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解析国学经典在教学中的魅力.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卢**
  • 文档编号:186144350
  • 上传时间:2021-07-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56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解析国学经典在教学中的魅力 解析国学经典在教学中的魅力 摘 要: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在众多学者、专家的积极推动与倡导下,国学机构、团体雨后春笋般开始出现在国学一片大热的背景下,对于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也开始走进全国大中小院校国学教育走进了课堂,也开始慢慢转化为直接有效的教学效果而这教学效果中不光是对学生的影响,这效果中也包含了国学经典教学对学校的影响以及对教师的影响本文就试着从国学教育的角度来谈一谈国学经典在教学中的魅力 关键词:国学 国学教育 一、国学经典在教学中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在国学大热的时候,很多学校都将国学经典的教育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是因为此时国学大热,教育部门与学生家长都有深深的认同感;另一方面那么是因为很多学校都在做,如果有一家不做,反倒是课程设置上的缺乏了当然,也有很多学校对于国学经典的重温,是真正看到了国学经典在教学过程中的魅力总之,不管如何,对于国学经典的学习,已经成为了当下比拟流行的一种风潮 有些学校在把国学经典纳入教学中后,仅是简单的教师引领诵读而已,对于经典教材的选择以及正确的教学方法,甚至该如何真正将国学经典纳入教学中这样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也就是说,国学经典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简单单的诵读而已,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其效果将倍增诵读可以不是简单的诵读,在学生诵读经典时,我们可以将中国博大精深的国乐参加进来,伴着高雅的古典音乐,诵着经典的诗文,不仅容易带入语境,还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涵义 对于经典的长期诵读,带来了浓郁书香气息的校园而对于教学方法的长期思考,也会带来学校科研课题的卓越开展 二、国学经典在教学中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开展 教师,一直都是智慧与知识的象征他们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承经典的特殊使命但其实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教学内容,亦或者教学方法的采用,这些都取决于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如果连教师自己都不懂也不理解,甚至都不感兴趣的事情,其实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的就像孔子所说,“不正其身,如正人何!〞很多时候,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不管是觉悟的提高、还是情感的丰富,很多情况下都不是自己自发的,而是基于教师的优秀引导启发,才逐渐形成的因此,将国学经典纳入到课堂教学中,首先就对教师自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人师者,教人育人之前,自己也要有所积淀有所理解才是正道这就要求,在国学经典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教师的阅读量扩大,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过程红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淀,巧妙的将文化智慧融入到教学中,从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到最后,你会惊喜的发现,当老师与学生一同温习经典的时候,在过程中也会和学生一样感同身受,这样不仅对孩子有了更多的理解也变得更宽容,当师生关系融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提升了,教师对于读者也有了更多热情 三、国学经典在教学中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开展 很多时候,学生的生活态度、根本文化素养甚至是人格塑造都是直接基于根底教育的但是让人遗憾的却是,我们整个的教育体制、思想、内容都始终在强调着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性,而往往忽略了原本应该放在首位的人文教育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很少有教师会在课堂上讲、在课堂上教会我们未来该如何去做人、去生活教学中的那些生活与工作技巧,根本不会涉及到工作的目的、生命的价值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都很强,也同时有着很强的个性意识,但他们也有着更多的缺点,而这些缺点往往是小时没有陶冶好的品德与没有养好的习惯这也就是为什么,都已经到了大学了,还会有提醒学生不应该乱扔垃圾、乱吐痰的教育标语 而当我们回归到经典中,在国学经典中其实可以挖掘出很多可以利用的人文教育资源。

      经典中凝聚了先人们对人、对人生与人性的思考,也有他们对于真善美的表达与探索儒家的“仁爱〞思想便可唤醒学生们的良知,“见利思义〞的观念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等等很多教育专家也都认为,气质、品性、情操、道德等人文素养是很难考“教〞来完成的,更多时候靠的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来陶冶培养出来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学经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经典的诵读、背诵都将濡染入心,而这也改变了一直以来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这样润物无声的方式对于提升学生自身的修养与品性也是相当有效的久而久之,在国学经典的熏陶下,学生的性情、审美情趣甚至想象创作能力都将有所变化 林清玄先生曾说过,一个人在面对外面的世界时,最需要的是窗子;而当一个人面对自己的时候,最需要的那么是镜子因为只有透过窗子,你才能够看见这个世界的明亮,唯有通过镜子你才能看见自己的污点而国学经典就是我们最需要的智慧之窗、镜,透过经典,我们的思想才能得到滋润,精神方能有所寄托,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阅读经典的过程既是与作者感同身受的时刻,也同样是自我认识的途径只有真正与经典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才能对国学经典进行价值上的真正审视 四、结语 在科学高速开展的今天,国学经典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并被纳入到教育内容中可以说是社会开展的使然,文化经典承载着一个名族的历史记忆和传统,更是文化认同的象征。

      国学经典就犹如生命之水,在教学过程中,它所带来的影响渗入到每一个细节,也让我们开始渐渐思考,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参考文献: 【1】彭雪卿.经典诗文诵读策略研究与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 【2】王宁.让国学经典教育进入中学课堂――读语文出版社?论语?选修教材[J].人民教育.200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