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部编版) 板块6 第14单元 第41讲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含解析).docx
13页第41讲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课标要求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变化2.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考点定位 1.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表现和意义2.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成就和挑战主题一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1.亚洲的民族独立(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2)概况: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印度尼西亚等也纷纷独立3)影响: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2.非洲的民族独立(1)主要历程国家或地区主要概况埃及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第二年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阿尔及利亚1954年,成立民族解放阵线,与法国殖民者进行武装斗争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各国为国家独立而斗争(2)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3.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1)概况①古巴: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②巴拿马: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2)影响: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获得独立,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思维点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的不同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绝大部分非洲国家尚未独立,民族独立的任务最重亚洲大部分国家已经建立了民族国家,尚未独立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中东拉丁美洲国家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任务主要是争取民族权益视角 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材料 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家认为,一些殖民地的独立是宗主国自愿结束殖民统治的结果例如,英国前首相艾德礼就在一次讲演中宣称:“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大帝国兴起,繁荣一个时期,然后垮掉了……只有唯一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下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这个唯一的例子就是大英帝国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二战后殖民帝国的迅速瓦解是艾德礼所说“自愿放弃”的结果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艾德礼的说法不对。
二战后殖民帝国迅速瓦解的原因:①二战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要独立、人民要解放的世界历史潮流不可阻挡②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持续斗争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者,使它们无法继续统治下去,迫使宗主国改弦易辙,这是最主要的原因③二战后,英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力量的衰退,是其帝国梦加速破灭的重要因素④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对“非殖民化”的推动⑤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那种以占领、奴役为主要手段的旧的殖民主义统治方式已经不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拓展深化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走向灭亡的加速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势力培养了民族革命力量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识增强物质基础和组织条件大战促进了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苏联的鼓舞与支持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联合国的推动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也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主题二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1.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亚洲原因(1)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2)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
3)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表现(1)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2)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经过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拉丁美洲原因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表现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2.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1)面临的具体问题及解决途径项目面临问题调整及结果亚洲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促使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拉丁美洲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非洲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2)面临的共同挑战①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②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③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概念阐释 国际经济旧秩序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建立在旧的国际分工、不等价交换、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基础上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体系,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形成的当代世界经济中,国际经济旧秩序仍占支配地位视角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现代化之路曲折坎坷最近几十年,最大和最重要的成就是很大一批民族和国家摆脱殖民的和外来的统治而独立……但是,外国和殖民统治的残余痕迹……和各种形式的新殖民主义仍然是阻挠其获得彻底解放和进步的最大障碍之一……在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国际大家庭是不可能取得均匀和平衡的发展的——节选自《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1974年)依据材料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兴国家应该如何应对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问题:新旧殖民主义的影响;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对策:①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②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拓展深化 发展中国家应对挑战的措施(1)发展中国家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2)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提高综合国力,维护经济主权,保证经济有序发展4)积极稳妥地推进本国经济体制改革,健全防范风险体系5)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6)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7)解决社会贫困问题,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8)发展中国家要加强地区性合作,主动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关规则的制定2021·山东卷)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历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主要文件它们反映出不结盟运动发展的目标是( )1970年:《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宣言》《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1973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关于民族解放斗争宣言》《关于海洋法宣言》1976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1979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A.实现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D.构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命题设计]聚焦考点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斗争——不结盟运动情境设置以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历年发表的重要文件为情境设计[解题指津]易错排查准确掌握“不结盟运动”这一概念。
不结盟运动并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合作,排除A;不结盟运动的目标并非是为了构建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组织,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准确理解材料内涵根据不结盟运动颁布的一系列宣言可知其并不单单是为了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还有为了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排除C关键能力正确分析材料不结盟运动成立以来,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政治、经济的宣言,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致力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故选B[方法点拨]理论分析法: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存在就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可以较为容易地作出判断1.(2022·菏泽月考)下表为1965-1988年东亚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据此可知,20世纪后期的东亚( )年份在世界GDP中所占比重(%)在世界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人均GDP年均增长率(%)1965年5105.31988年20236.2A.成为工业技术水平最发达地区B.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相对缓慢C.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区域D.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接近答案 C解析 材料反映了二战后,东亚地区在世界GDP所占比重和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所比重显著增长,说明其经济尤其是工业快速发展,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区域,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故选C;东亚地区至今并未成为世界工业技术水平最发达地区,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水平,并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故排除B;此时期,东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故排除D。
2.(2022·龙岩模考)下表是1976-2015年七国集团(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变化据此推断( )时间1976年1992年2000年2008年2015年比重70%68%66%52.8%47%A.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C.新兴国家经济实力增强D.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改变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从1976年到2015年七国集团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逐渐降低,说明七国集团之外的新兴经济体所占比重上升,经济实力增强,故C正确;“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改变”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A、D错误;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胀”危机,但无法用来解释1992—2015年的比重变化,故B错误3.美国学者大卫·克里斯蒂安在《大历史》里提到,1945年到1970年间,70多个新国家从帝国崩溃中诞生1947年,英国主导的“印巴分治”导致两国在随后几十年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是由帝国主义列强根据自己需要而不是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划定,导致1967年到1970年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
作者强调的是( )A.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B.民族解放独立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C.国际合作有利于应对全球。












