段强调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多认少写,避免在刚性要求上客观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损伤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与实验稿课标比较,修订版课标适当降低了第一、第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这是针对客观上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做出的修订写字量的降低,还意味着要求更加关注学生的写字过程,重视写字质量的有效提高同时,我们注意到,同实验稿目标与内容比较,修订版每个学段对汉字的书写都提出十分具体的目标要求的同时,一以贯之地提出“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而且,越往高年级,越注重写字习惯的养成和审美品质的提升,体现了“写字育人”的指导思想汉语拼音的教学任务在低年级阶段完成,强调了汉语拼音的工具性特征,学好汉语拼音的目的是为学习普通话、发展独立识字能力服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