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诸家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5页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诸家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面四个图像依次分别表示四个物体A、B、C、D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和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可能受力平衡的物体是 参考答案:AD2. (05年全国卷Ⅰ)如图所示,绝热隔板K把绝热的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可忽略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间后,a、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A.a的体积增大了,压强变小了B.b的温度升高了C.加热后a的分子热运动比b的分子热运动更激烈D.a增加的内能大于b增加的内能参考答案:答案:BCD解析:“绝热”以及“光滑”使气体与气缸外界不发生热交换,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这一信息,应联想到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可忽略”说明气体的内能等于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宏观上内能只决定于温度,而与体积无关有关气体状态的变化,需要知道三个参量之间的关系(也可结合化学上所学的克拉珀龙方程),综合以上知识,可答出。
初态,两气体压强、体积和温度等量都相同对a气体加热,若K不动,压强变大,会使K右移可知a体积变大,b体积变小最后平衡时,两边压强又会相等对b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其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压强增大→a气体压强增大,加上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由克拉珀龙方程,两气体体积与温度比值相等所以a温度更高3. 如图,斜面固定,CD段光滑,DE段粗糙,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从C点由静止下滑,下滑过 程中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A.在CD段时,A受三个力作用B.在DE段时, A的加速度一定平行于斜面向上C.在DE段时,A受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D.整个下滑过程中,A、B均处于失重状态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在CD段,整体的加速度,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gsinθ+fA=mAa,解得:fA=0,则A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故A错误.在DE段,A、B系统可能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还可能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即可能向下,也可能向上,故B错误;设DE段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DE段,整体的加速度:,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gsinθ+fA=mAa,解得:fA=-μmAgcosθ,方向沿斜面向上,若匀速运动,A受到静摩擦力也是沿斜面向上,如果系统沿斜面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则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由以上分析可知,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故C正确;CD段A、B加速下滑,系统处于失重状态,在DE段系统可能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A、B处于超重状态,故D错误;故选C。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4. 如图所示,在直线MN上有一个点电荷,A、B是直线MN上的两点,两点的间距为L, 场强大小分别为E和2E.则( )A.该点电荷一定在A点的右侧 B.该点电荷一定在A点的左侧 C.A点场强方向一定沿直线向左 D.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参考答案:A5.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大到行星、恒星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为,为物体运动的动量,是普朗克常量同样光也有具有粒子性,光子的动量为根据上述观点可以证明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如果完全吸收一个光子,会发生下列情况:设光子频率为,则光子能量,光子动量,被电子吸收后有,,由以上两式可解得:,电子的速度为两倍光速,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对此,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因为在微观世界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上述推理错误,所以电子可能完全吸收一个光子B.因为在微观世界能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上述推理错误,所以电子可能完全吸收一个光子C.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遍适用的规律,所以唯一结论是电子不可能完全吸收一个光子D.以上分析、判断都不对参考答案:C解析: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遍适用的规律,C对。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已知氮气的摩尔质量为M,在某状态下氮气的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在该状态下体积为V1的氮气分子数为 ▲ ,该氮气变为液体后的体积为V2,则一个氮分子的体积约为 ▲ .参考答案: 气的质量为:氮气的物质的量为:;故质量为m的水所含的分子数为:;该氮气变为液体后的体积为,则一个氮分子的体积约为:7. 如图甲所示,两个平行金属板P、Q竖直放置,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电压t=0时,Q板比P板电势高5V,此时在两板的正中央M点有一个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假设电子始终未与两板相碰在0 磁场的磁感强度为B一根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金属棒以v0的初速沿框架向左运动棒与框架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测得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通过电阻的电量为q,则棒能运动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电阻R上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 (15分)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的自转周期T,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 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赤道表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小的方法:地球赤道表面的物体随地球作圆周运动,由牛顿运动定律有又因为地球上的物体的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有 由以上两式得: ⑴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⑵由以上已知条件还可以估算出哪些物理量?(请估算两个物理量,并写出估算过程).参考答案:解析:(1)以上结果是不正确的因为地球赤道表面的物体随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并不是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与地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合力……………(3分) 正确解答如下:地球赤道表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所以线速度大小为:……………(4分) (2)①可估算地球的质量M,设同步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由牛顿第二定律有:……………(3分) 所以……………(1分) ②可估算同步卫星运转时线速度的大小,由①知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所以……………(4分)【或: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1分) 对地面上的物体有:……………(1分), 所以得:……(2分)】11. 若将一个电量为3.0×10-10C的正电荷,从零电势点移到电场中M点要克服电场力做功9.0×10-9J,则M点的电势是 V;若再将该电荷从M点移到电场中的N点,电场力做功1.8×10-8J,则M、N两点间的电势差UMN = V。 参考答案:12. 如图所示,一正方形导线框边长为,质量为m,电阻为R从某一高度竖直落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磁场宽度为d,且d>l线框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恰好做匀速运动,此时线框的速度为__________若线框边刚要离开磁场时线框又恰好做匀速运动,则线框在穿过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电能为____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参考答案: 试题分析:由于线框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恰好做匀速运动,则 ,其中,代入解得:v=因为线框边刚要离开磁场时线框又恰好做匀速运动,同理可求得此时线框的速度仍为v, 线框在穿过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电能等于线框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Q=.考点:平衡状态及电磁感应现象;能量守恒定律13. (4分)远古时代,取火是一件困难的事,火一般产生于雷击或磷的自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出现了“钻木取火”等方法钻木取火”是通过 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把 转变为内能参考答案:做功,机械能解析: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如图所示,甲为某一列简谐波t=t0时刻的图象,乙是这列波上P点从这一时刻起的振动图象,试讨论:① 波的传播方向和传播速度.② 求0~2.3 s内P质点通过的路程.参考答案:①x轴正方向传播,5.0m/s ②2.3m解:(1)根据振动图象可知判断P点在t=t0时刻在平衡位置且向负的最大位移运动,则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甲图可知,波长λ=2m,由乙图可知,周期T=0.4s,则波速(2)由于T=0.4s,则,则路程【点睛】本题中根据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可采用波形的平移法和质点的振动法等等方法,知道波速、波长、周期的关系.15. (4分)现用“与”门、“或”门和“非”门构成如图所示电路,请将右侧的相关真值表补充完整。 填入答卷纸上的表格)参考答案: 答案: ABY001010100111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5.0 kg 的磨石A 对地面和斜壁进行打磨,已知A 与地面、A 与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相同g 取10 m/s2) (1)当A 在水平方向的推力F1=25 N 作用下打磨地面时,A 恰好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用A 对倾角θ=37°的斜壁进行打磨(如图8 所示),当对A 施加竖直向上的推力F2 为多大时,磨石A 能沿斜壁向上做匀速运动sin 37°=0.6,cos 37°=0.8) 参考答案:见解析 (1)A恰好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等于推力,即f=F1=25N,μ==0.52)磨石受重力、推力、斜壁的弹力及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由图可知,F一定大于重力;先将重力及向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