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州华阳体育馆地基与基础工程监理细则.doc
11页漳州华阳体育馆地基与基础工程监理细则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漳州华阳体育馆工程地址漳州市西洋坪路和大学路交叉口建设单位漳州市体育中心施工单位广州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厦门中建东北建设监理事务所质量监督机构漳州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建筑面积13094平方米结构质式框架、空间壳体网架屋面抗震等级一级层数高度4层框架、H=28.9m总投资4500万元本工程桩基础采用静压预应力高强管桩,桩截面Φ500,桩身材料采用C80砼,桩端持力层为散状体强风化花岗岩地基基础设计安全等级为乙级基础混凝土采用C30级,基础下部浇筑100厚C10混凝土垫层,基础底板和外墙混凝土抗渗等级S6二、 编制依据1、 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8、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
三、 适用范围本细则用于漳州华阳体育馆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土方工程、砂石地基工程、泥浆护壁灌注桩工程、预制桩沉桩工程及承台和基础梁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的监督和管理四、 主要内容(一)土方工程3.1.1人工挖土3.1.1.1施工工艺流程修整槽边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层开挖清底3.1.1.2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段、逐片的分期完成雨季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边支撑同时应在坑(槽)外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支撑、土堤等的检查3.1.1.3监控要点序号应注意的质量问题防治方法1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不得私自处理2软土地区桩基挖土应防止桩基位移a.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桩完成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对称挖土b.在密集桩附近开挖基坑(槽)时,应事先确定防桩基位移的措施3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米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4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5开挖尺寸不足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先考虑6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3.1.2机械挖土3.1.2.1施工工艺流程修边和清底分段分层平均下挖确定开挖的顺序和边坡3.1.2.2城市挖方因邻近建筑物限制,而采用护坡(壁)桩时,可以不放坡,但要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护坡(壁)桩施工方案3.1.2.3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1.5米,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3.1.2.4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暂留土层:一般铲运机、推土机挖土时,为20cm左右;挖土机用反铲、正铲和拉铲挖土时,为30cm左右为宜3.1.2.5监控要点序号应注意的质量问题防治方法1基底超挖同3.1.1.3(1)2基底未保护同3.1.1.3(2)3施工顺序不合理同3.1.1.3(3)4施工机械下沉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
a.推土机、铲运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米以上推铲土;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米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b.正铲挖土机挖方的台阶高度,不得超过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5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同3.1.1.3(5)6雨季施工基槽、坑底应预留30cm土层,在打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3.1.3人工回填土3.1.3.1施工工艺流程修整找平验收夯打密实分层铺土、耙平检验土质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密实度3.1.3.2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3.1.3.3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3.1.3.4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层的铺土3.1.3.5监控要点序号应注意的质量问题防治方法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a.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b.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
c.未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2回填土下沉a.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b.坑(槽)底有有机杂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净c.严禁采用“水夯”法3管道下部夯填不实管道下部未按标准要求填夯回填土或漏夯不实造成管道下方空虚,甚至导致管道折断而渗漏4回填土夯压不密实a.夯压时应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b.夯压时洒水过多,造成回填土太湿呈现“橡皮土”现象此时应挖出“橡皮土”,重新换上好土予以夯实3.1.4机械回填土3.1.4.1施工工艺流程分层铺土、碾压密实检验土质基坑底地坪上清理修整找平验收分层检验密实度3.1.4.2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处理完毕,清除干净3.1.4.3填土应分层铺摊厚度及压实遍数按设计要求执行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其行驶速度一般不应超过以下规定:平碾:3km/h; 羊足碾:3km/h; 振动碾:2 km/h;3.1.4.4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打密实3.1.4.5同3.1.3.43.1.4.6监控要点序号应注意的质量问题防治方法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同3.1.1.5(1)2回填土下沉同3.1.1.5(2)3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同3.1.1.5(4)4地形、工程地质复杂地区内的填方对填方密实度要求较高时,应采取措施(如排水暗沟、护坡桩等),以防填方土粒流失,造成不均匀下沉和坍塌等事故。
5填方基土为杂填土a.按设计要求加固地基;b.妥善处理基底下的软硬点、空洞、旧基以及暗塘等6回填管沟时,管道中心线位移或管道遭损坏a.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且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米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b.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7填方预留沉降量a.按设计要求预留;b.当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二)砂石地基工程3.2.1施工工艺流程找平验收夯实或碾压洒水分层铺筑砂石检验砂石质量3.2.2分层铺筑砂石,每层厚度,一般为15~20cm,不宜超过30c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夯实或压实的方法大面积的砂石垫层,铺筑厚度可达35cm,宜采用6—10t的压路机碾压3.2.3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3.2.4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12% 3.2.5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
用木夯或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不少于4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c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3.2.6用200cm3的环刀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用贯入法测定质量时,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3.2.7监控要点序号应注意的质量问题防治方法1大面积下沉未按质量要求施工,分层铺筑过厚、碾压遍数不够、洒水不足等2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夯打不实,留接槎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对边角处的夯打不得遗漏3级配不良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等问题,做到级配良好4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坚持分层检查砂石地基的质量每层的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规定,否则不能进行上一层的砂石施工三)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工程3.3.1施工工艺流程插桩顶钢筋拔出导管浇筑混凝土射水清底吊放钢筋笼清孔排渣钻孔注泥浆继续钻孔下套管钻孔机就位插入混凝土导管3.3.2孔底清理及排渣3.3.2.1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排渣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23.3.2.2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3;在穿过夹砂卵石层或容易坍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3~1.5。
3.3.2.3清孔过程中,必须及时补给足够的泥浆,并保持浆面稳定3.3.3钢筋笼放前应绑好砂浆垫块;吊放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防止上浮3.3.4射水清底在钢筋笼内插入混凝土导管(管内有射水装置),通过软管与高压泵连接,开动泵水即射出射水后孔底的沉渣即悬浮于泥浆之中3.3.5停止射水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试验确定,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坍落度符合规范规定试块每根桩不少于1组 3.3.6监控要点序号应注意的质量问题防治方法1泥浆护壁成孔时,发生斜孔、弯孔、缩孔和塌孔或沿套管周围冒浆以及地面沉陷等应停止钻进,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2钻进速度应根据土层情况、孔径、孔深、供水或供浆量的大小、钻机负荷以及成孔质量等具体情况确定3水下混凝土面平均上升速度不应小于0.25m/h.浇筑前,导管中应设置球\塞等隔水;浇筑时,导管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宜小于1米拔管时应速度均匀4泥浆密度、粘度、含砂率、胶体率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密度,并测定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泥浆粘度18~22S,含砂率不大于4%~8%,胶体率≥90% 5钢筋笼变形钢筋笼在堆放、运输、起吊、入孔等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
严格执行加固的技术措施6桩顶标高控制混凝土浇到接近桩顶时,应随时测量顶部标高,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