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歌鉴赏备战高二语文诗歌鉴赏的综合题试题附答案.doc

63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332484585
  • 上传时间:2022-08-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1.54KB
  • / 6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诗歌鉴赏备战高二语文诗歌鉴赏的综合题试题附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昧旦出新亭渚梁·徐勉驱车凌早术,山华映初日揽辔且徘徊,复值清江谧杳霭枫树林,参差黄鸟匹气物宛如斯,重以心期逸春堤一游衍,终朝意殊悉注释】昧旦:天将明未明之时;破晓本诗为诗人和友人谢相期同游新亭渚时所作术:道路游衍:恣意游逛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点题,着一“凌”字,表现出车马奔行之速,与诗人出游的勃勃兴致相应,表现出晨风拂面的畅快之情B. 三、四句写诗人驻足览赏美景,“复值”二字表现出诗人无意中见到静谧江流的欣喜C. 五、六两句,景物虚实结合,色彩对比鲜明,晨色中的新亭渚显得寂静而又富有生气D. 结尾两句总结全诗,通过对此次出游的回味,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兴致勃勃的诗人形象2)诗人主要运用哪些手法表达出游意兴的?试举两例,并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C解析: (1)C(2)①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花映日、清江静谧、枫林杳霭、黄鸟参差等如画美景表达了出游的舒快怡爽之感;②动作描写,通过驱车凌驰、揽辔徘徊等举止表达了随遇而适的恣意游逛所带来的悠闲自在之感;③正面衬托,“重以心期逸”,写出了与相期相许的友人携手共游更甚于览观美景的雅致情怀;④直抒胸臆,结尾两句直接表达了此次出游给自己带来的畅快淋漓的欢悦之情。

      【解析】【分析】(1)C项,“景物虚实结合”错误,“杳霭枫树林,参差黄鸟匹”二句,一静一动,展示了诗人遥观仰视的画面转换;在晨光初露的枫树林那清幽的背景上,点染黄鸟翅翼参差的鲜明羽色,便造出了富于对比的色彩反差和无声处传有声的音响效果将晨色中的新亭渚,表现得既静默,且又富有生气 (2)本题手法,借景抒情,山道边蓬蓬勃勃,正有开不尽的各色野花,被“初日”的霰光一照,便全都灿灿生辉因为这是在车马行驶的视觉意象,故“山华映初日”句,不仅带有霰彩、山花上下辉映的效果,还有一种络绎不绝、目不暇接的动感动作描写,如此良辰美景,岂可在匆匆奔驰中览赏?诗人因此赶紧“揽辔”,任车马在此缓节徐行意外间又发现,此刻已身在江岸,可以俯视清丽的江水,在晨色这安谧地畅流正面衬托,置身在这样的如画美境,诗人能不逸兴遄飞?倘若这美境只是诗人孤身独游,自然显得几分冷清但读者须知,与徐勉同游的,还有心意相印的诗人谢朓他可是位“灵心秀口”、“风华映人”的一世之杰呢两人年岁相若,携手共游,当着意兴之发,又可歌诗相和,该有何等乐趣?“气物宛如斯”两句,所抒写的正是诗人的此种心境心期”而又加之以“重”,说明诗人之畅快,不仅在“气物”的览观之美,更在于与友人的相期相许之乐。

      直抒胸臆,“游行”即自恣游娱之意,“系”则有“满”意新亭渚上的这一次游娱别说有多自在了,我的意兴啊,整个早上都那样饱满、欢悦!这两句虽书于素笺之上读者不妨将其想象为诗人归去时,对家人的相告之语其意犹未尽、手舞足蹈之态,隐隐见于笔端分点整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C; ⑵①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花映日、清江静谧、枫林杳霭、黄鸟参差等如画美景表达了出游的舒快怡爽之感;②动作描写,通过驱车凌驰、揽辔徘徊等举止表达了随遇而适的恣意游逛所带来的悠闲自在之感;③正面衬托,“重以心期逸”,写出了与相期相许的友人携手共游更甚于览观美景的雅致情怀;④直抒胸臆,结尾两句直接表达了此次出游给自己带来的畅快淋漓的欢悦之情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2.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①叶梦得    霜降碧天静,秋事②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③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南宋绍兴八年当时叶梦得六十一岁,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总管四路漕计,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九月望日,与幕下诸将操练弓箭,因病而未能上场习射②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③云中:汉代北方边防重镇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开篇以“霜降”“碧天”“秋事”“西风”“梧桐”突出了深秋的寥廓与凄清B. “起瞰”三句,写词人午夜登高远眺,不由生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故借酒浇愁C. 下片写了西园习射的情景,诗人因病不能竞武,看到虎士矫健英武的表现,感慨万千D. 结尾“回首望云中”,诗人借汉代古地名表达了自己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心愿2)明人毛晋《石林词跋》说叶梦得“不作柔语殢(tì,纠缠)人”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答案:B解析: (1)B(2)这句评论是说叶梦得的词不是婉约的风格本词中“碧天”“高城”“关河”“叠鼓”“飞骑”“雕弓”等意象创设了寥廓的意境,以及军中热烈而雄健的氛围诗人当时已经年迈且正在生病,但仍深夜登上城楼远眺残破的河山,回想起“平生豪气”,仍为虎士的矫健身手赞叹,充满了深沉的忧国之思和豪迈的报国之情下片虽有因年老不能为国征战而惭愧之情,但“回首望云中”,诗人仍牵挂前线,有老骥伏枥之志无自怜哀叹,尽壮士悲慨,是“不作柔语殢人” 【解析】【分析】(1)B项,“‘起瞰’三句,……不由生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错误,从词中来看,“起瞰”三句的意思是心事重重的词人起身离座,登上城楼,向中原望去,却见千里关河寂寥冷落,面对冷落的关河、破碎的山河,国土沦亡之悲涌上心头,沉痛难耐,只能借酒浇愁,与君同醉,并非是生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2)首先理解“不作柔语殢人”的意思,“不作柔语”即语言豪迈,不是婉约派的风格;“不作柔语”说明词中所选的意象应是大气寥廓之景,如“高城”“关河” “碧天”“叠鼓”等,这些意象营造出的意境是高远寥廓的;再看词中所写的画面,骑马射箭,军中竞赛,展现的是军中热烈雄健的气息;接着看词中的形象和情感,词人此时年迈体衰,为无力报国而惭愧,但他身老而志气不衰,心系“云中”,情结边防,在垂暮之年,还以抗击金兵收复中原为己任,表现了一个老年抗金志士的壮伟胸怀,由此可见,本词确实是笔力雄健,沉郁苍健,具有豪放的风格,没有婉约之态。

      故答案为:⑴B;⑵这句评论是说叶梦得的词不是婉约的风格本词中“碧天”“高城”“关河”“叠鼓”“飞骑”“雕弓”等意象创设了寥廓的意境,以及军中热烈而雄健的氛围诗人当时已经年迈且正在生病,但仍深夜登上城楼远眺残破的河山,回想起“平生豪气”,仍为虎士的矫健身手赞叹,充满了深沉的忧国之思和豪迈的报国之情下片虽有因年老不能为国征战而惭愧之情,但“回首望云中”,诗人仍牵挂前线,有老骥伏枥之志无自怜哀叹,尽壮士悲慨,是“不作柔语殢人” 【点评】(1)本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思想主旨、技巧等内容的考查,赏析时首先要结合诗句、背景等读懂诗歌,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比较即可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先要理解该字的本意,进而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再结合全诗体会诗句的内涵特别注意结合诗歌背景,抓住体现诗句主旨情感的句子进行准确解读本题采用选择题形式,注意比对选项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船户高翥尽将家具载轻舟,来往长江春复秋三世儿孙居柁尾,四方知识①会沙头老翁晓起占②风信,少妇晨妆照水流自笑此生漂泊甚,爱渠生理③付浮悠。

      注释】①知识:相识的人②占:预测③生理:生计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以老翁一家以船为家起笔,通过简练的笔墨,概述船户来往长江的生活状况B. 诗人既介绍了船家三代人共居船尾的和睦,也表现了船家人缘好、熟人多的欢洽C. 诗中写到了老翁和少妇的动作,晓起看天气,照水梳晓鬓,各具情态,宁静和谐D. 诗的七、八两句通过老翁的自嘲,表现船家漂泊生活的艰辛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2)与柳宗元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相比,这两首诗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答案:D解析: (1)D(2)示例:①柳宗元的《渔翁》,通过在山青水绿之处独往独来、自食其力、自得其乐的“渔翁”形象的精心塑造,把诗人所向往的那种遗世、回归自然、自由自在的理想生活境界表现出来,体现了浪漫主义的风格②高翥的《船户》,则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通过细致的观察、轻快的笔调,表现船家朴实、宁静的水上生活,是一幅真实感极强的剪影,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品 【解析】【分析】(1)D项,“老翁的自嘲”和“表现船家漂泊生活的艰辛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错误,依据尾联,作者是对自己漂泊生活的自嘲和感慨,并非老翁的自嘲,也不是表现船家生活的艰辛,而是表达诗人对船家自在浮游生活的羡慕。

      笑”和“爱”字是理解诗意的关键D项曲解诗意 (2)《渔翁》写一个“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的渔翁独来独往,自食其力而又洒脱飘逸的形象,寄托着作者自己于“山水绿”“岩上无心云相逐”的美丽幽静环境中过自然自由的生活的志向,是浪漫主义的风格《船户》这些作者看到的“三世儿孙居”“尽将家具载轻舟”“老翁晓起占风信,少妇晨妆照水流”的船户生活,简朴却其乐融融,来往自由,赞美了一种宁静朴实、洒脱自然的生,是写实主义的风格 故答案为:⑴D; ⑵示例:①柳宗元的《渔翁》,通过在山青水绿之处独往独来、自食其力、自得其乐的“渔翁”形象的精心塑造,把诗人所向往的那种遗世、回归自然、自由自在的理想生活境界表现出来,体现了浪漫主义的风格②高翥的《船户》,则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通过细致的观察、轻快的笔调,表现船家朴实、宁静的水上生活,是一幅真实感极强的剪影,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品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⑵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诗歌创作风格的能力风格”指文学作品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而鲜明的风貌和格调它受作家主观因素及作品的题材、体裁、艺术手段、语言表达方式及创作的时代、民族、地域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并在一系列作品中作为一个基本特征得以体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两种基本风格,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浪漫主义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现实主义关心现实和实际,指对自然或现实生活做出准确的描绘和体现本题中两首诗歌即分别涉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诗歌分析这两种风格的体现即可4.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彬州旅舍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高二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渝北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山东济南章丘区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陕西学考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甘肃学考选择性考试物理真题及答案.pdf 2025年福建学考选择性考试物理真题及答案.pdf 2025年辽宁学考选择性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pdf 2025年黑龙江学考选择性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广东阳江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广东惠州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陕西学考选择性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铜梁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潼南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人教版(2024)八上 Unit 8 Let’s Communicate 【语法专练+阅读专练+写作专练+单元提高】.pptx 课题2 水的组成 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docx 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 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