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科学探究不仅要有还有有方法敖勇.doc
3页论科学探究不仅要有激情,还要有方法 和平镇实验小学:敖勇内容摘要: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全球信息化的实现,作为未来人才培养基地的教育系统首先受到巨大的冲击因此,我们在科学实验课上,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应该注重探究活动的效益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典型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探究活动的目标并给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在探究中有所收获关键词:经历探究 激情 提出问题 科学探究 效果 方法我国的《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得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学习科学的有趣,从而增长探究能力,获得科学知识我们知道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比如有一节关于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的科学课老师提前在实验室的讲台两侧摆满了有: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各种实验材料在学生开始试验之前我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学生可以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觉、用途等等这样,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我在一边根据情况提示、引导这节课教师准备的大量工具和材料,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各种液体更多的不同,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由于教师有了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使学生在科学态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提升了研究和探究能力,从而达到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有人认为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只要老师指导了,就不是探究那种“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
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之后,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否都有研究的价值,是否都能当堂研究,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整理、筛选,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研究什么,并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收集信息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在科学教学课程中,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从中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当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这才是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所追求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学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达成 参考书目: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2,《探究性学习》3,《科学探究18条原则》工作单位:和平镇实验小学联系:13985331205通讯地址:沿河县和平镇实验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