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试卷.docx
5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词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池沼(zhǎo) 鉴赏(jiàn) 重峦叠嶂(zhàng)B.丘壑(hè) 嶙峋(lín xún) 镂空(lòu)C.琢磨(zhuó) 斟酌(zhōu) 蔓延(màn)D.轩榭(xiè) 心裁(cái) 盘曲(p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祖藉 悲哀 任劳任怨 饮食起居B.慰勉 和霭 无可奈何 节衣缩食C.劳禄 隔绝 汗流满面 东挪西借D.私塾 舒服 勤劳俭朴 不辍劳作3、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国文和英文,则必须学有素养,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
B.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C.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D.在西部,沙子一旦摆脱了水,它们就会纵横捭阖,所向披靡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地震所产生的冲击波影响到附近很远的地方B.老村长带领群众及时完成了任务C.一些商店挂出了“衣冠不整禁入”的牌子D.坚持原则是对每个政府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①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②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③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④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⑤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⑥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2)默写崔颢《黄鹤楼》的前四句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虎丘①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②,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③间从千人石④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⑤丘积,樽疊⑥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⑦,无得而状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⑧生公石⑨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⑩之横,皂隶⑪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注释】①虎丘:苏州名胜之一万历二十三年(1595)作者曾任吴县令,期间,六次游览虎丘万历二十四年,解职离吴前,留连虎丘胜景,写下这篇描写吴中民俗的散文②下迨蒂(bù)屋;下至贫民迨,至,到薛屋,草席盖顶的屋子,指穷苦人家昏暗的屋子这里代指贫民③交衢:四通八达的大路④千人石:虎丘山中一块大磐石传说唐代高僧生公说法时,石上坐千人听讲。
⑤檀板:唱歌时伴奏用的拍板,用檀木制成⑥樽罍:酒杯与酒壶⑦雷辊(gǔn)电霍:雷鸣电闪辊,车轮声⑧迟月:等待月亮出来⑨生公石;在千人石北,曾为生公讲坛⑩乌纱;即乌纱帽古代官员的帽子用黑纱绸制成指代官员⑪皂隶:衙门差役着黑衣,故称皂,黑色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虎丘去城可七八里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B.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记》C.从千人石上至山门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曹刿论战》D.皆避匿去 去国还乡《岳阳楼记》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2)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独 以 近 城 故 箫 鼓 楼 船 无 日 无 之4.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甲】【乙】两文都在描写景物的基础上抒发感慨甲】文借描写“_______”,体现作者B_________的志趣;【乙】文借描写C_________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自己为官D________的态度。
A处用原文回答,B、C、D处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白杨礼赞》,回答后面小题白杨礼赞茅盾①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②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③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④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⑤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⑥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⑦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⑧白杨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⑨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1.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2.第⑤段,既让读者感受到白杨树的外在形象美,又让读者体会到它的内在精神美,请参照示例,将你的阅读体会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具体部位外在特征内在精神干笔直(1)枝(2)团结叶片片向上(3)皮微微泛出淡青色质朴3.“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是就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而a,但“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因为_________,此处运用了_____ 的写法4.《爱莲说》和《白杨礼赞》都是托物言志的文章,小明学习《爱莲说》后写下“赏莲花慕 君子志洁行廉”的上联,现在请你根据对《白杨礼赞》的理解,帮他补写一个下联上联:赏莲花慕君子志洁行廉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黄鹤楼》,完成下面小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诗歌颔联、颈联用精当的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用“悠悠”形容白云的飘荡无定,用“①______”形容汉阳树的清晰可数,用“萋萋”形容②______2.《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有人推测鲁迅“还记得这名目”与本诗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六、语言表达(共10分)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 )(2)“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 ( )(3)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4)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七、作文(共40分)“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描绘了江上的美景请你展开联想,将它扩展成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景物描写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