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pdf
6页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初一(上)历史复习资料(上)注:BC. = 公元前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课祖国境原始的农耕生活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栗、蔬菜的国家3、见课本P8 右上角图,认清4 种农耕时代主要遗址位置4、辨认 P8“ 杆栏式房屋 ” 和 P9“ 半坡式房屋 ”第三课华夏之祖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第 5 课灿烂的青铜文明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器发展的过程及种类:a、 出现 原始社会末期(1) 、发展过程b、发展 夏朝C、繁荣 商朝(2)主要种类:食器、酒器、水器、兵器2、成都平原的独特青铜文化“ 三星堆” 文化3、目前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农业的发展情况:后代称为 “ 五谷 ” (古时称稻、黍【黏小米】、栗、麦、豆)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那时候,农业上已经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器农具进行农业生产2、畜牧业的发展情况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还建有牧畜圈栏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表现: 1、被迫在农田里集体劳动、手工作坊里做工。
2、没有人身自由,受非人待遇,如人牲、人殉第 6 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 BC.770 年-BC.476 年)1、 奴隶社会瓦解2、 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3、 (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争霸(天时地利人和)标志:葵丘会盟4、 晋楚争霸(城濮大战、退避三舍)5、 吴越争霸(卧薪尝胆)6、 春秋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消极: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积极、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二、战国七雄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 1、七国形成三家分晋:赵、魏、韩春秋原有的国家:齐(田氏代齐)、楚、秦、燕2、七雄(名称、位置【见课本p33】 )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3、重要战役、桂凌之战 (齐 VS 魏)(围魏救赵)、马陵之战 (齐 VS 魏)(减灶计)、长平之战(秦VS 赵)(纸上谈兵)三、春秋与战国的战争的区别春秋战国规模:小 大性质:春秋争霸 战国兼并趋势:分 合第 7 课大变革的时代一、背景1、 荒地2.铁农具和农耕的使用(1) 、铁农具的使用: 劳动工具的改进石器 骨耜 铜器 铁器 (2) 、牛耕的使用:耕作方式的改进(3) 、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4)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3、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修建者:李冰(秦国)修建时期:战国时期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获得了“ 天府之国 ” 的美称奴隶主地主农民(平民 +奴隶)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 - 二、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2、 奖励耕战奖励军工 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3、 建立县治 加强中央集权第 8 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一、文字的演变1、 甲骨文: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金文:也称 “ 铭文 ” ,刻在鼎上的字2、 演变过程甲骨文 金文(铭文) 篆书(大篆、小篆)隶书 楷书繁体 简体二、天文、历法和医学1、日食、月食的记载2、夏朝就有了 “ 夏历 ” ,也就是现在的农历战国时期测定出了一年 24 个节气3、扁鹊 四诊法(望、闻、问、切)三、文学艺术1、屈原的代表作离骚2、战国时期的钟鼓之乐,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四、总汇第 9 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孔子1、春秋晚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思想政治“ 仁”“爱人 ” 主张为政以德3、教学、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 ” 4、文化成就: (1) 、整理古籍编订春秋 、诗经(2) 、言论记录论语二、老子1、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2、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以柔克刚3、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三、百家争鸣1、五个著名的学派:儒、道、墨、法、兵2、墨家: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墨子,主张 “ 兼爱 ” 、“ 非攻 ”儒家: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孟子,主张 “ 春秋无义战 ” ,“ 仁政 ” 治国道家: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庄子,主张 “ 顺其自然 ” ,“ 无为而治 ” 法家:战国末期, 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兵家:春秋晚期,代表人物孙武,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著有孙子兵法四、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主要历史条件:生产力发展 引发社会变革 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 10 课秦王扫六合一、秦统一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 秦统一的过程韩 赵 魏 楚 燕 齐BC.230 BC.228 BC.225 BC.223 BC.222 BC.221 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 - 2、 秦统一中国的原因、商鞅变法、远交近攻的正确战略、秦始皇本人的雄才大略、人民渴望停止战争1. 帝位终身专制主义皇位世袭个人独揽大权2.中央集权: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3.等级三、秦统一中国的意义1 、结束长期割据称雄的局面;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 - - - - - - - - - - 2、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3、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建立一整套民主制制中央集权制度;5、国家版图大大超过前代长城陇西东海见课本 P60“ 秦朝疆域图 ” ,认清长城头(辽东)与尾(临洮)位置第 11 课“ 伐无道,诛暴秦”一、秦的暴政1、徭役繁重(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长城、驰道)2、赋税沉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表现3、刑罚严酷(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峻法的处治)4、秦二世更加残暴二、秦末的农民起义1、前期:陈胜、吴广起义(陈胜自立为王)(时间: BC.209 年地点:大泽乡)直接原因:遇雨误期根本原因:秦的暴政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歌名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2、后期:项羽(楚) 、刘邦(汉)起义、巨鹿之战(BC.207 年,破釜沉舟)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