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数学(苏教版 选修1-1)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 章末分层突破.doc
7页1 自我校对 逆命题 逆否命题 必要条件 pq 或 全称命题 存在量词 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 命题“若 p,则 q”的逆命题为“若 q,则 p”;否命题为“若綈 p,则綈 q”逆否命题为“若綈 q,则綈 p”.书写四种命题应注意: (1)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注意大前提不能当作条件来对待. (2)要注意条件和结论的否定形式. 写出命题:“若 x2(y1)20,则 x2 且 y1”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精彩点拨】 四种命题的概念写出其他命题命题真假的判断 【规范解答】 原命题:若 x2(y1)20,则 x2 且 y1,是真命题. 逆命题:若 x2 且 y1,则 x2(y1)20,是真命题. 否命题:若 x2(y1)20,则 x2 或 y1,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 x2 或 y1,则 x2(y1)20,是真命题. 再练一题 2 1.命题“对于正数 a,若 a1,则 lg a0”以及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_. 【解析】 原命题“对于正数 a,若 a1,则 lg a0”是真命题; 逆命题“对于正数 a,若 lg a0,则 a1”是真命题; 否命题“对于正数 a,若 a1,则 lg a0”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对于正数 a,若 lg a0,则 a1”是真命题. 【答案】 4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判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方法 (1)命题判断法: 设“若 p,则 q”为原命题,那么: 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假时,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为真时,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原命题与逆命题都为真时,p 是 q 的充要条件; 原命题与逆命题都为假时,p 是 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集合判断法: 从集合的观点看,建立命题 p,q 相应的集合:p:Ax|p(x)成立,q:Bx|q(x)成立,那么: 若 AB,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若 AB 时,则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若 BA,则 p 是 q 的必要条件;若 BA 时,则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若 AB 且 BA,即 AB 时,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3)等价转化法: p 是 q 的什么条件等价于綈 q 是綈 p 的什么条件. (1)设 p:x3,q:1x1,或 a12,a11,故所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0,12. 再练一题 5.设 p:实数 x 满足 x24ax3a20,其中 a0,q:实数 x 满足 x2x60 或 x22x80,且綈p 是綈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 a 的取值范围. 【解】 方法一:设 Ax|x24ax3a20 x|3axa, Bx|x2x60 或 x22x80 x| x2x60 x| x22x80 x|2x3x|x4 或 x2x|x4 或 x2. 6 綈 p 是綈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綈 q 綈 p,且綈 p綈 q,即x|綈 q x|綈 p.又x|綈 qRBx|4x2, x|綈 pRAx|x3a 或 xa, 3a2,a0,或 a4,a0, 即23a0 或 a4. 故所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423,0 . 方法二:由綈 p 是綈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从而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 AB, 所以 3a2,a0,或 a4,a0, 即23a0 或 a4. 故所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423,0 . 1.设 mR,命题“若 m0,则方程 x2xm0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_. 【解析】 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要将原命题的条件、结论加以否定,并且加以互换,所以命题“若m0,则方程 x2xm0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若方程 x2xm0 没有实根,则 m0”. 【答案】 若方程 x2xm0 没有实根,则 m0 2.命题“x0(0,),ln x0 x01”的否定是_. 【导学号:24830019】 【解析】 由特称命题的否定为全称命题可知,所求命题的否定为x(0,),ln xx1. 【答案】 x(0,),ln xx1 3.设 x0,yR,则“xy”是“x|y|”的_条件. 【解析】 当 x1,y2 时,xy,但 x|y|不成立; 若 x|y|,因为|y|y,所以 xy. 所以 xy 是 x|y|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答案】 必要而不充分 4.若“x0,4,tan xm”是真命题,则实数 m 的最小值为_. 7 【解析】 由题意,原命题等价于 tan xm 在区间0,4上恒成立,即 ytan x 在0,4上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 m,又 ytan x 在0,4上的最大值为 1,所以 m1,即 m 的最小值为 1. 【答案】 1 5.已知命题 p:若 xy,则xy,命题 q:若 xy,则 x2y2.在命题pq;pq;p(綈q);(綈 p)q 中,真命题是_. 【解析】 依题意可知,命题 p 为真命题,命题 q 为假命题.由真值表可知 pq 为假,pq 为真,p(綈 q)为真,(綈 p)q 为假. 【答案】【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