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环境概述.ppt
10页南海环境概述1南海初步概述v南海是中国南部的陆缘海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唐代以后逐渐改称南海中国采用南海作官方名称,但近代有人从英语“South China Sea”翻译为南中国海后世界上多数地区都沿用这一名称v南海海域面积有35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超过200个无人居住的岛屿和岩礁除了是主要的运输航线外,南海据信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南海海域牵涉到许多国家的利益,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区2南海表层海水温度也较高北部南海表层海水温度也较高北部23—25℃℃,中部,中部26—27℃℃,南部,南部27—28℃℃;且季节的变化也不大雨量充沛;且季节的变化也不大雨量充沛3南海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非常明显,每年10月以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来的冬季气流不断奔向我国南方海洋所以南海与南海诸岛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每年4月开始,南海与南海诸岛转而受热带与赤道海洋气团的影响,5月至9月盛行西南季风;4月和10月是季风转换时期受其影响,南海的海流也有明显的季风特点,夏天流向东北,冬天流向西南 南海诸岛在夏秋两季还常受台风影响这些台风七成来自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面和加罗林群岛附近洋面,三成源自南海的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附近海面。
进入南海的台风对南海诸岛的影响非常巨大台风风力狂虐,裹挟暴雨,掀起巨浪,往往对海上航运、海上生产和海岛建设造成一定的灾害但是,台风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它使南海诸岛、海南岛以及我国东南大部分地区上空形成丰沛的降水过程,对解除干旱或缓解旱象起很大作用生物资源 4南海环流系统主要受季风支配,带有漂流性质南海海流随季风而变化夏半年盛行东北向漂流,主流在台湾以南汇入黑潮,支流经台湾海峡入东海;冬半年盛行西南向漂流黑潮分支多半年经巴士海峡沿台湾以南海域向西流动;夏半年经吕宋岛西北外海进入南海流向西南南海海流流速比东部海区大,夏半年大于50厘米/秒,冬半年在100厘米/秒以上漂流的水体运动造成南海海面夏半年北高南低,冬半年高度北低南海的上升流分布很广,四季都有,夏季最强,尤以越南东部海面、海面岛东部沿海及粤东沿海和台湾浅滩一带最为显著上升流是鱼类的好朋友,它能把深水区大量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因此,上升流显著的海区,多为天然的渔场56v由于接近赤道,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所以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25—28℃最冷的月份平均温度在20℃以上,最热时极端达33℃左右气温虽高,但有广阔的海洋及强劲的海风调节,并无酷热。
一年中气温变化不大,温差较小冬季来自蒙古高原的冷空气进入南海时,势力已大大减弱,对南海诸岛的气候的影响不大,冬季仍似初夏,正所谓“四时皆夏”,广阔的南海和西太平洋有丰富的水汽来源,大量水汽受各种各样条件的作用形成丰沛的降水其中台风雨约占三分之一南海诸岛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以上但是雨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具有集中于夏半年的特点如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年降雨量1392毫米,而在6—10月的降雨量却达1040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七成多 7v南海海底地形复杂,主要以大陆架、大陆坡和中央海盆三个部分呈环状分布中央海盆位于南海中部偏东,大体呈扁的菱形,海底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大陆架沿大陆边缘和岛弧分别以不同的坡度倾向海盆中,其中北部和南部面积最广在中央海盆和周围大陆架之间是陡峭的大陆坡,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南海海盆在长期的地壳变化过程中,造成深海海盆,南海诸岛就是在海盆隆起的台阶上形成的其东沙群岛位于北部陆坡区的东沙台阶上;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则扎根于西陆坡区的西沙台阶和中沙台阶上;南沙群岛形成于南陆坡区的南沙台阶上西南中沙群岛共有大小岛礁200多个,一般按照它们在海面上下的位置分为五类:岛是露出海面、地势较高、四面环水的陆地。
岛的形成时间较长 南海v,陆地形状不易受台风吹袭而变形,面积相对较大,一般有植物生长8v我国西南中沙群岛的岛屿属于海洋岛,有珊瑚岛(沙岛、岩岛)、火山岛之分沙岛是由珊瑚碎屑、贝壳碎屑和其他沙粒堆积在珊瑚礁礁盘上,日积月累而形成的珊瑚沙岛,西南中沙群岛绝大部分是这一类岛屿,岩岛是由珊瑚沙岩和珊瑚石灰岩结成的坚固的珊瑚岩岛,西沙群岛中的石岛就是一个典型的岩岛火山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岛屿西沙群岛中的高尖石是南海诸岛中唯一的火山岛,上述的岛屿在我国渔民中称之为“峙”、“峙仔”沙洲是已经露出海面的陆地,一般不被海潮淹没,只是台风和大潮时才被淹没沙洲的外形不稳定,面积较小,由于受潮水冲刷,植物很少生长沙洲和沙岛一样,是由大量松散的珊瑚碎屑、贝壳碎屑和其他泥沙堆积在礁盘上而形成的沙洲和沙岛的区别在v南海风光欣赏(20张)于:形状稳定与否,离海面高低,面积大小,植物多寡等我国渔民一般把两 者都称为“峙”“峙仔”或“沙帽”,亦称沙洲为“沙仔”暗礁也称礁,是接近海面的珊瑚礁体涨潮时多数被淹没,退潮时多数可露出水面有巨大礁盘的暗礁,经过地 南海台风v壳上升的作用,或者经过海浪的冲积,是形成沙洲的良好地点。
我国渔民称之为“线”、“沙”、“铲”等等暗沙是淹没在水下的较浅的珊瑚沙层或珊瑚礁滩,海水最低潮时也露出水面,也可以说它是水下的珊瑚沙洲我国最南的领土曾母暗沙就是这一类的沙洲,它的面积有2.12平方公里,最浅处仅有17.5米我国渔民把暗沙称为“线排”、“沙排”暗滩也称滩,是隐伏在水面以下较深处的珊瑚礁滩地暗滩由海底突起,滩面呈广阔平坦的台状,偶有礁墩向上隆起,甚至上升到海面附近我国渔民称之为“廓”910。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