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炉峪口煤矿下三采回风上山延伸巷施工作业规程.doc
155页炉峪口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号:TYMQHLYK掘2013年11号工 作 面 名 称:下三采回风上山延伸巷施 工 队 组:编 制 人:施 工 负 责 人:总 工 程 师:批 准 日 期: 年 月 日执 行 日 期: 年 月 日会 审 意 见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总工程师: 年 月 日生产矿长: 年 月 日机电矿长: 年 月 日安全矿长: 年 月 日掘进副总: 年 月 日安全副总: 年 月 日机电副总: 年 月 日通风副总: 年 月 日技 术 部: 年 月 日地 测 部: 年 月 日调 度 室: 年 月 日通 风 区: 年 月 日安 监 处: 年 月 日机 电 部: 年 月 日信 息 部: 年 月 日运 营 部: 年 月 日供 应 部: 年 月 日企 划 部: 年 月 日人 事 部: 年 月 日下三采回风上山延伸巷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会审记录规程名称:下三采回风上山延伸巷掘进作业规程会审时间: 2013年11月19日会审地点:矿调度会议室主持人:李毓旺参加人员:李毓旺、任兆海、樊继平、刘国珍、程应强、牛建宏、郭伟龙、程国先、杨杰、周晓桐、梁建明、王东升、张喜顺、郭迪华会审意见:技术部:1、补充缺少的图纸、运输等内容;2、必须明确规定按照标准化执行;3、规程内容中不得出现“清河三矿”字样。
机电部: 1、供水施救系统和压风自救系统需补充完整;2、配电点已接好,小绞车安装按规定执行地测部: 掘进工艺中补充有掘必探,在人员安排中要有体现,探水作业时间要留出,明确班次,月进尺有所体现;调度室: 1、临时支护方式应明确规定;2、报警装置吊挂、防灭火应调派指挥专人;3、施工临时水仓应明确位置,进行单独设计;安全部:供应部:运营部:任兆海:1、帮锚杆应考虑加装钢带,把铅丝网的型号明确规定;2、底板硬化应明确标号与材料规格,明确配比,提前做好试验;3、钻杆规程与现场不符;4、电缆钩的布置要求应明确规定;5、压风管的规格型号进行明确说明周小铜:1、补充绞车防护装置、绞车完好标准、授权开启制度、五小牌板等规定和内容; 2、补充绞车选型计算说明,明确规定一次牵引各种矿车的数量翟永超: 1、巷道周边四邻中不应存在其他矿井巷道;2、正倒掘施工巷道名称要有所区别;3、临时支护每班距迎头200mm是否有误;4、明确规定火工品管理监督制度;5、外包队伍应有统一的监督管理;6、溜子应前移20m;7、管路和电缆应明确规定如何吊挂;8、通风严格规定严禁循环风;9、阻燃橡胶电缆不是橡胶套电缆;10、工作面双风机双电源如何实现。
李毓旺: 1、巷道开口应有专项措施;2、火工品与运输的管理要加强;3、工作面大于300mm的矸石应及时排除,不得与煤混装;4、工作面使用矿车的型号要明确 / 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ﻩ1第一节 概 述ﻩ1一、巷道名称、用途及服务年限ﻩ1二、施工中的特殊技术要求,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ﻩ1第二节 编制依据 1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3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ﻩ3一、地面相对位置ﻩ3二、井下相对位置 3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ﻩ3一、工作面围岩状况ﻩ3二、巷道掘进时的瓦斯及煤层情况 3第三节 地质构造 4第四节 水文地质ﻩ4一、含水层的位置及预计最大含水量ﻩ4二、采空区积水及其它积水情况ﻩ4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6第一节 巷道布置 6第二节 矿压观测ﻩ6一、观测对象 6二、观测内容 7三、观测方法ﻩ7四、安装方法ﻩ7五、数据处理 7第三节 支护设计 7一、巷道支护设计说明 7二、巷道支护特征说明 8第四节 支护工艺 16一、永久支护说明 16二、临时支护说明 18三、支护工艺说明 21四、永久支护技术要求ﻩ23五、质量标准与检验 24第四章 施工工艺ﻩ25第一节 施工方法ﻩ25一、巷道施工方法 25二、巷道开口施工方法 25三、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方法 25第二节 凿岩方式 25一、巷道掘进方法及破岩方法ﻩ25二、工作面劳动组织形式、成巷方法及掘进与支护之间的关系 25三、施工工艺ﻩ26第三节 爆破作业 26一、爆破说明ﻩ26二、爆破说明图表 28第四节 装载与运输 33一、运输设备配备 33二、运输方式及要求ﻩ36三、施工设备及工具在巷道内的布置ﻩ36四、装煤(岩)及运输(调车)方法 37第五节 管线及轨道敷设 37一、管道敷设 37二、电缆吊挂 41三、风筒吊挂ﻩ43四、照明吊挂ﻩ43五、轨道铺设 43第六节 设备及工具配备 44一、工作面设备布置说明 44二、下三采回风上山延伸巷设备布置图ﻩ44第五章 主要生产系统 46第一节 通 风 46一、通风方式及通风设备 46二、通风系统图 48三、瓦斯-电闭锁图ﻩ48第二节 压 风 50一、压风方式 50二、压风系统图ﻩ50第三节 综合防尘 50一、防尘管路敷设ﻩ50二、防尘方式 50三、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方式ﻩ50四、防尘系统图ﻩ50第四节 防灭火 52一、主要防火措施ﻩ52二、其他防火措施 52第五节 安全监控ﻩ52一、传感器的安设 52二、瓦斯传感器的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及断电范围 53三、监控系统图ﻩ54第六节 人员定位系统ﻩ56一、人员定位系统的安装 56二、井下人员定位卡使用说明ﻩ56三、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图 56第七节 供 电ﻩ58一、下三采回风上山延伸巷掘进设备配置 58二、供电设备选型ﻩ59三、供电电缆的选择ﻩ63四、短路电流计算 66五、开关柜、组合开关整定及灵敏度校验ﻩ68六、掘进工作面所有电器设备保护整定值结果 73七、电缆统计ﻩ74八、下三采回风上山延伸巷掘进工作面供电系统示意图、接地网图 75九、技术要求ﻩ78第八节 排 水 80一、工作面涌水量 80二、排水路线 80三、排水方式ﻩ80四、排水系统图 80第九节 运 输ﻩ82一、排矸系统 82二、出煤系统ﻩ82三、运料(设备)系统ﻩ82四、运输系统图 82第十节ﻩ照明、通信和信号 84一、通讯系统ﻩ84二、信号系统。
84三、照明系统ﻩ84第十一节 压风自救及供水施救 87一、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ﻩ87二、工作面供水施救系统ﻩ89第六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1第一节 劳动组织 91一、作业方式ﻩ91二、劳动力配备表ﻩ91第二节 作业循环 91一、循环方式 91二、循环进度ﻩ92三、正规循环作业图表ﻩ92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3第七章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94一、水灾预防 94二、火灾预防ﻩ94三、瓦斯、煤尘灾害预防ﻩ94四、避灾路线 95第八章 安全技术措施 97第一节 一通三防 97一、通风管理措施ﻩ97二、防尘管理 98三、防火管理ﻩ98四、瓦斯防治ﻩ99第二节 顶 板ﻩ100一、顶板管理措施 100二、开口施工措施ﻩ102三、遇地质变化带的措施ﻩ103四、巷道贯通措施ﻩ103第三节 爆 破ﻩ104一、打眼措施ﻩ104二、放炮措施ﻩ106第四节 防 治 水ﻩ109一、防治水及老空巷的措施 109二、先探后掘管理措施ﻩ110第五节 机 电 112一、机电管理措施 112二、双风机管理要求 116第六节 运 输ﻩ117一、耙斗机管理措施 117二、刮板输送机管理办法 119三、调度绞车管理规定ﻩ120四、矿车管理措施 123五、轨道铺设规定 125六、复道安全事项 126第七节 其 他ﻩ129一、其它规定ﻩ129二、支护措施ﻩ129第九章 各种岗位责任制及管理制度 129一、工作面交接班制度ﻩ129二、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130三、巷道维修制度ﻩ130四、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130五、机电设备操作工岗位责任制ﻩ131六、放炮制度ﻩ131七、火工品管理制度ﻩ131八、煤尘、瓦斯管理制度ﻩ134九、煤质管理制度ﻩ135十、顶板管理制度ﻩ135十一、停送电制度ﻩ135十二、文明卫生标准ﻩ136第十章 职业卫生防护 137第一节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ﻩ137第二节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ﻩ139一、指导思想ﻩ139二、总体目标ﻩ139第三节 职业危害防治防护设施管理 139一、目的ﻩ139二、范围 139第四节 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管理ﻩ140一、目的 140二、适用范围 140三、职责与分工 140四、内容与要求ﻩ140五、劳动防护用具(品)的使用 141第五节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ﻩ141一、目的 141二、依据 141三、具体内容 141四、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142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概 述一、巷道名称、用途及服务年限(一)巷道名称:下三采回风上山延伸巷。
二)巷道用途:主要用于8#煤层下三采区行人、通风、运料.(三)设计长度及工程量:下三采回风上山延伸巷368.0m(不包括辅助硐室)四)服务年限:约为3.12年.(五)开工时间及工期:本工程预计于2013年12月01日开工,工期约为2.57个月.下三采回风上山延伸巷巷道布置平面图见附图1-1—1二、施工中的特殊技术要求,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一)下三采回风上山延伸巷在原3809皮带巷内开口倒打与下三采回风上山尽头处贯通,再正掘施工,开口时应加强支护管理和地质预报及地质观测工作巷道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地测部放的中、腰线施工,确保巷道顺利施工并准确贯通二)下三采回风上山延伸巷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