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风李清照诗词鉴赏教学课件.pptx

27页
  • 卖家[上传人]:宜***
  • 文档编号:292218372
  • 上传时间:2022-05-13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31.41M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清照诗词鉴赏宋 代 女 词 人/ 易 安 居 士/ 千 古 第 一 才 女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个人简介目 录人物生平第一章壹创作风格第二章贰代表作品第三章叁社会评价第四章肆壹人物生平第一章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壹贰叁肆家世背景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

      父亲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母亲壹贰叁肆秉承家学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无情的政治灾难又降到了赵氏一家头上李清照只好随赵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李清照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他们相互支持,研文治学创作;他们节衣缩食,搜求金石古籍,度过了一段平生少有的和美日月壹贰叁肆琴瑟和弦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新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朝廷内部激烈的新旧党争把李家卷了进去,李清照与赵明诚这对原本恩爱的夫妻,不仅面临被拆散的危险,而且偌大的汴京,已经没有了李清照的立锥之地,不得不只身离京回到原籍,去投奔先行被遣归的家人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壹贰叁肆颠离漂泊此时李清照44岁。

      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朝廷崩溃北方局势愈来愈紧张,李清照着手整理遴选收藏准备南下,以其大智大勇在兵荒马乱中将这批稀世之宝,于建炎二年(1128年)春押抵江宁府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独自弃城而逃五月,至池阳,赵明诚被旨知湖州由于途中感疾,赵明诚于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当时国势日急,为保存赵明诚所遗留文物书籍,李清照派人运送行李去投奔赵明诚妹婿李擢当年十一月,金人陷洪州,所谓连舻渡江之书散为云烟李清照携带少量轻便的书帖典籍仓皇南逃这时传有密论列赵明诚者,有所谓“颁金”之语,李清照被迫以所有铜器等物追随帝踪,希图投进朝廷颠沛流离中,所余文物又散失大半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壹贰叁肆颠离漂泊李清照赴越(今浙江绍兴),居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她悲痛不已,重立赏收赎至此,所有图书文物大部散失绍兴元年(1131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再嫁张汝舟张汝舟早就觊觎她的珍贵收藏,婚后发现她并无多少财物,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谩骂、拳脚相加李清照难以容忍,后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李清照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

      经查属实,张汝舟被除名编管柳州,李清照被获准离婚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完成了金石录后序的写作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绍兴四年(1134年)约绍兴二十五年(1134年)贰创作风格第二章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壹贰叁肆创作风格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壹贰叁肆创作风格前期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壹贰叁肆创作风格后期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叁代表作品第三章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壹贰叁肆代表作品【注释】溪亭:临水的亭台 争:同“怎”评解】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注释及评解壹贰叁肆代表作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注释】绿肥:指枝叶茂盛 红瘦:谓花朵稀少评解】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极尽传神之妙注释及评解u注释将息:将养休息 怎生:怎样,怎么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u评解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壹贰叁肆代表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壹贰叁肆代表作品u注释玉簟:光华如玉的席子雁字:指雁群飞时排成“一”或“人”形相传雁能传书u评解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词,重在写别后的相思之情上片虽没有一个离情别绪的字眼,却句句包含,极为含蓄下片则是直抒相思与别愁词以浅近明白的语言,表达深思挚爱之情,缠绵感人。

      全词轻柔自然,歇拍三句尤为行家称赏一剪梅红藕香残玉蕈秋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壹贰叁肆代表作品【注释】瑞脑:龙脑香金兽:兽形铜香炉纱厨:有纱帐的小床评解】这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上片咏节令,“半夜凉初透”句,尖新在一“透”字下片“帘卷西风”两句,千古绝传;不惟句意秀颖,且以“东篱”、“暗香”,为“黄花”预作照应,有水到渠成之妙壹贰叁肆代表作品【评解】这是她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注释】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双溪:浙江金华县的江名舴艋:小船壹贰叁肆代表作品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注释】蹴:踏慵整:懒整见有人来:一作见客入来袜刬:穿袜行走评解】这首词写少女情况心态,虽有所本依,但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获“曲尽情悰”之誉全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反用四十一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谓妙笔生花评解】这首诗赞美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活着要做人中的豪杰,死要死得悲壮,做鬼中的英雄今天的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因崇敬他当年宁死不屈、不肯忍辱回江东的英雄气概 壹贰叁肆代表作品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肆社会评价第四章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壹贰叁肆总体评价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这对于在弘扬爱国主义,高举爱国大旗,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振兴中华时充分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现实的角度u宋代朱彧: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称易安名清照,元祐名人李格非之女诗之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词尤婉丽,往往出人意表,近未见其比所著有文集十二卷、漱玉集一卷然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天独厚其才而吝其遇,惜哉萍洲可谈卷中)u元代杨维祯:女子诵书属文者,史称东汉曹大家氏近代易安、淑真之流,宣徽词翰,一诗一简,类有动于人然出于小听挟慧,拘子气习之陋,而未适乎情性之正此大家氏之才之行,足以师表六宫,一时文学而光父兄者,不得并议矣东维子集卷七)u明代杨慎: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子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山谷所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词品卷二)u清代沈谦: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填词杂说)壹贰叁肆名人评价古代部分壹贰叁肆名人评价u胡适:李易安乃是宋代的一个女文豪,名清照,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少年时即负文学的盛名,她的词更是传诵一时的她的词可惜现存的不多,(有王氏四印斋刻本),但我们知道她是最会做白话词的例如:一剪梅,添字采桑子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