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气配线规范.ppt

59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91669081
  • 上传时间:2024-09-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05M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电气配线规范电气配线规范 邢金龙邢金龙 主要分类2主要分类:主要分类:· · 1.1.元器件安装元器件安装· · 2.2.二次回路布线二次回路布线· · 3.3.一次回路布线一次回路布线· · 4.4.电电控控柜布局柜布局· · 5.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基本规范导线线缆的选择和基本规范· · 6.6.对电柜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对电柜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1 元器件安装 1.元器件安装·1 ·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①适用条件    ②需要的灭弧距离    ③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2 ·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3 ·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4 ·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5 ·5 必须按图安装必须按图安装 ( (如果有图)如果有图)·6 ·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7 ·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1.元器件安装·8 ·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⑴ 元件名称元件名称 安装高度(安装高度(m m)) ①指示仪表、指示灯 0.6-2.0    ②电能计量仪表 0.6-1.8    ③控制开关、按钮 0.6-2.0    ④紧急操作件 0.8-1.6 ⑵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 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② 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③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④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9 ·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元器件安装·10 ·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11 ·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元器件安装·12·12对于发热元件对于发热元件 ( (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 的安装应考虑其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5W 75W 及以上的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13 ·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 上·14 ·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 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左左图图 端端子子的的标标识识 1.元器件安装·16·16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如图:如图:·15 ·15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目,如图:,如图:双重的标识双重的标识门上门上的标识的标识 1.元器件安装·17 ·17 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   ① 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② 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红圈处),或者破坏绝缘层如下两图:如下两图:图图1 1图图2 2 1.元器件安装 门上的接地处(红圈处)要加门上的接地处(红圈处)要加““抓垫抓垫””,防止因为油漆的问题,防止因为油漆的问题而接触不好,而且连接线尽量短而接触不好,而且连接线尽量短·18 ·18 安装因振动易损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安装因振动易损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装橡胶垫减震装橡胶垫减震 1.元器件安装·20·20将母线、元件上预留给客户接线用得螺栓拧紧将母线、元件上预留给客户接线用得螺栓拧紧变压器变压器·19 ·19 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 · 2.二次回路布线 2.二次回路布线·1 ·1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按图施工、连线正确按图施工、连线正确·2 ·2 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横平靠,线束应横平 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

      同一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同一合同的相同元件走线方式应一致合同的相同元件走线方式应一致 2.二次回路布线·3 ·3 二次线截面积要求:二次线截面积要求:    ① ①单股导线单股导线 不小于不小于1.5mm1.5mm²    ② ②多股导线多股导线 不小于不小于1.0mm1.0mm²   ③③弱电回路弱电回路 不小于不小于0.5mm0.5mm²    ④ ④电流回路电流回路 不小于不小于2.5mm2.5mm²    ⑤ ⑤保护接地线保护接地线 不小于不小于2.5mm2.5mm²·4 ·4 所有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所有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5 ·5 每个电器元件的接点最多允许接每个电器元件的接点最多允许接2 2根线·6 ·6 每个端子的接线点一般不宜接二根导线,特殊情况时如果每个端子的接线点一般不宜接二根导线,特殊情况时如果必须接两根导线,则连接必须可靠必须接两根导线,则连接必须可靠( (做成一个端子做成一个端子) )·7 ·7 二次线应远离飞弧元件,并不得防碍电器的操作二次线应远离飞弧元件,并不得防碍电器的操作·8 ·8 电流表与分流器的连线之间不得经过端子,其线长不得超电流表与分流器的连线之间不得经过端子,其线长不得超过过3 3米米。

      2.二次回路布线·9 ·9 电流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的连线必须经过试验端子电流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的连线必须经过试验端子·10 ·10 二次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二次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 2.二次回路布线·11·11带电阻的带电阻的ProfibusProfibus插头的连接插头的连接⑴⑴适用于一根电缆的连接适用于一根电缆的连接    ① 仅一根电缆连接时,则导线与第一个接口连接    ② 推动开关置“ON”位置    ③ 编织的屏蔽带准确的放置在金属导向装置上⑵⑵适用于二根电缆的连接适用于二根电缆的连接    ① 连接的两根导线是在插头之内的串联    ② 推动开关置“OFF”位置    ③ 编织的屏蔽带准确的放置在金属导向装置上·12·12不带电阻的不带电阻的ProfibusProfibus插头的连接插头的连接 ①编织的屏蔽带准确的平放在金属导向装置上 ②导向装置中的两根红绿线放置在刀口式端子上    绿导线:连接点绿导线:连接点A A    红导线:连接点红导线:连接点B B 2.二次回路布线·13·13回拉式弹簧端子的联接回拉式弹簧端子的联接   ①导线的剥线长度:10 mm   ②导线插入端子口中,直到感觉到导线已插到底部。

      ·14·14抽屉中屏蔽电缆的连接抽屉中屏蔽电缆的连接 ①拧紧屏蔽线至约15 mm 长为上 ②用线鼻子把导线与屏蔽压在一起;  ③压过的线回折在绝缘导线外层上;用热缩管固定导线连接的部分用热缩管固定导线连接的部分 · 3.一次回路布线 3.一次回路布线·1·1一次配线应尽量选用矩形铜母线,当用矩形母线难以加工时一次配线应尽量选用矩形铜母线,当用矩形母线难以加工时或电流小于等于或电流小于等于100A 100A 可选用绝缘导线可选用绝缘导线 接地铜母排的截面面积接地铜母排的截面面积=电柜进线母排单相截面面积=电柜进线母排单相截面面积×1/2×1/2图为图为接地母排与接地端子接地母排与接地端子图为错误接法图为错误接法 3.一次回路布线·2·2汇流母线应按设计要求选取,主汇流母线应按设计要求选取,主进线柜和联络柜母线按汇流选取进线柜和联络柜母线按汇流选取;;分分支母线的选择应以自动空气开关的脱支母线的选择应以自动空气开关的脱扣器额定工作电流为准,如自动空气扣器额定工作电流为准,如自动空气开关不带脱扣器,则以其开关的额定开关不带脱扣器,则以其开关的额定电流值为准对自动空气开关以下有电流值为准。

      对自动空气开关以下有数个分支回路的,如分支回路也装有数个分支回路的,如分支回路也装有自动空气开关,仍按上述原则选择分自动空气开关,仍按上述原则选择分支母线截面如没有自动空气开关,支母线截面如没有自动空气开关,比如只有刀开关、熔断器、低压电流比如只有刀开关、熔断器、低压电流互感器等则以低压电流互感器的一侧互感器等则以低压电流互感器的一侧额定电流值选取分支母线截面如果额定电流值选取分支母线截面如果这些都没有,还可按接触器额定电流这些都没有,还可按接触器额定电流选取,如接触器也没有,最后才是按选取,如接触器也没有,最后才是按熔断器熔芯额定电流值选取熔断器熔芯额定电流值选取图为主回路接线图为主回路接线 3.一次回路布线下图为分支回路汇流排的接法:下图为分支回路汇流排的接法:分支回路的汇流排的分支回路的汇流排的正确正确接法(红圈处)接法(红圈处)分支回路的汇流排的错误接法(红圈处)分支回路的汇流排的错误接法(红圈处) 3.一次回路布线·3·3铜母线载流量选择需查询有关文档,聚氯乙烯绝缘导线铜母线载流量选择需查询有关文档,聚氯乙烯绝缘导线槽中,或导线成束状走行时,或防护等级较高时应适当考虑裕量槽中,或导线成束状走行时,或防护等级较高时应适当考虑裕量。

      正确接法正确接法错误接法错误接法 3.一次回路布线·4·4母线应避开飞弧区域母线应避开飞弧区域·5·5当交流主电路穿越形成闭合磁路的金属框架时,三相母线应当交流主电路穿越形成闭合磁路的金属框架时,三相母线应在同一框孔中穿过接线不规范,必须把进入线槽的大电缆外层在同一框孔中穿过接线不规范,必须把进入线槽的大电缆外层都剥开,把所有导线压进线槽都剥开,把所有导线压进线槽·6·6电缆与柜体金属有摩擦时,需加橡胶垫圈以保护电缆电缆与柜体金属有摩擦时,需加橡胶垫圈以保护电缆正确接法正确接法错误接法错误接法 3.一次回路布线·7·7电缆连接在面板和门板上时,需要加塑料管和安装线槽柜电缆连接在面板和门板上时,需要加塑料管和安装线槽柜体出线部分为防止锋利的边缘割伤绝缘层,必须加塑料护套体出线部分为防止锋利的边缘割伤绝缘层,必须加塑料护套正确接法正确接法错误接法错误接法 3.一次回路布线·8·8柜体内任意两个金属零部件通过螺钉柜体内任意两个金属零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地垫圈, , 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件表面,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件表面,以保证保护电路的连续性。

      以保证保护电路的连续性·9·9当需要外部接线时,其接线端子及元当需要外部接线时,其接线端子及元件接点距结构底部距离不得小于件接点距结构底部距离不得小于200mm200mm,,且应为且应为 连接电缆提供必要的空间连接电缆提供必要的空间·10·10提高柜体屏蔽功能,如需要外部接线,提高柜体屏蔽功能,如需要外部接线,出线时,需加电磁屏蔽衬垫,柜体孔缝要出线时,需加电磁屏蔽衬垫,柜体孔缝要求为求缝长或孔径小于求为求缝长或孔径小于λ / (10~100λ / (10~100)如果需要在电柜内开通风窗口,交错排列如果需要在电柜内开通风窗口,交错排列的孔或高频率分布的网格比狭缝好,因为的孔或高频率分布的网格比狭缝好,因为狭缝会在电柜中传导高频信号柜体与柜狭缝会在电柜中传导高频信号柜体与柜门之间的走线,必须加护套,否则容易损门之间的走线,必须加护套,否则容易损坏绝缘层坏绝缘层    柜门没有接地柜门没有接地,,柜门走线必须加线槽柜门走线必须加线槽 3.一次回路布线·11·11螺栓紧固标识螺栓紧固标识A生产中紧固的螺栓应标识蓝色B检测后的紧固的螺栓应标识红色·12·12注意装配铜排时应戴手套注意装配铜排时应戴手套。

      ·13·13防护安全与注意事项防护安全与注意事项①①抽屉单元(尤其是抽屉单元(尤其是100mm 100mm 模高)中联接到二次接插件的二次线长度上应留有裕量模高)中联接到二次接插件的二次线长度上应留有裕量②②铜排冲孔应注意去毛刺,尤其是方孔时铜排冲孔应注意去毛刺,尤其是方孔时③③绝缘支撑厚度应不大于绝缘支撑厚度应不大于10mm10mm,要注意检查要注意检查④④装元器件之前要看看说明书,否则装完后不易查出装元器件之前要看看说明书,否则装完后不易查出⑤⑤抽屉机械连锁,尤其时抽屉机械连锁,尤其时IP42 IP42 时,要考虑密封条的厚度,或磨成尖角时,要考虑密封条的厚度,或磨成尖角⑥⑥抽屉单元按钮弹簧的强度要提高抽屉单元按钮弹簧的强度要提高⑦⑦大截面积铜排联接后要用塞尺复检,注意平垫的使用大截面积铜排联接后要用塞尺复检,注意平垫的使用⑧⑧不同电压等级的端子要分开不同电压等级的端子要分开⑨⑨标牌的粘贴要用标牌的粘贴要用3M 3M 胶,可用胶,可用502 502 点一下⑩⑩门内线槽不能用双面胶粘贴,可以门内线槽不能用双面胶粘贴,可以502502,注意别留缝隙注意别留缝隙⑪⑪用于外部接线端子的线槽应加大。

      用于外部接线端子的线槽应加大⑫⑫线槽不要与主回路输出端太近线槽不要与主回路输出端太近⑬⑬零序互感器要用自身所带铜排联接零序互感器要用自身所带铜排联接⑭⑭成柜要做出厂检验成柜要做出厂检验⑮⑮导线经过隔板时要加护套导线经过隔板时要加护套⑯⑯导线中间不要有接头导线中间不要有接头⑰⑰电缆支架要合理电缆支架要合理⑱⑱考虑安装维护的安全考虑安装维护的安全 · 4.电控柜布局 4.电控柜布局·1 ·1 确保传动柜中的所有设备接地良好,使用短和粗的接地线连确保传动柜中的所有设备接地良好,使用短和粗的接地线连接到公共接地点或接地母排上连接到变频器的任何控制设备接到公共接地点或接地母排上连接到变频器的任何控制设备( (比如一台比如一台PLC)PLC)要与其共地,同样也要使用短和粗的导线接地要与其共地,同样也要使用短和粗的导线接地最好采用扁平导体最好采用扁平导体( (例如金属网例如金属网) ),因其在高频时阻抗较低因其在高频时阻抗较低图中为接地示例图中为接地示例 4.电控柜布局·2·2为电柜低压单元,继电器,接触器使用熔断器以保护当对为电柜低压单元,继电器,接触器使用熔断器以保护当对主电源电网的情况不了解时,建议最好加进线电抗器主电源电网的情况不了解时,建议最好加进线电抗器·3·3确保传导柜中的接触器有灭弧功能,交流接触器采用确保传导柜中的接触器有灭弧功能,交流接触器采用R R -- C C 抑制器,直流接触器采用抑制器,直流接触器采用““飞轮飞轮””二极管,装入绕组中。

      压敏电二极管,装入绕组中压敏电阻抑制器也是很有效的阻抑制器也是很有效的图图中红圈处便中红圈处便为接触器上面的反向二极管为接触器上面的反向二极管 4.电控柜布局·4·4如果设备运行在一个对噪声如果设备运行在一个对噪声敏感的环境中,可以采用敏感的环境中,可以采用EMC EMC 滤滤波器减小辐射干扰同时为达到波器减小辐射干扰同时为达到最优的效果,确保滤波器与安装最优的效果,确保滤波器与安装板之间应有良好的接触板之间应有良好的接触·5·5信号线最好只从一侧进入电柜,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双端接地信号线最好只从一侧进入电柜,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双端接地如果非必要,避免使用长电缆控制电缆最好使用屏蔽电缆如果非必要,避免使用长电缆控制电缆最好使用屏蔽电缆模拟信号的传输线应使用双屏蔽的双绞线低压数字信号线模拟信号的传输线应使用双屏蔽的双绞线低压数字信号线最好使用双屏蔽的双绞线,也可以使用单屏蔽的双绞线模拟最好使用双屏蔽的双绞线,也可以使用单屏蔽的双绞线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输电缆应该分别屏蔽和走线不要将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输电缆应该分别屏蔽和走线不要将24VDC 24VDC 和和115/230VAC 115/230VAC 信号共用同一条电缆槽!在屏蔽电缆进入电柜的信号共用同一条电缆槽!在屏蔽电缆进入电柜的位置,其外部屏蔽部分与电柜嵌板都要接到一个大的金属台面位置,其外部屏蔽部分与电柜嵌板都要接到一个大的金属台面上。

      上 4.电控柜布局·6·6电机电缆应独立于其它电缆走线,其最小距离为电机电缆应独立于其它电缆走线,其最小距离为500mm500mm同时应避免电机电缆与其它电缆长距离平行走线如果控制同时应避免电机电缆与其它电缆长距离平行走线如果控制电缆和电源电缆交叉,应尽可能使它们按电缆和电源电缆交叉,应尽可能使它们按9090度角交叉同时度角交叉同时必须用合适的夹子将电机电缆和控制电缆的屏蔽层固定到安必须用合适的夹子将电机电缆和控制电缆的屏蔽层固定到安装板上·7·7为有效的抑制电磁波的辐射和传导,变频器的电机电缆必为有效的抑制电磁波的辐射和传导,变频器的电机电缆必须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的电导必须至少为每相导线芯的电须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的电导必须至少为每相导线芯的电导的导的1/101/10·8·8中央接地排组和中央接地排组和PE PE 导电排必须接到横梁上导电排必须接到横梁上 ( (金属到金属金属到金属联接联接) ) 它们必须在电缆压盖处正对的附近位置中央接地它们必须在电缆压盖处正对的附近位置中央接地排额外还要通过另外的电缆与保护电路排额外还要通过另外的电缆与保护电路( (接地电极接地电极) ) 连接屏蔽总线用于确保各个电缆的屏蔽连接可靠,它通过一个横梁蔽总线用于确保各个电缆的屏蔽连接可靠,它通过一个横梁实现大面积的金属到金属联接。

      实现大面积的金属到金属联接 4.电控柜布局·9·9不能将装有显示器的操作面板安装不能将装有显示器的操作面板安装在靠近电缆和带有线圈的设备旁边,在靠近电缆和带有线圈的设备旁边,例如电源电缆,接触器,继电器,螺例如电源电缆,接触器,继电器,螺线管阀,变压器等等,因为它们可以线管阀,变压器等等,因为它们可以产生很强的磁场产生很强的磁场·10·10功率部件功率部件 ( (变压器,驱动部件,变压器,驱动部件,负载功率电源等等负载功率电源等等) ) 与控制部件与控制部件 ( (继继电器控制部分,可编程控制器电器控制部分,可编程控制器) ) 必须必须要分开安装但是并不适用于功率部要分开安装但是并不适用于功率部件与控制部件设计为一体的产品,变件与控制部件设计为一体的产品,变频器和相关的滤波器的金属外壳,都频器和相关的滤波器的金属外壳,都应该用低电阻与电柜连接,以减少高应该用低电阻与电柜连接,以减少高频瞬间电流的冲击理想的情况是将频瞬间电流的冲击理想的情况是将模块安装到一个导电良好,黑色的金模块安装到一个导电良好,黑色的金属板上,并将金属板安装到一个大的属板上,并将金属板安装到一个大的金属台面上喷过漆的电柜面板,金属台面上。

      喷过漆的电柜面板,DIN DIN 导轨或其他只有小的支撑表面的设备导轨或其他只有小的支撑表面的设备都不能满足这一都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图图中中便为一个电柜的基本布局便为一个电柜的基本布局 4.电控柜布局·11·11设计控制柜体时要注意设计控制柜体时要注意EMCEMC的区域原则,把不同的设备规的区域原则,把不同的设备规划在不同的区域中每个区域划在不同的区域中每个区域对噪声的发射和抗扰度有不同对噪声的发射和抗扰度有不同的要求区域在空间上最好用的要求区域在空间上最好用金属壳或在柜体内用接地隔板金属壳或在柜体内用接地隔板隔离并且考虑发热量,进风隔离并且考虑发热量,进风风扇与出风风扇的安装,一般风扇与出风风扇的安装,一般发热量大的设备安装在靠近出发热量大的设备安装在靠近出风口处进风风扇一般安装在风口处进风风扇一般安装在下部,出风风扇安装在柜体的下部,出风风扇安装在柜体的上部图图中为一个布局参考中为一个布局参考 4.电控柜布局·12·12根据电柜内设备的防护等级,需要考虑电柜防尘以及防潮功根据电柜内设备的防护等级,需要考虑电柜防尘以及防潮功能,一般使用的设备主要为:能,一般使用的设备主要为: 风扇,热交换器,抗冷凝加热器。

      同时根据柜体的大小合适风扇,热交换器,抗冷凝加热器同时根据柜体的大小合适的选择不同功率的设备关于风扇的选择,主要考虑柜内正常工的选择不同功率的设备关于风扇的选择,主要考虑柜内正常工作温度,柜外最高环境温度,求得一个温差,风扇的换气速率,作温度,柜外最高环境温度,求得一个温差,风扇的换气速率,估算出柜内空气容量已知三个数据:温差,换气速率,空气容估算出柜内空气容量已知三个数据:温差,换气速率,空气容量后,求得柜内空气更换一次的时间,然后通过温差计算求得,量后,求得柜内空气更换一次的时间,然后通过温差计算求得,实际需要的换气速率从而选择实际需要的风扇因为一般夜间,实际需要的换气速率从而选择实际需要的风扇因为一般夜间,温度下降,故会产生冷凝水,依附在柜内电路板上,所以温度下降,故会产生冷凝水,依附在柜内电路板上,所以 需要需要选择相应的抗冷凝加热器以保持柜内温度选择相应的抗冷凝加热器以保持柜内温度 ·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1·1导线和电缆的选用原则导线和电缆的选用原则导线导线 :导线一般应为铜质的任何其他材质的导线都应具有承载相同电流的标称截面积,导线最高温度不应超过表1规定的值。

      正常工作时的载流容量正常工作时的载流容量 : 导线和电缆的载流容量由下列因素确定,正常条件下,通过最大可能的稳态电流时导线的最高允许温度;短路条件下,允许的短时极限温度导线截面积应使得在最大稳态电流或其等效值情况下,导线温度不超过表1中的规定值外部配线的连续负载电流容量规定见表外部配线的连续负载电流容量规定见表2如果电缆用铝代替铜导线,则表7-112中的数值应乘以0.78减额系数绝缘种类正常条件下导线最高温度短路条件下导线短时极限温度聚氯乙烯(PVC)70160橡胶60200交联聚乙烯(XLPE)90250硅橡胶(SiR)180350表表1 1::正常和短路条件下导线允许的最高温度正常和短路条件下导线允许的最高温度( (单位单位: :℃℃) )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表表1 1::正常和短路条件下导线允许的最高温度正常和短路条件下导线允许的最高温度( (单位单位: :℃℃) )敷设方法(图1-5)B1B2CE截面积/mm2载流容量IZ/A电子设备线对0.2--4.04.00.3--5.05.00.5--7.17.10.75--9.1-9.1三相系统中的单芯非屏蔽电缆0.757.6---1.010.49.611.711.51.513.512.215.216.12.518.316.5212242523283063229363710444050521660536670257767848835978310410450--12312370--15515595--192192120--221221表表2 2 稳定环境温度稳定环境温度4040℃℃时时, ,采用不同敷设方法的采用不同敷设方法的PVCPVC绝缘铜导线或电缆的载流容量绝缘铜导线或电缆的载流容量I IZ Z电压降电压降 电压降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5%,为此,有必要采用截面积大于表2规定值的导线。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表表3 3 铜导线的最小截面积铜导线的最小截面积最小截面积最小截面积 为确保适当的机械强度,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表3示出值如果用其他措施得到足够的机械强度且不削弱正常功能,可以使用比表3示出值小的导线电柜内部具有最大电流为2A的电路的配线不必遵守表3的要求位置用途电缆种类单芯绞线单芯硬线双芯屏蔽线双芯无屏蔽线三芯或三芯以上屏蔽线或无屏蔽线铜导线的最小截面积外壳外部正常配线11.50.750.750.75频繁运动机械部件的连接1-111小电流(<2A)电路中的连线11.50.30.50.3数据配线----0.08外壳内部正常配线0.750.750.750.750.75小电流(<2A)电路中的连接0.20.20.20.20.2数据通信配线----0.08类别说明用法/用途1铜或铝圆截面硬线,一般至16mm2只用于无振动的固定安装2铜或铝最少股的绞芯线,一般大于25mm25多股细铜绞合线用于振动机械的安装、连接移动部件6多股极细铜软线用于频繁移动表表4 4 导线分类导线分类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2·2配线的一般规范配线的一般规范•⑴⑴连接和布线连接和布线一般要求一般要求::··所有连接,尤其是保护接地电路的连接应牢固,没有意外松脱的危险。

      连接方法应与被连接导线的截面积及导线的性质相适应对铝或铝合金导线,要特别考虑电蚀问题··只有专门设计的端子,才允许一个端子连接两根或多根导线但一个端子只应连接一根保护接地电路导线只有提供的端子适用于焊接工艺要求才允许焊接连接··接线座的端子应清楚做出与电路图上相一致的标记··软导线管和电缆的敷设应使液体能排离该装置··当器件或端子不具备端接多股芯线的条件时,应提供拢合绞芯束的办法不允许用焊锡来达到此目的•屏蔽导线的端接应防止绞合线磨损并应容易拆卸•识别标牌应清晰、耐久、适合于实际环境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接线座的安装和接线应使内部和外部配线不跨越端子•导线和电缆敷设  导线和电缆的敷设应使两端子之间无接头或拼接点•为便于连接和拆卸电缆和电缆束的需要,应提供足够的附加长度•如果导线端部分受到不适当的张力,则多芯电缆端部应夹牢•应尽量将保护导线靠近有关的负载导线安装,以便减少回路阻抗 不同电路的导线不同电路的导线::•不同电路的导线可以并排放置,可以穿在同一通道(如导线管或电缆管道装置)中,也可以处于同一多芯电缆中,只要这种安排不削弱各自电路的原有功能如果这些电路的工作电压不同,应把它们适当的隔板彼此隔开,或者把同一管道内的导线都用最高电压导线的绝缘。

      •不经过电源切断开关断开的电路,应与其他配线分开,或者用颜色来区分(或两种办法同时采用),以便在电源切断开关处在”通”或”断”位置时均能够辨认出它们是带电的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 · ⑵⑵电柜内配线电柜内配线•配电盘的配线应固定,以保持它们处于应有的位置只有在用阻燃绝缘材料制造时才允许使用非金属和线槽或通道•建议安装在电柜内的电气设备,要设计和制作成允许从电柜正面修改配线如果有困难,或控制器件是背后接线,则应提供检修门或能旋出的配电盘•安装在门上或其他活动部件上的器件,应采用适合可控部件频繁运动用的软导线连接这些导线应固定在固定部件上和与电气连接无关的活动部件上•不敷入通道的导线和电缆应牢固固定住•引出电柜外部的控制配线,应采用接线座或连接插销插座组合•动力电缆和测量电路的电缆可以直接接到想要连接的器件的端子上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⑶⑶电柜外配线电柜外配线一般要求一般要求 ::•引领电缆进入电柜的导入装置或通道,连同专用的管接头,密封垫等一起,应确保不降低防护等级(控制装置外壳防护等级一般不低于IP54)外部通道:外部通道:•连接电气设备电柜外部的导线应封闭在适当通道(如导线管或电缆管道装置)中,只有具有适当保护套的电缆,无论是否用开式电缆托架或电缆支承设施,都可使用不封闭的通道安装。

      •和通道或多芯电缆一起使用的接头附件应适合于实际环境• 如果至悬挂按钮站在连接必须使用柔性连接,则应采用软导线管或软多芯电缆悬挂站的重量不应借助软导线管或多芯电缆来支承,除非是为此目的专门设计的导线管或电缆软导线管或软多芯电缆应使且于少量或不经常运动的连接也用于静止电动机,位置开关和其他外部安装器件的连接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机械的移动部件的连接机械的移动部件的连接::•频繁移动的部件应采用适合于弯曲使用的导线连接软电缆和软导管的安装应避免过度弯曲和绷紧,尤其是在接头附件部位•移动电缆的支承应使得在连接点上没有机械应力,也没有急弯弯曲回环应有足够的长度,以便使电缆的弯曲半径至少为电缆外等径10倍如果移动电缆靠近运动部件,则应采取措施使它们之间至少应保持25mm距离否则应在两者之间安设隔板•电缆护套应能而受由于移动而产生的正常磨损,并能经受大气污染物质(如油、水、冷却液、粉尘)的影响•如果软导线管靠近运动部件,则在所有运行情况下,其结构和支承装置均应能防止对软导线管或电缆的损伤软金属导线管不应用于快速和频繁的移动,除非是为此目的专门设计的•备有标志电缆的预接引出线的器件(位置开关、接近开关)可不提供导线管的端接装置。

      •连接交流电路和直流电路的导线应允许安装在同一通道中而不考虑其电压情况,只要通道中的导线全部按其中的最高电压来选用绝缘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机械上器件的互连机械上器件的互连::•如果装在机械上的几个开关器件(.如位置传感器、按钮)是串行或并联的,建议器件间的导线返回到构成中间测试点的接线座这些接线应便于安装,充分保护,并在有关图上示出    插头插座连接插头插座连接::•如果设备是可移式的,插头应连接在电路的负载边PELV电路除外•插头插座组合的设计应使得在所有带电极接通之前接通保护接地电路,并且只有插头中的所有带电极全部断开后才能切断接地极符合采用保安特低电压的规定或仅用作简化拆装(多极接插件)的情况除外•额定值大于16A或正常工作中需保持接通的插头插座组合,应为保持式的以防止断开额定值为63A或63A以上的插头插座组合,应为带组合开关的联锁式的   •插头插座组合的型式应使得无论何时,包括在连接器插人或拔出期间,均要防止与带电体意外接插头插座组合应有适当的尺寸,并应有足够的接触压力和擦拭作用,以确保正常的通电连续性触头间的间距应适用于所使用的电压,在连接器插入和拔出期间均应保持住。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如果同一电气设备上使用几个插头插座组合,则应做出清楚标记,建议采用机械编码以防相互插错民用的以及GB 11918给出型式的插座不应用于控制电路为了装运的拆卸为了装运的拆卸::•为了装箱运输需要在分段处拆断布线时,分段处应在易接近护壳中提供接线座或提供插头插座组合附件这些接线座或连接器本身应具备防护实际环境影响的能力或被适当封装备用导线备用导线  :•应考虑提供维护和修理用的备用导线;当提供备用导线时,应连接在备用端子上,或用和防护接触带电体同样的方法予以隔离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 •⑷⑷通道、接线盒与分线盒通道、接线盒与分线盒一般要求一般要求::•可能与导线绝缘接触的锐棱、焊碴、毛刺、粗糙表面或螺纹,应从通道和接头附件上清除必要时应提供由阻燃、耐油绝缘材料构成的附加防护,以保护导线绝缘通道应提供IP33的最低防护等级•易存积油或水分的分线盒、引线箱、电缆管道装置中应允许留有直径6mm的排泄孔•为了防止电气导线管与油、气和水管混淆,建议电气导线管用实体隔离安设,或者做出明显标记•通道和电缆托架应刚性支承,其位置应离运动部件有足够的距离,并使损伤磨损的可能性减至最小。

      在人行通道区域内,导线槽和电缆托架的安装应为该通道提供至少2m高的净空•    仅为机动保护装置提供通道和接线盒导线槽满率导线槽满率::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 •关于导线槽满率的考虑应基于通道的直线性和长度以及导线的柔性建议通道的尺寸和布置要使导线和电缆容易装入硬金属导线管及管接头硬金属导线管及管接头::•硬金属导线管及管接头应为镀锌钢或适合使用条件的耐腐蚀材料制成应避免使用不同金属,因为它们在接触中会产生电位差腐蚀作用•导线管应牢固固定在其位置上并将其两端支承住管接头应与导线管相适应并适用应使用带螺纹的管接头,除非由于结构上的困难妨碍着装配如果使用无螺纹管接头,则导线管应牢固固定在设备上导线管的折弯不应损坏导线管,也不应减小导线管的有效内径金属软导线管及管接头金属软导线管及管接头::•金属软导线管应由金属软管或编织线网铠装组成,它应适用于预期的实际环境管接头应与软导线管相适应并适用非金属软导线管及管接头非金属软导线管及管接头::•非金属软导线管应耐弯折,它应具有与多芯电缆护套类似的物理性能这种软导线管应适用于预期的实际环境和使用在预期的环境温度内管接头应与软导线管相适应并适用。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 电缆管道装置电缆管道装置 :•电柜外部的电缆管道装置应刚性支承,并应与机械的运动部位或污染部分隔开•盖板的形状应正覆盖满周边;应允许加密封垫盖板应采用绞链或挂链连接到电缆管道装置上,并应使用系留螺钉或其他适合的紧固件使盖板紧密固紧对于水平安装的电缆管道装置,其盖板不应装在底部•如果电缆管道装置是分段供应的,则各段之间的连接应紧密配合,但不要求加密封衬垫•除接线或排水需用孔外,不应有其他开口电缆管道装置不应有敞开的不用的出砂孔机械的隔间和电缆管道装置机械的隔间和电缆管道装置::•应允许用机械立柱或基座内的隔间或电缆管道去封装导线,只要该隔间或电缆管道装置是与冷却液槽及油箱隔离并完全封闭的敷设在封闭的隔羊或电缆管道装置中的导线应被固紧,其布置应使得它们不易受到物理破坏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 端子座、接线盒与分线盒端子座、接线盒与分线盒:•端子座应安置在易于接近的盒内安装在机械上的接线盒和转接盒(包括所有的孔口)应提供至少IP44的防护等级这些盒子的结合面或密封垫应经得住预期的实际环境包括污染的影响接线盒与分线盒不应有敞开的不用的出砂孔,也不应有其他开口,其结构应能隔绝粉尘、油和冷却液之类的物质。

      电动机的接线盒电动机的接线盒 :•电动机的接线盒应密封,仅与电动机及安装在电动机上的器件(如制动器、温度传感器、反接制动开关或测速发电机)进行连接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 ·3·3导线和电缆的标记导线和电缆的标记主标记:主标记:只标记导线或线束的特征,而不考虑其电气功能的标记系统补充标记:补充标记:一般用作主标记的补充,并且以每一导线或线束的电气功能为依据的标记系统识别标记原则识别标记原则:识别标记必须标在导线两端,必要时,标在导线全长的可见部位在某些情况下,补充标记已足够识别时,可不要主标记主标记系统的应用主标记系统的应用::独立标记与从属远端标记同属于主标记系统,这种标记不考虑导线的电气功能,其中,独立标记是与导线所连接的端子标记无关的一种标记,而从属远端标记是与远端所连的端子标记相同的一种标记补充标记的应用补充标记的应用::补充标记和主标记一样,可以是字母或数字,也可采用颜色标记或合适的符号在某些情况下,为避免混淆,最好用符号(如斜杠/)将补充标记和主标记分开标记类型型极性极性标记相位相位标记保保护导线和接地和接地线的的标记说明明正极用正极用+,负极用极用-直流系直流系统的中的中间线用字母用字母M如如果果负极极标记与与相相连字字符符有有可可能能发生生混混淆淆,则负极极标记应使使用用放放在在括括号号内内的的连字字符符”(-)”来表示来表示用用大大写写字字母母或或数数字字或或两两者者兼兼用用表表示示相相序序,交交流流系系统中中的的中中性性线必必须用用字字母母N标明明,如如果果可可能能产生生混混淆淆,用用以以标明明相相位位的的数数字字或或字字母母应放放在在两两斜斜杠杠之之间(例如例如/8/)保保护导线用用PE不接地的保不接地的保护导线用用PU接地接地线用用E保保护导线和中性和中性线共用一共用一线用用PEN表表6 6 补充标记补充标记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 标记的排列标记的排列::如果标记包括不同的组成部分,应用下列办法将各部分区别开来。

      用一个间隔,或一个适当的符号,例如连字符;用不同的印刷字体;组成标记的各不同部分应按下述两种方法之一表示沿导线的轴向 (纵向标记);横切导线的轴向 (模向标记)在任何情况下,字的排列应便于阅读它们可以排成列或排成行,并且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导线或线束(电缆)上标记排列(见表7)表表7 7 导线或线束导线或线束( (电缆电缆) )上标记排列上标记排列标记使用的字体标记使用的字体 标记应尽可能使用大写黑体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或用标准的图形符号;对从属标记,应尽可能用与端子标记相同的字体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 导线导线( (或线束或线束) )上的标记在接线的标注要求上的标记在接线的标注要求: : 在图上标出导线的标记时,该标记应放在靠近导线图形符号处;当采用从属两端标记时,其导线两端的标记顺序,在接线图上的和导线上的必须一致;补充标记按其功能,可以只标注在接线图上、只标注在某些导线上或所有导线上、标注在接线图和导线上表表8 8设备特定接线端子的标记和特定导线线端的识别设备特定接线端子的标记和特定导线线端的识别导体名称字母数字符号设备端子标记导线线端的识别交流系统电源导体第一相第二相第三相中性线UVWNL1L2L3N直流系统电源导体正极负极中间线保护导体不接地的保护导体保护中性导体接地导体低噪声接地导体接机壳、接机架等电位连接CDMPEPU-ETEMM1CC1VC+VC-MPEPUPENETEMM1CC1标记基本原则标记基本原则: :字母数字系统由大写黑体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构成。

      标志直流元件的字母从字母表的前半部分即A至M 中选用,标志交流元件的字母从字母表的后半部分即N至Z中选用字母“I”和“O”不能使用,符号“+”和“-”可以使用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 ·4·4导线和电缆的颜色导线和电缆的颜色•依导线颜色标志电路的规定(见表9)•依电路选择导线颜色的规定(见表10)表表10 10 依电路选择导线颜色的规定依电路选择导线颜色的规定序号导线颜色所标志电路1黑色装置和设备的内部布线2棕色直流电路的正极3红色交流三相电路的3相半导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半导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半导体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或晶闸管的阴极4黄色交流三相电路的1相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极晶闸管和双向晶闸管的门极5绿色交流三相电路的2相6蓝色直流电路的负极半导体三极管的发射极半导体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或晶闸管的阳极7淡蓝色交流三相电路的零线或中性线直流电路的接地中间线8白色双向晶剖管的主电极无指定用色的半导体电路9黄和绿双色安全用的接地线10红、黑色并行用双芯导线或双根绞线连接的交流电路序号序号电路路导线颜色色1交流三相电路的1相2相3相零线或中性线安全用的接地线黄色绿色红色淡蓝色黄和绿双色2用双芯导线或双根绞线连接的交流电路红黑色并行3直流电路的正极负极接地中间线棕色蓝色淡蓝色4半导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基   极发射极红色黄色蓝色5半导体二极管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阴极蓝色红色6晶闸管的阳极门极阴极蓝色黄色红色7双向晶闸管的门  极主电极黄色白色8整个装置及设备的内部布线一般推荐半导体电路有混淆时黑色白色容许选指定用色外的其他颜色(如:橙、紫、灰、绿、蓝、玫瑰红等)表表9 9 依导线颜色示志电路的规定依导线颜色示志电路的规定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 ·5·5指示灯和按钮用色的统一规定指示灯和按钮用色的统一规定 指示灯颜色:红、黄、绿、蓝、和白色 按钮颜色:红、黄、绿、蓝、黑、白和灰色指示灯的作用及颜色指示灯的作用及颜色: : 指示:指示:借以引起操作者的注意,或指示操作者应作的某种操作。

      执行:执行:借以反映某个指令、某种状态、某些条件或某类演变,正在执行或已被执行表表11 11 指示灯的颜色及其含义指示灯的颜色及其含义颜色含义说明应用举例红危险或告急有危险或须立即采取行动润滑系统失压温度已超过(安全)极限因保护器件动作而停机有触及带电或运动的部件的危险黄注意情况有变化,或即将发生变化温度(或压力)异常当仅能承受允许的短时过载绿安全正常或允许进行冷却通风正常自动控制系统运行正常机器准备准备起动蓝按需要指定用意除红、黄绿三色之外的任何指定用意摇控指示选择开关在“设定”位置白无特定用意任何用意例如:不能确切地用红、黄、绿是,以及用作“执行”时 按钮的颜色按钮的颜色: :红色钮用于“停止”、“断电”绿色钮优先用于“起动”或“通电”,但也允许选项用黑、白或灰色钮一钮双用的“起动”与“停止”或“通电”与“断电”,交替按压后改变功能的,即不能用红色钮,也不能用绿色钮,而应用黑、白或灰色钮按压时运动,抬起时停止运动(如点动、微动),应用黑、白、灰或绿色钮,最好是黑色钮,而不能用红色钮;复位:单一功能的,用蓝、黑、白或灰色钮;同时有“停止”与“断电”功能的,用红色钮 5.导线线缆的选择和配线规范 ·6·6通用颜色字母代码通用颜色字母代码 颜色标志的字母代码一般由该颜色的英文单词缩写形式表示。

      常用颜色标志的字母代码见表12 如果有必要采用表5-9所示之外的其他颜色,可按本标准中字母代码的组成形式作出规定,并在相应设备的技术文件(如产品规范)中说明表表12 12 常用颜色标志的字母代码常用颜色标志的字母代码颜色名称字母代号黑色BK棕色BN红色RD橙色OG黄色YE绿色GN蓝色(包括淡蓝)BU紫色(紫红)VT灰色(蓝灰)GY白色WH粉红色PK金黄色GD青绿色TQ银白色SR绿/黄双色GNYE · 6.对电柜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5.对电柜的日常维护和检修·1·1检查电柜周围环境,利用温度计,湿度计,记录仪检查周围温度检查电柜周围环境,利用温度计,湿度计,记录仪检查周围温度- -10°C~+50°C10°C~+50°C,周围湿度,周围湿度90%90%以下,是否冻结以下,是否冻结·2·2检查全部装置是否有异常振动,异常声音检查全部装置是否有异常振动,异常声音·3·3检查电源电压主回路电压是否正常检查电源电压主回路电压是否正常·4·4拆下变频器接线,将端子拆下变频器接线,将端子R, S, T, U, V, WR, S, T, U, V, W一齐短路,用一齐短路,用DC500VDC500V级级兆欧表测量它们与接地端子间的绝缘电阻。

      应在兆欧表测量它们与接地端子间的绝缘电阻应在5M5M欧以上欧以上,,加强紧固加强紧固件,利用观察观察元件是否有发热的迹象件,利用观察观察元件是否有发热的迹象·5·5检查端子排是否损伤,导体是否歪斜,导线外层是否破损检查端子排是否损伤,导体是否歪斜,导线外层是否破损·6·6检查滤波电容器是否泄漏液体,是否膨涨,用容量测定器测量静电检查滤波电容器是否泄漏液体,是否膨涨,用容量测定器测量静电容应在定额容量的容应在定额容量的85%85%以上;检查继电器动作时是否有以上;检查继电器动作时是否有“Be“Be,,Be”Be”声音,声音,触点是否粗糙、断裂;检查电阻器电阻器绝缘物是否有裂痕,确认是触点是否粗糙、断裂;检查电阻器电阻器绝缘物是否有裂痕,确认是否有断线否有断线·7·7检查变频器运行时,各相间输出电压是否平衡;进行顺序保护动作检查变频器运行时,各相间输出电压是否平衡;进行顺序保护动作试验、显示、保护回路是否异常试验、显示、保护回路是否异常·8·8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有异常振动、异常声音,连接部件是否有松脱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有异常振动、异常声音,连接部件是否有松脱 THANK YOU 知识回顾知识回顾Knowledge Knowledge ReviewReview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