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验心理学教学大纲.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90616994
  • 上传时间:2022-09-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实验心理学》教学大纲学  时:54学时            学分:3理论学时:44学时            实验与讨论学时:10学时适用专业:心理学专业 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实验心理学是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和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本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心理学类课程的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一门主要课程本课程以自然科学实验为基础,讲述实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实验设计,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及心理学常用实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实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能够独立的设计心理学实验和操作心理实验仪器,学会用实验的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他们在心理学方面的应用能力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加深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掌握实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初步具有从事心理学实验研究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和掌握实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培养方法,培养学生从事心理实验的技能3.课程教学的方法本课程的教学以讲授、实验为主,适当安排观察、调查和讨论等。

      4.教材郭秀艳主编,《基础实验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理论部分 第一章  引  论   (4学时)[教学内容]一、实验心理学:定义及简要历史回顾二、实验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区别三、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四、实验范式五、实验方法与非实验方法六、科学心理学七、心理学规律的性质[教学重点、难点]1.实验范式2.实验方法与非实验方法[本章思考题]1.实验心理学在心理学发展中占有什么地位? 2.实验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的应用?授课方法:讲授 第二章  心理实验研究中的基本问题(4学时)[教学内容]一、心理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二、心理实验的基本要求三、心理学实验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四、心理实验研究中的常见仪器[教学重点、难点]1.信度、效度2.自变量与因变量[本章思考题]1.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是什么?2.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是什么?3.什么是自变量混淆?授课方法:讲授 第三章 实验设计(10学时)[教学内容]一、实验设计的概念二、实验设计的内容三、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教学重点、难点]1.被试内设计2.区组内设计3.混合设计 [思考题]1.实验设计有什么意义? 2.实验设计有哪些方法?各种实验设计方法是如何处理数据的?3.混合实验设计设计一个心理学实验。

      授课方法:讲授讨论:进行实验设计的依据是什么,是不是实验设计越复杂越好?(2学时) 第四章如何读和写心理实验报告   (2学时)[教学内容]一、文献检索二、核对清单法三、心理实验报告的写作[教学重点、难点]1、心理实验报告的写作过程[思考题]1.怎样运用核对清单法对一论文进行分析平价2.写一篇心理实验报告应该注意的问题授课方法:讲授 第五章 心理物理学方法   (8学时)[教学内容]一、感觉阈限的测量二、信号检测论三、心理量表 [教学重点、难点]1.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2.心理量表的制作[思考题]1.传统的心理物理法有哪几种,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是如何确定的? 2.信号检测论实验方法有什么优点? 3.心理量表有哪几种类型,如何制作?授课方法:讲授 第六章 反应时间   (6学时)[教学内容]一、反应时间的概述二、反应时间的测定方法三、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四、测量反应时间的仪器和注意事项[教学重点、难点]1.反应时间的测定方法2.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 [思考题]1.设计实验证明准备时间对反应时的影响准备时间为:0.5秒、1秒和2秒2.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哪些?授课方法:讲授 第七章 视觉与听觉  (4学时)[教学内容]一、视觉系统二、视觉的基本功能三、颜色视觉四、听觉系统五、响度与音高量表六、空间听觉[教学重点、难点]1.产生暗适应与明适应的原因;2.测量视敏度的方法;3.视觉的空间辨别。

      [思考题]1.明视与暗视的特点与基本规律是什么?2.等响曲线是什么?3.响度与音高量表的含义与制作方法授课方法:讲授 三、实验部分 实验一、心理实验中的各种变量 (2学时)实验目的:1.通过测定有无反馈对画线准确性的影响,确定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2.学习和掌握如何对自变量、因变量下操作定义,并进行严格和有效地控制3.如何有效控制额外变量,避免额外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实验材料1.一张10cm×10cm的白卡片,上面画有一条2cm长的直线,将画有直线的白色卡片放入镜框内,直线与水平面平行\居于镜框中间,作为实验的标准刺激2.镜框一个,短尺一把(最小单位为毫米),用于测量被试所画直线的尺寸长短3.两只笔,用于画线和记录实验结果4.每个被试3张卡片,编号分别为A1 A2 A3,分别作为被试练习前(前测)练习(实验处理:“有”或“无”反馈)和练习后(后测)测试被试画线的结果思考题1.本实验的自是什么?它有哪几个水平?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画线的准确性应如何数量化?3.本实验控制了哪些变量?4.如果要用两个画线能力相同的被试,应如何挑选被试?试从全班的结果中,找出回答此问题的根据。

      5.你认为本实验中还有什么与画线有关的因素没有被有效地控制? 实验二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   (1学时)目的:通过测定手心的两点阈,学习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阈限器材:两点阈量规、米尺、遮眼罩思考题1.恒定刺激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试比较求两点阈的两种方法(极限法和恒定刺激法)   3.比较不同被试的两点阈的异同4.如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响度绝对阈限? 实验三  平均差误法-长度差别阈限的测定   (1学时)实验目的1.掌握平均差误法的基本含义与测验程序2.学习如何用平均差误法测量长度的差别阈限实验仪器和材料视觉长度估计测量器思考题1.平均差误法有什么特点?它与最小变化法和恒定刺激法有何异同?2.比较两个被试的长度差别阈限3.本实验在排除误差上作了哪些安排? 实验四  信号检测法   (1学时)实验目的1.通过重量辨别,学习信号检测法实验的有无法考察不同的先验概率下被试的辨别力和判断标准2.掌握信号检测论有无法的实验设计过程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100克、104克、108克和112克的重量各一个,遮眼罩 思考题说明被试重量辨别的感受性,以及SN的先验概率对被试判断标准的影响 实验五  心理量表法     (1学时)实验目的1.通过对偶比较法测定个人对颜色爱好的程度。

      2.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制作顺序量表实验仪器与材料不同彩色的物品十件(如铅笔或其他物品)思考题1.根据实验结果,说明被试最喜爱和最不喜爱哪两种颜色,并说明原因2.如何用对偶比较法测定小学生对某一物体的八种形状的爱好程度?请你设计一个实验 实验六  简单反应时的测定    (1学时)实验目的1.掌握简单反应时的测量程序2.加深对简单反应时的认识3.测定自己的简单反应时实验仪器和材料BD-Ⅱ-510A型声光反应时测定仪思考题比较简单的声、光反应时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2、影响简单反的声、光反应时的因素有哪些?说明原因    3、不同的被试之间有无差异?实验七   选择反应时的测定    (1学时)实验目的学习测定视觉选择反应时间的方法,并定自己的选择反应时,加深对选择反应时的认识和理解实验仪器和材料BD-Ⅱ-510A型声光反应时测定仪思考题1.选择反应时与简单反应时有何异同?2.颜色不同的灯光刺激是否影响选择反应时?3.不同的被试有无差异?4.影响选择反应时的因素有哪些?练习对它的影响大吗? 实验八  最小变化法测定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1学时)实验的目1.用极限法测定闪光融合的临界频率,学习用闪光测速器测定CFF的方法。

      2.考察不同颜色色光的闪光融合频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3.考察不同色光闪光融合频率的性别差异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1.闪光融合频率仪、单眼罩2.实验材料为红、绿、黄三种颜色的色光 实验九  深度知觉的测定    (1学时)实验目的1.比较双眼和单眼的辨别深度中的差异2.学习使用霍瓦一多尔曼深度仪测量深度知觉阈限实验仪器和材料BD一I04A电动深度知觉仪;可移动转椅;单眼罩;记录纸思考题1.深度知觉阈限的个体差异是否明显?2.双眼和单眼在分辨远近深度知觉中有无显著差异?原因何在?3.研究深度知觉有什么理论与实践意义? 实验十  棒框测验     (1学时)实验目的掌握帮框仪的使用方法,学习怎样使用帮框测验来定义个体的不同认知方式——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仪器和材料棒框仪思考题1.比较框的各倾斜度的平均误差大小,根据自己实验结果,看哪个倾斜度的平均误差数较大,并与前人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2.根据本实验结果,并结合平时自己的认知方式特点,分析自己是属于场独立性还是场依存性的 实验十一    注意的分配    (1学时)实验目的1.验证被试同时做两件事的可能性2.测定被试的注意分配能力实验仪器和材料注意分配实验仪;耳机思考题1.要熟练地同时做两件事,必须具备什么条件?2.注意分配能力有无个别差异?3.在实践中有哪些工作需要具备注意分配的能力?4.你能提出其他的方法来测量注意分配能力吗? 实验十二  Stroop效应     (1学时)仪器和材料     速示器、至少0.01s精度电子计时器、音键。

      此外,印刷有相同字号色字的白色卡片两套,每套144张按卡片上色字的字色关系,每套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字色一致的,其中红、黄、绿、蓝各12张,共48张;第二类是字色矛盾的,在“红、黄、绿、蓝”中,每种可能的字义和颜色不一致组合各4张,共48张;第三类是字色无关的,其中分别用红、黄、绿、蓝色写的“约”、“留”、“缓”、“董”字各3张,共48张思考题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当字色矛盾时认知过程的速度有无个体差异?应如何解释?2.三种条件下的实际实验结果和你对本实验结果的预期是否相符?3.你认为这种干扰作用会受练习的影响吗?为什么? 实验十三   概念的形成       (1学时)实验目的1.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2.比较简单和复杂空间位置关系概念形成过程的速度;3.学习研究概念形成的实验方法;4.认识并理解人工概念仪器和材料耶克斯选择器思考题1.比较简单空间关系和复杂空间位置关系形成的过程的差异2.如何解释本实验所体现出来的个体差异?3.在复杂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已经被用过且被证明是错误的假设被再次运用的现象,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实验十四  动作学习和技能的迁移       (1学时)实验目的1.了解在完全不熟悉的情况下进行动作学习的过程及其特征。

      学习触捧迷宫实验方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